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小数乘法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小数乘法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8 09:3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小数乘法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那么( )。
A.24192 B.2419.2 C.241.92
2.一位小数,它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3位,又向左移动了2位,这时这位小数和原数相比是( )。
A.扩大 B.缩小 C.无法确定
3.运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
A.
B.
C.
4.0.97×m<0.97,m应该(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5.不计算,观察算式( )的结果是正确的。
A.2.9×6.35=184.15 B.2.9×6.35=1.8415 C.2.9×6.35=18.415
6.下列各式中,积最小的算式是( )。
A.4.13×5.37 B.41.3×53.7 C.413×0.537
二、填空题
7.450克=( )千克 8吨80千克=( )吨
3米27厘米=( )米 7.5米=( )米( )分米
8.在括号里填上“>”“<”或“=”。
1.0( )0.99 3.8×0.99( )3.8
1×0.28( )1×0.82 1.25×0.8( )2.5×0.4
9.把1.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把( )缩小到原来的是0.95。
10.爷爷的药瓶上写着“每片0.1g,共100片”,医生的药方上写着“每天3次,每次0.2g”,这瓶药( )吃16天。(填“够”或“不够”)
11.一根绳子剪4次后,每段的长度都是3.12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厘米。
12.两个数的乘积是1.28,若其中一个乘数除以10,另一个乘数乘100,则积变为( )。
13.要使8.4×□+1.6×□=66成立,□里应填( )。
14.每盘鸡蛋重3.2kg,5盘鸡蛋重( )kg。
三、判断题
15.把7.1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 ( )
16.0.123×0.02=0.0246. ( )
17.1.25×16=1.25×8+8 ( )
18.0.4×0.6的积是三位小数。( )
19.5.47×6可以转化成547×6,积的大小不变。(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得数。


21.用竖式计算。
20-3.75= 8.82+2.99= 7.06×4.5=
22.怎样简便怎样算。
8+0.26+0.74 5.5×17.3+2.7×5.5 6.8×101-6.8
五、解答题
23.鲜牛奶的零售价是5.2元一袋,小权家7月份每天买1袋,7月份买鲜牛奶一共需要多少元?
24.一只梅花鹿高1.45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长颈鹿高多少米?
25.五年二班王老师带100元钱买防疫用品,每瓶消毒水7.9元,每瓶洗手液7.6元,各买6瓶,营业员找给王老师多少元?(列综合算式解答)
26.一种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为0.8米,小丽家的客厅一共铺了35块这样的地砖,小丽家的客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7.一本《儿童文学》5元,一本《三国演义》比一本《儿童文学》贵28.5元,买20本《三国演义》要多少元?
28.某移动公司电话收费标准如下:
第一类:无月租,每分钟0.2元;
第二类:每月月租30元,送60分钟;超出部分,每分钟收费0.1元;
王阿姨每月通话时间大约260分钟,请你帮助王阿姨选择一种便宜的缴费方式。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7.56扩大100倍是756;
所以2419.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要注意看清谁不变,谁变了。
2.A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比原来扩大了1000倍,再向左移动两位,就又缩小了原来的,所以得到的数实际比原来扩大了10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一位小数,它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3位,又向左移动2位,得到的数实际比原来扩大了10倍;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注意向左是缩小,向右是扩大。
3.A
【分析】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详解】由分析可知:运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4.B
【分析】一个数乘比0大比1小的数,所得的结果比这个数小。
【详解】0.97×m<0.97,m应该小于1。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乘小数的小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一个数乘比0大比1小的数,所得的结果比这个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所得的结果比这个数大。
5.C
【分析】根据积与小数位数的关系可以知道,两个因数中第一个是一位小数,第二个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应该是1+2=3位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2.9是一位小数,6.35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应该是1+2=3位小数。
A:积有两位小数,所以选项错误;
B:积有四位小数,所以选项错误;
C:积有三位小数,所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积与小数位数的关系,注意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6.A
【解析】根据乘法的性质,41.3×53.7=413×5.37,413×0.537=41.3×5.37。其中一个因数都是5.37,另一个因数都大于1,另一个因数大,积就大,反之积就小。通过比较每个算式中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即可确定哪个算式积最小。
【详解】A.4.13×5.37
B.41.3×53.7=413×5.37
C.413×0.537=41.3×5.37
4.13<41.3<413
4.13×5.37的积最小。
故选:A。
【点睛】一个大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其积大于原数,这个大于1的数越大,积就越大,反之积就越小。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性质,把这三个算式化成一个因数相同的算式。
7. 0.45 8.08 3.27 7 5
【分析】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100厘米=1米,1米=10分米,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详解】450÷1000=0.45,450克=0.45千克;
80÷1000=0.08,8吨80千克=8.08吨;
