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4 10:09:5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
1.(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在《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苏轼孤独心境和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   。
(5)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沧、阁、拣、栖、洲、槲、枳、驿”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直挂云帆济沧海;⑵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⑶醉翁之意不在酒;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2.(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有年轻duò shǒu    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kùn fá    。
(3)那索似有qiān jūn zhī lì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4)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    ,身上像芒刺在背。
【答案】(1)舵手
(2)困乏
(3)千钧之力
(4)如坐针毡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⑴舵手: ①操舵掌握行船方向的人。②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⑵困乏:困倦,疲乏。
⑶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⑷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故答案为:⑴舵手;⑵困乏;⑶千钧之力;⑷如坐针毡
【点评】本题考查积累汉字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3.(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下列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是因为他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
B.事实上,外在宁静只要经由内在宁静的转化,才能给人增添厚重的理性之美。
C.社区宣讲一定不能形式化,靠的绝不是几个人的振臂高呼,而是大家的理解和认同。
D.即使是在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其中的微生物也会缓慢繁殖,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故答案为:B
【点评】gb
4.(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B.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
C.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对于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北京市交警支队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删除“不”)
【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将“研究”和“征集”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C
【点评】gb
5.(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综合性学习。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某校特举办了主题为“不负韶华,正是少年读书时”的读书日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2)下面是兰兰和小天就“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是否有用”的讨论,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补全对话。
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在我们考试的时候很少会考到我们课外学习的那些知识,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帮助并不大。
兰兰:不,我并不这样认为,①   。
小天: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②   。
兰兰:我们可以在学好课内的知识的同时,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并不会太占用我们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
小天:你说的对,通过读课外书,我们也能了解不少生活常识,也是挺好的呢。
(3)下面分别是两位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幅贴在本班文化墙上,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80字以内)
【答案】(1)示例:颜如玉自在书山,黄金屋尽在实践。
(2)读课外书是对我们课内知识的补充,同时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对我们拓展知识也很有帮助;但是读课外书占用我们复习课内知识的时间,得不偿失
(3)【示例1】我选择第一幅。海报主要是由一本展开的书和一个梯子组成,旁边有一句话“读书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直接点明读书的重要性,同时画面上方的一束光体现了书籍可以指引我们通向光明道路的主旨,寓意深远。
【示例2】我选择第二幅。海报是由三本半展开的书组成的汉字“众”,寓意着全民读书,读书日就是要倡导众人读书,全民读书,符合读书日的主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要简洁、明确,宜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此题围绕“读书”进行拟写,符合标语的一般要求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①根据“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兰兰:不,我并不这样认为”可知,应从“读课外书对学习有益”的角度阐述理由。②根据“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并不会太占用我们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等语句可知,小天从读课外书会占用学习时间方面提出质疑。(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任选一幅,先介绍图画内容,再说明其优点。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⑵⑶
【点评】gb⑴⑵⑶
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
(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
鸡犬相闻
闻鸡起舞
B.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
双喜临门
C.往来不绝
来此绝境
聪明绝顶
D.水落而石出
呼尔而与之
不约而同
7.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在于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
理解:这句话点出醉翁之“醉”的深意,作者陶醉于滁州的自然美景中,可见他虽遭贬谪却能寄情山水,心境恬然。
