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浮力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浮力;
(2)知道并学会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
(3)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科学思维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浮力的概念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液体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分析
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莫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帮我解决一下:瓶内有一乒乓球,瓶口很小,手进不去,又不允许向往倒出来,如何取出乒乓球?
一、认识浮力
教师:手中的乒乓球松手后会落向地面,原因是什么?落向水中,为什么没沉入水底?
学生活动 1:用小组内桌面上的物品(木块、空塑料瓶、乒乓球、金属块等)放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存在,放手后,观察乒乓球在水中的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教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如果受到浮力,你能请想办法证明一下浮力的存在吗?学生讨论交流后通过实验体验。教师简单总结以后,提出问题:
浮力的方向是向哪儿,并出示演示实验:将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比较,学生得出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演示: 浮力产生的原因自制器材一两端开口封有橡皮膜的透明塑料管,将其竖直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橡皮膜上下两端的变化。发现下端形变大于上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师演示:首先将乒乓球放在去掉底的矿泉水瓶中,问同学们:“除了将乒乓球倒出来,用什么方法能把乒乓球从瓶中取出来呢?”
答案是加入水。加水后仍没有浮上来,为什么?然后堵住瓶口乒乓球浮上来了,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
浮力
一、浮力的定义
1.浮力的方向
称重法:F浮= G-F′
二:液体浮力产生的原因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