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伯牙鼓琴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自由朗读全文,可借助工具书或者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读准字音,尝试划分节奏,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初读环节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请根据老师的范读,纠正自己的读音,划分好节奏,自己试着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正确朗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1)根据课下注释和插图,自主翻译文言文,小组内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画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读一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画面?
探究任务一:
成果展示
小组推选代表,展示上述任务的讨论成果。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汤汤乎若流水。
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子期都能听出来。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他们俩?
知音
锺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为什么?
探究任务二: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知音或知己,
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伯牙鼓琴
伯牙善 鼓琴
志在太山
子期善听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难求
小组合作,尝试演一演这个故事
剧本演绎
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
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