【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上去往山中,傍晚回到家里,一天中的景色不同,游玩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理解:这句话是对上文“山水之乐”的收束,作者一日之内遍赏山间四时之景,获得无尽的乐趣,心情非常愉悦。
【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翻译:山间的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宴席啊。
理解:这句话写太守宴席上的菜肴虽然都是就地取材,却丰盛而充满野趣,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更是别有滋味。
8.古往今来,很多心系民生的官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戴。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欧阳修为官有哪些爱民之举。
【材料一】
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②!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
(节选自《与韩忠献王书》③)
【材料二】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④。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辱宠]谦辞,屈辱身份来宠爱。②[荷]承受恩惠。③[韩忠献王]即韩琦,庆历新政的主持者之一,与欧阳修声气相投。这是一封答谢韩琦送来芍药花的回信,写此信时欧阳修40岁,始号“醉翁”。④[民便之]百姓感到安逸。
【答案】6.A
7.乙
8.修建教练场,训练民兵,以防备饥年出现盗匪之患;不独字甘泉花木之美景,而与郡人同享共乐;不因求政绩而扰民;为政宽简,与民方便。
【解析】【点评】gb
【附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很少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酥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材料一:
去年夏末秋初,偶然在州城西南丰山的山谷中寻得一股泉水,水冷味甜。因为我喜欢那里回环相抱的山势,于是在泉边构建了一座小亭,又将附近辟为教场,不时聚集州兵、弓箭手,检阅他们操练射击技艺,以震慑因年岁饥荒而出现的盗贼,间或也和同郡的官员们在亭中会聚宴饮。正当我爱惜这里的幽静雅致,想要得到一些佳树美草种植在这里,忽然竟然得到你(指韩忠献公)辱临宠幸,并赠送芍药花十种,不胜欣喜之至!山野之民虽然浅陋,也喜欢畅怀悠游。今春寒食节,见州中人穿戴着艳妆丽服,只消在城上巡行一番,就当是春游了。从此我才得以与郡中人民同得欢乐,这实在是出于你丰厚的赏赐啊。
材料二:
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
6.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闻:都是“听见“的意思;B.临:来到/面对/来到;C.绝:断/与世隔绝/极;D.而:表示承接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转折关系。故选:A。
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甲】【丙】:正确;【乙】:有误,四时之景:四季的景物,不是“一天中的景色”;理解上,作者也不可能“一日之内遍赏山间四时之景”,而是说,不同的季节里,每天早出晚归,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每时的景物都有自己的特色。故选:乙。
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从材料一的“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可得,修建教练场,训练民兵,以防备饥年出现盗匪之患;从“思得佳木美草植之…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可知,不独享甘泉花木之美景,而与郡人同享共乐;从材料二的“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可知,欧阳修为官不因求政绩而扰民;为政宽简,与民方便。
(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勤勉多岁月”
陈凌
①三五好友相聚,聊起过去一年的感受,一位朋友很有感触,“以前总给自己定目标,结果却往往完不成,仔细一想,又似乎总有理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抽不出空。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②所谓“勤勉多岁月”,或许并不是说勤勉之人就能在人生中额外多一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当别人犹豫不前的时候,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已在学习充电;当别人选择放弃的时候,你依然在坚持……面对恒定流动的时间,不同的选择会被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③当然,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李大钊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
④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在8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10年,终于完成这部皇皇巨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⑤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当然不是如此。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种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我们既需要和时间赛跑的精神状态,也需要看看身边风景的淡定从容。勤勉既不是盲目地忙,也不是始终忙忙碌碌,而是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之事,是通过赋予时间以效率,从而走在时间前面。事实上,也只有善于做时间的主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多主动的选择,最终收获收放自如的人生。这也恰恰是“勤勉多岁月”的题中应有之义。
⑥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8日)
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下面有关“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的事例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请简述理由。
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
【答案】9.勤勉多岁月。
10.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引出了下文的具体论述。
11.对比论证。将“只顾着把时间填满”的行为和“真正的勤勉”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12.材料列举李云鹤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 60 多年,依然耕耘不歇的事例,阐述了勤勉工作的观点,与本文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相符。因此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解析】【点评】gb
9.本题考查文章中心论点确定。结合第①段“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概括为: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勒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或勤勉多岁月,直接回答标题也是正确的。)