27÷100=0.27,3米27厘米=3.27米;
7.5米=7米+0.5米,0.5×10=5,7.5米=7米5分米。
【点睛】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8. > < < =
【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
小数乘法法则: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0>0.99 3.8×0.99=3.762;3.8×0.99<3.8
1×0.28=0.28,1×0.82=0.82,1×0.28<1×0.82
1.25×0.8=1,2.5×0.4=1;1.25×0.8=2.5×0.4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9. 180 950
【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把1.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180,把950缩小到原来的是0.95。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出16天能吃多少克药,要先求出每天吃多少克,每天吃的克数等于每天吃的次数乘每次的克数,即3×0.2=0.6(克),16天的克数等于每天的克数乘天数,即16×0.6=9.6(克),再求出这瓶药的总克数,总克数等于总片数乘每片的克数,即100×0.1=10(克),最后进行大小比较,9.6克<10克,即这瓶药够吃16天,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3×0.2=0.6(克)
0.6×16=9.6(克)
100×0.1=10(克)
9.6克<10克,这瓶药够吃16天。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1.15.6
【分析】根据题意,一根绳子剪4次后,被分成了5段,而每段的长度都是3.12厘米,求原来绳子的长度,可列式5×3.12,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5×3.12=15.6(厘米)
所以:这根绳子原来长15.6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关键是明确一根绳子剪4次后被分成了5段。
12.12.8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不为0),积也随着乘(或除以)这个数。
【详解】1.28÷10×100
=0.128×100
=12.8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6.6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4×□+1.6×□=66
(8.4+1.6)×□=66
10×□=66
□=66÷10
□=6.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4.16
【分析】用每盘的质量乘盘数,即可求出5盘的质量即可解答。
【详解】3.2×5=16(kg)
5盘鸡蛋重16kg。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5.×
【详解】略
16.╳
【详解】小数乘小数,如果乘积末尾没有0,那么积中小数的位数与两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相等,由此不需要计算直接判断即可.
17.╳
【详解】1.25×16=1.25×2×8=2.5×8=20,而1.25×8+8=10+8=18,所以25×16=1.25×8+8是错误的;
18.×
【详解】略
19.×
【详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或扩大几倍,因此5.47×6不能转化成547×6。
20.0.5;5;4.2;4.8
7;4;7.2;960
【详解】略
21.16.25;11.81;31.77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计算小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详解】20-3.75=16.25 8.82+2.99=11.81 7.06×4.5=31.77

22.9;110;680
【分析】根据加法结合律,先算0.26+0.74,再和8相加,据此完成第一个算式;
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原式化简成:5.5×(17.3+2.7),再进一步计算,据此完成第二个算式;
把第二个6.8写成6.8×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据此完成第三个算式。
【详解】8+0.26+0.74
=8+(0.26+0.74)
=8+1
=9
5.5×17.3+2.7×5.5
=5.5×(17.3+2.7)
=5.5×20
=110
6.8×101-6.8
=6.8×101-6.8×1
=6.8×(101-1)
=6.8×100
=680
23.161.2元
【分析】7月份共有31天,用每袋鲜牛奶的价钱乘7月份的天数,即可求出需要花费的钱数。
【详解】5.2×31=161.2(元)
答:7月份买鲜牛奶一共需要161.2元。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7月份是大月,有31天,再根据小数乘法计算方法解答。
24.5.075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长颈鹿的高度=梅花鹿的高度×3.5,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45×3.5=5.075(米)
答:长颈鹿高5.075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简单应用。
25.7元
【分析】将消毒水和洗手液的单价相加,求出单价和,再将其乘6,求出王老师用了多少元。最后,用100元减去王老师用去的,求出营业员找给王老师多少元。
【详解】100-(7.9+7.6)×6
=100-15.5×6
=100-93
=7(元)
答:营业员找给王老师7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经济问题,熟练运用“数量×单价=总价”是解题的关键。
26.22.4平方米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先计算 出地砖的面积,再用乘法计算出客厅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0.8×0.8×35
=0.64×35
=22.4(平方米)
答:小丽家的客厅面积是22.4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7.670元
【分析】用一本《儿童文学》的价钱加上28.5求出一本《三国演义》的价钱,再用一本《三国演义》的价钱乘20,据此解答。
【详解】5+28.5=33.5(元)
33.5×20=670(元)
答:买20本《三国演义》要670元。
【点睛】熟练掌握单价×数量的总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第二类便宜
【分析】用通话时长260分钟乘单价0.2元,求出第一类缴费方式的总价;
首先交月租30元,其次用260分钟减去送的60分钟,求出超出部分,再将其乘0.1元,求出超出部分的收费。最后,利用加法求出第二类缴费方式的总价。
比较两种缴费方式的价钱,选出一种便宜实惠的缴费方式即可。
【详解】第一类:260×0.2=52(元)
第二类:30+(260-60)×0.1
=30+200×0.1
=30+20
=50(元)
52元>50元
答:第二类便宜,建议王阿姨选择第二类缴费方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经济问题,掌握“数量×单价=总价”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