10.本题考查文章结构。阅读本段句子: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可知,开头通过引用朋友很有感触的一句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引出了下文对此的具体论述。
1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论证分析。现实性分析和勤勉内涵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结合第③段: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可看出,本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将“只顾着把时间填满”的行为和“真正的勤勉”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12.本题考查材料作用分析。有关“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的事例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理由是材料列举李云鹤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 60 多年,依然耕耘不歇的事例,阐述了勤勉工作的观点,与本文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相符。因此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补充论述了“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这一论点,防止读者曲解,让论述更完整、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香樟树上的母亲
①73岁的母亲爬上高高的香樟树,骑坐在树杈上,隐身在浓荫里,左手抓牢枝干,右手抡起砍刀,叶咔几刀,小孩手腕粗的枝桠“嚓”的一声掉下。
②这样的壮举,于母亲,不过家常便饭。
③“看到妈爬那么高,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太吓人了!”外出务工多年的姐,早已腿僵脚硬,别说爬树,就是爬坡,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而母亲,银发苍苍,干筋瘦骨,能挑能背,爬坡上坎,游刃有余。目睹母亲的英雄壮举,姐惊骇不已,过年时,说起这件事,姐仍心有余悸,我们也不停地责怪母亲。“看把你们吓的,多大点事呢,你们不在家,一年四季,我要柴烧,哪回不是这么做的,柏树枝桠密,梯子似的,一梯梯爬上去,抓紧了,再一梯梯剃下来就成,”母亲对我们的指责有些不屑。
④母亲属马,今年七十有三。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家乡的坡坡坎坎,早已让这匹老马骨瘦如材,蹄疲鬓衰。古稀之年,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一生的操劳,“勤”字早已深入骨髓,劳作变得如呼吸一般自然。
⑤暑假里,曾兴冲冲地去帮母亲收割稻谷。清晨的田野,寂静空旷。抬眼望去,农田着装整齐,颜色统一,黄橙橙的,一片又一片。偶有一两块田,荒芜着,长满野草,寂寞尴尬。我刚割了几个禾把子,便觉田里的小飞虫扑脸,痒的难受;禾叶锯子似的,将手臂腿杆拉出一道道口子;手已发红起泡,疼得拿不稳镰刀了;埋下去眼涩胸闷,头胀腰酸,口渴心烦。母亲弯着身子,割稻,放稻,割稻,放稻,镰刀割断箱子的嚓嚓声明快而有节奏。很快,满满的稻田便被母亲割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⑥在炽烈的阳光下,我七十多岁的老母,全身湿透,脸上的沟沟壑壑里全是汗,灰白的头发,一绺一绺的粘在额上,弓着腰,以与地面平行的姿势,背着刚打下来的稻谷,一步一步,嗨哧嗨哧……
⑦“别做了,妈!我们养得起你,”这样的话,我们姐妹不知说了多少遍,母亲就是不听,古稀之年的母亲,走路依然踏得咚咚响。种五六亩稻田,六七亩旱地:养两头黄牛,喂两三头猪,二三十只鸡,脚底不生风,怎么忙得过来?“别以为你们不在家,这些猪啊鸡的,一大家子,都仰头望着呢。不种庄稼哪能行。”面对我们的苦劝,母亲毫不在意。
⑧“不打药的粮和菜,不加饲料的肉和蛋,可香呢,你们就多吃几年吧。做得动,哪能不做?做不动了,再想做也没法。”母亲做得动,也做得多。一年里,母亲最高兴地莫过于过年,三个女儿携夫带子,回家过年。熏好的香喷喷干爽爽的腊肉,自榨的黄澄澄清幽幽的菜油,晒好的雪雪白糯巴巴的汤面,磨细了的滑腻腻的红薯粉……家里的土特产,母亲的丰功伟绩,我们各取所需,要多少拿多少。母亲整日乐呵呵的,到我们离开时,又会生气,斥责这个拿少了,那个不多拿点。她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就盼着我们多拿点。“我和你爸,吃得了多少。你们不拿走,我们怎么消耗!”
⑨村里其他老人,早已大都不种庄稼了,或子女常伴左右,代劳耕种,或靠儿女给的生活费,买吃买穿。只有母亲不停地劳作,用琐屑与忙碌填满每个日子的缝隙,将满院的鸡鹅当成待哺的幼儿,用匆忙撵走孤独,无暇顾及老之已至的恐惧和垂暮之年的苍凉。忙碌而充实,自在又健康。
⑩春节刚过,母亲便又闲不住了。“啪啪”树枝纷纷坠地,空气里弥散着柏树、香樟的清香。抖落了一身枝桠的大树,仿佛脱下了臃肿的冬衣,只剩下遒劲的树干,顶着一头短发,帅气而潇洒。阳光灿烂,青山静穆。
我73岁的老母,爬上高高的香樟树,挥动砍刀,“咔咔”的砍伐声……
(文章有改动)
13.请在第④段画线句中找出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    
14.根据文章第①﹣⑧段,按照提示填写下表。
母亲做的事情 家人的表现 母亲的形象
①    ②    勇敢果断
母亲顶着烈日收割稻谷 “我“头胀腰酸,口渴心烦 ③   
④    一家人其乐融融,各取所需 关爱家人
15.第⑦段画线句母亲的一番话中包含了哪些情感,并简要分析原因。
1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的妙处。
【答案】13.材;柴
14.母亲爬上香樟树砍枝桠;姐姐惊骇不已(心有余悸、责怪母亲);勤劳;母亲为家人准备土特产
15.对子女们的劝告的不屑;为子女准备农产品的执着;自己独自生活的孤独。
16.内容上:表现出母亲的勇敢、勤劳、为家人着想;结构上:与文章的标趣,开头相呼应;形式上:运用了省略号,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点评】gb
13.本题考查识字和读句子能力。骨瘦如柴,是说妈妈很瘦弱,像干柴一样。故改为“柴”。
14.本题考查文章故事情节。当母亲像往常一样爬上香樟树砍枝桠时候,姐姐惊骇不已,责怪母亲这么大年龄太冒失,说明母亲勇敢果断;母亲和“我”顶着烈日收割稻谷,“我“头胀腰酸,口渴心烦,母亲却不动声色,毫无疲惫表现,说明母亲勤劳;母亲为家人准备土特产,一家人其乐融融,各取所需,说明母亲十分关爱家人。
15.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含义。第⑦段中,“古稀之年的母亲,怎么忙得过来?'别以为你们不在家,这些猪啊鸡的,一大家子,都仰头望着呢。不种庄稼哪能行。'面对我们的苦劝,母亲毫不在意。”可看出母亲对子女们的劝告并不在意,只是全心全意的为子女们辛勤劳作,分享劳动成果;“用匆忙撵走孤独,无暇顾及老之已至的恐惧和垂暮之年的苍凉。忙碌而充实,自在又健康。”自己独自生活是很孤独的。
16.本题考查文章布局谋篇的能力。“春节刚过,母亲便又闲不住了。阳光灿烂,青山静穆。 我73岁的老母,爬上高高的香樟树,挥动砍刀,“咔咔”的砍伐声”。与题目“香樟树上的母亲”开头“73岁的母亲爬上高高的香樟树”相呼应;进一步表现母亲身体硬朗,善于吃苦耐劳,一心一意为子女着想;这样写到最后,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遐思。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7.(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超越”的解释为;超出,越过。请以“超越”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例文】
超越
望着书柜里那张“上海市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队展演二等奖”的奖状,我不由得想起在那比赛前的“魔鬼训练”。那真是苦不堪言啊!从开始的积极参加训练到想要放弃再到继续坚持直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奖状,取得成功,超越自己是多么地艰辛啊!
我那是还是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孩子,没有顽强的毅力,吃不了苦的我,根本适应不了那么艰苦的训练。
天气又闷又热,像我的心情一样。我们呆在那没有空调的“桑拿屋”唱着歌。我瞥见了那个站在前排的一个男同学,他的汗在他的头发尖处形成汗珠滴落在地板上,好像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汗浸湿了他的白色T恤,我想那T恤大概能拧出水吧!我也热得要命,拿出谱子夹子不停地扇着风,那微微凉的小风,稍稍让我凉快了一些,但还是特别热。再加上刚才站了好半天,腿也很酸。霎那间,闷热和劳累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缠绕着我的全身,想甩也甩不开,让我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坚持住啊!绝对不能放弃!可就是静不下来。突然一只充满了汗水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她坚定地注视着我:“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啊,有我在呢!”我从她那坚定的眼神中得到了勇气,从她那充满汗水的手中得到了力量。是啊!不坚持如何取得胜利的果实,如何得奖。于是,我重新把谱子举到了胸前,和大家一起唱了起来。
很快,就到了比赛那天。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紧张、激动、害怕……种种心情压在我的心头,使我的手心中都渗出了汗。旁边的同学看出了我的紧张,她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坚定地对我说:“别怕,我们一定会成功的。”是啊!那么多天的“魔鬼训练”我们都忍耐了,今天怎能退缩呢?怎能轻易放弃呢?我注视着那灯光下充满力量的双眼。我暗暗地发誓,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现在正是黎明前的那最难熬过去的黑夜,我相信那份来之不易的果实终会属于我们。
伴奏声想起,那强烈的灯光“打”在我们身上,就像那滚烫的开水泼洒在身上似的,让我非常难受。可我依然微笑着面对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汗水洒遍了我的全身,但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即使再苦再累,即使汗流浃背,即使全身酸痛,即使筋疲力尽,我从未放弃过,我一直坚持着!
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知道我们成功了,我们通过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得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如今的我已经是个初三的大孩子了,这份小小的奖状我依然保存得完好无损。这张纸虽然薄,但载满了同学们辛勤的付出,载满了我们的坚持不懈,更载满了这份珍贵的同学情。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关键词“超越”,指超过,胜过。立意可为:不断超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超越,是不服输的拼劲儿,超越是实现里我价值的途径;体会超越,体会征服的快乐;超越过去的自己等。立意应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展现学生的新风采。文体不限,本题适合写记叙文、议论文。若写成记叙文,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创作,更容易抒发真情实感,感动读者;适合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进行创作,在选材上要突出“小”的特点,选取关于“超越”的事例,表达积极健康的主题。应明确写作方向:自己超越了谁 在哪一方面有进步 接下来思考所用事例,例如:在赛场上不断超越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记录;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勤奋求知若渴,不断汲取知识中的营养,充实自身,超越曾经的自己等。事件内容要详略得当,体现面对自我的成长。若写成议论文,论题可围绕“超越的内涵,如何超越,超越的意义”等论题展开。选择的事例要能够突出中心论点。例如:冬奥会上,苏翊鸣、谷爱凌超越自我,最终获得成功夺得金牌等。围绕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做到不偏题不跑题。在议论文创作过程中可用到道理论据增加文章说服力。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试卷
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
1.(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在《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现苏轼孤独心境和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   。
(5)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有年轻duò shǒu    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kùn fá    。
(3)那索似有qiān jūn zhī lì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4)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    ,身上像芒刺在背。
3.(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下列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是因为他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
B.事实上,外在宁静只要经由内在宁静的转化,才能给人增添厚重的理性之美。
C.社区宣讲一定不能形式化,靠的绝不是几个人的振臂高呼,而是大家的理解和认同。
D.即使是在冰箱中存放的食物,其中的微生物也会缓慢繁殖,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4.(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B.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
C.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对于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北京市交警支队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删除“不”)
5.(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综合性学习。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某校特举办了主题为“不负韶华,正是少年读书时”的读书日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2)下面是兰兰和小天就“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是否有用”的讨论,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补全对话。
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在我们考试的时候很少会考到我们课外学习的那些知识,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帮助并不大。
兰兰:不,我并不这样认为,①   。
小天: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②   。
兰兰:我们可以在学好课内的知识的同时,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并不会太占用我们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
小天:你说的对,通过读课外书,我们也能了解不少生活常识,也是挺好的呢。
(3)下面分别是两位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幅贴在本班文化墙上,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80字以内)
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
(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阅读《醉翁亭记》,完成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
鸡犬相闻
闻鸡起舞
B.临溪而渔
把酒临风
双喜临门
C.往来不绝
来此绝境
聪明绝顶
D.水落而石出
呼尔而与之
不约而同
7.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在于山水之间的自然风光。
理解:这句话点出醉翁之“醉”的深意,作者陶醉于滁州的自然美景中,可见他虽遭贬谪却能寄情山水,心境恬然。
【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上去往山中,傍晚回到家里,一天中的景色不同,游玩的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理解:这句话是对上文“山水之乐”的收束,作者一日之内遍赏山间四时之景,获得无尽的乐趣,心情非常愉悦。
【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翻译:山间的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宴席啊。
理解:这句话写太守宴席上的菜肴虽然都是就地取材,却丰盛而充满野趣,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更是别有滋味。
8.古往今来,很多心系民生的官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拥戴。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欧阳修为官有哪些爱民之举。
【材料一】
昨夏秋之初,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间亦与郡官宴集于其中。方惜此幽致,思得佳木美草植之,忽辱宠①示芍药十种,岂胜欣荷②!山民虽陋,亦喜遨游。今春寒食,见州人靓装盛服,但于城上巡行,便为春游。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
(节选自《与韩忠献王书》③)
【材料二】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④。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辱宠]谦辞,屈辱身份来宠爱。②[荷]承受恩惠。③[韩忠献王]即韩琦,庆历新政的主持者之一,与欧阳修声气相投。这是一封答谢韩琦送来芍药花的回信,写此信时欧阳修40岁,始号“醉翁”。④[民便之]百姓感到安逸。
(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勤勉多岁月”
陈凌
①三五好友相聚,聊起过去一年的感受,一位朋友很有感触,“以前总给自己定目标,结果却往往完不成,仔细一想,又似乎总有理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抽不出空。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②所谓“勤勉多岁月”,或许并不是说勤勉之人就能在人生中额外多一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当别人犹豫不前的时候,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已在学习充电;当别人选择放弃的时候,你依然在坚持……面对恒定流动的时间,不同的选择会被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③当然,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李大钊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
④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在8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10年,终于完成这部皇皇巨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⑤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当然不是如此。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种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我们既需要和时间赛跑的精神状态,也需要看看身边风景的淡定从容。勤勉既不是盲目地忙,也不是始终忙忙碌碌,而是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之事,是通过赋予时间以效率,从而走在时间前面。事实上,也只有善于做时间的主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多主动的选择,最终收获收放自如的人生。这也恰恰是“勤勉多岁月”的题中应有之义。
⑥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8日)
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下面有关“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的事例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请简述理由。
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
(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香樟树上的母亲
①73岁的母亲爬上高高的香樟树,骑坐在树杈上,隐身在浓荫里,左手抓牢枝干,右手抡起砍刀,叶咔几刀,小孩手腕粗的枝桠“嚓”的一声掉下。
②这样的壮举,于母亲,不过家常便饭。
③“看到妈爬那么高,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太吓人了!”外出务工多年的姐,早已腿僵脚硬,别说爬树,就是爬坡,一会儿就会气喘吁吁。而母亲,银发苍苍,干筋瘦骨,能挑能背,爬坡上坎,游刃有余。目睹母亲的英雄壮举,姐惊骇不已,过年时,说起这件事,姐仍心有余悸,我们也不停地责怪母亲。“看把你们吓的,多大点事呢,你们不在家,一年四季,我要柴烧,哪回不是这么做的,柏树枝桠密,梯子似的,一梯梯爬上去,抓紧了,再一梯梯剃下来就成,”母亲对我们的指责有些不屑。
④母亲属马,今年七十有三。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家乡的坡坡坎坎,早已让这匹老马骨瘦如材,蹄疲鬓衰。古稀之年,本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一生的操劳,“勤”字早已深入骨髓,劳作变得如呼吸一般自然。
⑤暑假里,曾兴冲冲地去帮母亲收割稻谷。清晨的田野,寂静空旷。抬眼望去,农田着装整齐,颜色统一,黄橙橙的,一片又一片。偶有一两块田,荒芜着,长满野草,寂寞尴尬。我刚割了几个禾把子,便觉田里的小飞虫扑脸,痒的难受;禾叶锯子似的,将手臂腿杆拉出一道道口子;手已发红起泡,疼得拿不稳镰刀了;埋下去眼涩胸闷,头胀腰酸,口渴心烦。母亲弯着身子,割稻,放稻,割稻,放稻,镰刀割断箱子的嚓嚓声明快而有节奏。很快,满满的稻田便被母亲割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⑥在炽烈的阳光下,我七十多岁的老母,全身湿透,脸上的沟沟壑壑里全是汗,灰白的头发,一绺一绺的粘在额上,弓着腰,以与地面平行的姿势,背着刚打下来的稻谷,一步一步,嗨哧嗨哧……
⑦“别做了,妈!我们养得起你,”这样的话,我们姐妹不知说了多少遍,母亲就是不听,古稀之年的母亲,走路依然踏得咚咚响。种五六亩稻田,六七亩旱地:养两头黄牛,喂两三头猪,二三十只鸡,脚底不生风,怎么忙得过来?“别以为你们不在家,这些猪啊鸡的,一大家子,都仰头望着呢。不种庄稼哪能行。”面对我们的苦劝,母亲毫不在意。
⑧“不打药的粮和菜,不加饲料的肉和蛋,可香呢,你们就多吃几年吧。做得动,哪能不做?做不动了,再想做也没法。”母亲做得动,也做得多。一年里,母亲最高兴地莫过于过年,三个女儿携夫带子,回家过年。熏好的香喷喷干爽爽的腊肉,自榨的黄澄澄清幽幽的菜油,晒好的雪雪白糯巴巴的汤面,磨细了的滑腻腻的红薯粉……家里的土特产,母亲的丰功伟绩,我们各取所需,要多少拿多少。母亲整日乐呵呵的,到我们离开时,又会生气,斥责这个拿少了,那个不多拿点。她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就盼着我们多拿点。“我和你爸,吃得了多少。你们不拿走,我们怎么消耗!”
⑨村里其他老人,早已大都不种庄稼了,或子女常伴左右,代劳耕种,或靠儿女给的生活费,买吃买穿。只有母亲不停地劳作,用琐屑与忙碌填满每个日子的缝隙,将满院的鸡鹅当成待哺的幼儿,用匆忙撵走孤独,无暇顾及老之已至的恐惧和垂暮之年的苍凉。忙碌而充实,自在又健康。
⑩春节刚过,母亲便又闲不住了。“啪啪”树枝纷纷坠地,空气里弥散着柏树、香樟的清香。抖落了一身枝桠的大树,仿佛脱下了臃肿的冬衣,只剩下遒劲的树干,顶着一头短发,帅气而潇洒。阳光灿烂,青山静穆。
我73岁的老母,爬上高高的香樟树,挥动砍刀,“咔咔”的砍伐声……
(文章有改动)
13.请在第④段画线句中找出一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    
14.根据文章第①﹣⑧段,按照提示填写下表。
母亲做的事情 家人的表现 母亲的形象
①    ②    勇敢果断
母亲顶着烈日收割稻谷 “我“头胀腰酸,口渴心烦 ③   
④    一家人其乐融融,各取所需 关爱家人
15.第⑦段画线句母亲的一番话中包含了哪些情感,并简要分析原因。
1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的妙处。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7.(2023九下·惠阳开学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超越”的解释为;超出,越过。请以“超越”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沧、阁、拣、栖、洲、槲、枳、驿”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直挂云帆济沧海;⑵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⑶醉翁之意不在酒;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2.【答案】(1)舵手
(2)困乏
(3)千钧之力
(4)如坐针毡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⑴舵手: ①操舵掌握行船方向的人。②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⑵困乏:困倦,疲乏。
⑶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⑷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故答案为:⑴舵手;⑵困乏;⑶千钧之力;⑷如坐针毡
【点评】本题考查积累汉字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3.【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B.有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故答案为:B
【点评】gb
4.【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语序不当,将“研究”和“征集”调换位置。
故答案为:C
【点评】gb
5.【答案】(1)示例:颜如玉自在书山,黄金屋尽在实践。
(2)读课外书是对我们课内知识的补充,同时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对我们拓展知识也很有帮助;但是读课外书占用我们复习课内知识的时间,得不偿失
(3)【示例1】我选择第一幅。海报主要是由一本展开的书和一个梯子组成,旁边有一句话“读书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直接点明读书的重要性,同时画面上方的一束光体现了书籍可以指引我们通向光明道路的主旨,寓意深远。
【示例2】我选择第二幅。海报是由三本半展开的书组成的汉字“众”,寓意着全民读书,读书日就是要倡导众人读书,全民读书,符合读书日的主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要简洁、明确,宜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此题围绕“读书”进行拟写,符合标语的一般要求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①根据“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兰兰:不,我并不这样认为”可知,应从“读课外书对学习有益”的角度阐述理由。②根据“小天:我认为读课外书对我们的课内学习没用”“利用自己闲暇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并不会太占用我们学习课内知识的时间”等语句可知,小天从读课外书会占用学习时间方面提出质疑。(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任选一幅,先介绍图画内容,再说明其优点。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⑵⑶
【点评】gb⑴⑵⑶
【答案】6.A
7.乙
8.修建教练场,训练民兵,以防备饥年出现盗匪之患;不独字甘泉花木之美景,而与郡人同享共乐;不因求政绩而扰民;为政宽简,与民方便。
【解析】【点评】gb
【附参考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很少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酥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荫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材料一:
去年夏末秋初,偶然在州城西南丰山的山谷中寻得一股泉水,水冷味甜。因为我喜欢那里回环相抱的山势,于是在泉边构建了一座小亭,又将附近辟为教场,不时聚集州兵、弓箭手,检阅他们操练射击技艺,以震慑因年岁饥荒而出现的盗贼,间或也和同郡的官员们在亭中会聚宴饮。正当我爱惜这里的幽静雅致,想要得到一些佳树美草种植在这里,忽然竟然得到你(指韩忠献公)辱临宠幸,并赠送芍药花十种,不胜欣喜之至!山野之民虽然浅陋,也喜欢畅怀悠游。今春寒食节,见州中人穿戴着艳妆丽服,只消在城上巡行一番,就当是春游了。从此我才得以与郡中人民同得欢乐,这实在是出于你丰厚的赏赐啊。
材料二:
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
6.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闻:都是“听见“的意思;B.临:来到/面对/来到;C.绝:断/与世隔绝/极;D.而:表示承接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转折关系。故选:A。
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甲】【丙】:正确;【乙】:有误,四时之景:四季的景物,不是“一天中的景色”;理解上,作者也不可能“一日之内遍赏山间四时之景”,而是说,不同的季节里,每天早出晚归,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每时的景物都有自己的特色。故选:乙。
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从材料一的“构小亭于泉侧,又理其傍为教场,时集州兵、弓手,阅其习射,以警饥年之盗“可得,修建教练场,训练民兵,以防备饥年出现盗匪之患;从“思得佳木美草植之…自此得与郡人共乐,实出厚赐也”可知,不独享甘泉花木之美景,而与郡人同享共乐;从材料二的“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可知,欧阳修为官不因求政绩而扰民;为政宽简,与民方便。
【答案】9.勤勉多岁月。
10.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引出了下文的具体论述。
11.对比论证。将“只顾着把时间填满”的行为和“真正的勤勉”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12.材料列举李云鹤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 60 多年,依然耕耘不歇的事例,阐述了勤勉工作的观点,与本文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相符。因此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解析】【点评】gb
9.本题考查文章中心论点确定。结合第①段“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概括为: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勒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或勤勉多岁月,直接回答标题也是正确的。)
10.本题考查文章结构。阅读本段句子: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勤勉多岁月’,才猛然醒悟,没有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可知,开头通过引用朋友很有感触的一句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同时引出了下文对此的具体论述。
1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论证分析。现实性分析和勤勉内涵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结合第③段: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可看出,本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将“只顾着把时间填满”的行为和“真正的勤勉”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的论点,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12.本题考查材料作用分析。有关“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的事例可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理由是材料列举李云鹤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 60 多年,依然耕耘不歇的事例,阐述了勤勉工作的观点,与本文中心论点“勤勉多岁月”相符。因此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补充论述了“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这一论点,防止读者曲解,让论述更完整、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答案】13.材;柴
14.母亲爬上香樟树砍枝桠;姐姐惊骇不已(心有余悸、责怪母亲);勤劳;母亲为家人准备土特产
15.对子女们的劝告的不屑;为子女准备农产品的执着;自己独自生活的孤独。
16.内容上:表现出母亲的勇敢、勤劳、为家人着想;结构上:与文章的标趣,开头相呼应;形式上:运用了省略号,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点评】gb
13.本题考查识字和读句子能力。骨瘦如柴,是说妈妈很瘦弱,像干柴一样。故改为“柴”。
14.本题考查文章故事情节。当母亲像往常一样爬上香樟树砍枝桠时候,姐姐惊骇不已,责怪母亲这么大年龄太冒失,说明母亲勇敢果断;母亲和“我”顶着烈日收割稻谷,“我“头胀腰酸,口渴心烦,母亲却不动声色,毫无疲惫表现,说明母亲勤劳;母亲为家人准备土特产,一家人其乐融融,各取所需,说明母亲十分关爱家人。
15.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含义。第⑦段中,“古稀之年的母亲,怎么忙得过来?'别以为你们不在家,这些猪啊鸡的,一大家子,都仰头望着呢。不种庄稼哪能行。'面对我们的苦劝,母亲毫不在意。”可看出母亲对子女们的劝告并不在意,只是全心全意的为子女们辛勤劳作,分享劳动成果;“用匆忙撵走孤独,无暇顾及老之已至的恐惧和垂暮之年的苍凉。忙碌而充实,自在又健康。”自己独自生活是很孤独的。
16.本题考查文章布局谋篇的能力。“春节刚过,母亲便又闲不住了。阳光灿烂,青山静穆。 我73岁的老母,爬上高高的香樟树,挥动砍刀,“咔咔”的砍伐声”。与题目“香樟树上的母亲”开头“73岁的母亲爬上高高的香樟树”相呼应;进一步表现母亲身体硬朗,善于吃苦耐劳,一心一意为子女着想;这样写到最后,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遐思。
17.【答案】【参考例文】
超越
望着书柜里那张“上海市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班级合唱队展演二等奖”的奖状,我不由得想起在那比赛前的“魔鬼训练”。那真是苦不堪言啊!从开始的积极参加训练到想要放弃再到继续坚持直到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拿到奖状,取得成功,超越自己是多么地艰辛啊!
我那是还是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孩子,没有顽强的毅力,吃不了苦的我,根本适应不了那么艰苦的训练。
天气又闷又热,像我的心情一样。我们呆在那没有空调的“桑拿屋”唱着歌。我瞥见了那个站在前排的一个男同学,他的汗在他的头发尖处形成汗珠滴落在地板上,好像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汗浸湿了他的白色T恤,我想那T恤大概能拧出水吧!我也热得要命,拿出谱子夹子不停地扇着风,那微微凉的小风,稍稍让我凉快了一些,但还是特别热。再加上刚才站了好半天,腿也很酸。霎那间,闷热和劳累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缠绕着我的全身,想甩也甩不开,让我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坚持住啊!绝对不能放弃!可就是静不下来。突然一只充满了汗水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她坚定地注视着我:“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啊,有我在呢!”我从她那坚定的眼神中得到了勇气,从她那充满汗水的手中得到了力量。是啊!不坚持如何取得胜利的果实,如何得奖。于是,我重新把谱子举到了胸前,和大家一起唱了起来。
很快,就到了比赛那天。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紧张、激动、害怕……种种心情压在我的心头,使我的手心中都渗出了汗。旁边的同学看出了我的紧张,她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坚定地对我说:“别怕,我们一定会成功的。”是啊!那么多天的“魔鬼训练”我们都忍耐了,今天怎能退缩呢?怎能轻易放弃呢?我注视着那灯光下充满力量的双眼。我暗暗地发誓,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现在正是黎明前的那最难熬过去的黑夜,我相信那份来之不易的果实终会属于我们。
伴奏声想起,那强烈的灯光“打”在我们身上,就像那滚烫的开水泼洒在身上似的,让我非常难受。可我依然微笑着面对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汗水洒遍了我的全身,但我依然坚持着,因为我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即使再苦再累,即使汗流浃背,即使全身酸痛,即使筋疲力尽,我从未放弃过,我一直坚持着!
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知道我们成功了,我们通过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得到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如今的我已经是个初三的大孩子了,这份小小的奖状我依然保存得完好无损。这张纸虽然薄,但载满了同学们辛勤的付出,载满了我们的坚持不懈,更载满了这份珍贵的同学情。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关键词“超越”,指超过,胜过。立意可为:不断超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超越,是不服输的拼劲儿,超越是实现里我价值的途径;体会超越,体会征服的快乐;超越过去的自己等。立意应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展现学生的新风采。文体不限,本题适合写记叙文、议论文。若写成记叙文,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创作,更容易抒发真情实感,感动读者;适合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进行创作,在选材上要突出“小”的特点,选取关于“超越”的事例,表达积极健康的主题。应明确写作方向:自己超越了谁 在哪一方面有进步 接下来思考所用事例,例如:在赛场上不断超越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记录;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勤奋求知若渴,不断汲取知识中的营养,充实自身,超越曾经的自己等。事件内容要详略得当,体现面对自我的成长。若写成议论文,论题可围绕“超越的内涵,如何超越,超越的意义”等论题展开。选择的事例要能够突出中心论点。例如:冬奥会上,苏翊鸣、谷爱凌超越自我,最终获得成功夺得金牌等。围绕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做到不偏题不跑题。在议论文创作过程中可用到道理论据增加文章说服力。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