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5-05 20: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1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2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度量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是,因为“地区”“地方”都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范围、空间”。
区域同我们经常所说的 “地区”“地方”同义吗?4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是指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域方案。怎样理解区域含义5西北内陆土壤特点多风蚀风积地貌有机质少植被稀少风力侵蚀显著干旱多风沙流水作用微弱区域的整体性案例分析水文特点地貌特点植被特点地理位置距海远气候特点河流稀少62、区域的分类划分指标自然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经济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空间尺度行政区:广东省、福建省文化区:北方方言区、南方方言区中等尺度: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尺度:东亚地区小尺度:上海浦东新区综合区:请同学们读下面两幅图,回答:
图A:_________ 图B:_________
珠江三角洲(平原) 广东省试分析比较A、B两区域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它们的范围大小一样吗?
它们的划分要素一样吗?
都能画出明确的边界吗?
……
结论:
B的范围大于A; B的级别高于A
B的边界明确,A的边界模糊;
A按地形划分是自然区;
B按管辖权限划分是行政区;即:
A的划分指标是自然要素,
B的划分指标是人文要素;
而我们常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既指自然又指经济,所以区域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10【例题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B请进一步思考:在A、B区域内有哪些 特征是类似的,有哪些特征是不同的?
提示:分别从A、B两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上分析。

结论:在A区域内,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且具有相同的气候特征等;而在其内部的,例如广州、佛山两城市的职能、空间等级、经济结构等又是不同的。 同样在B区域内,行政关系、气候特征等是类似的,而在其次级行政区内,如韶关、深圳的人口状况、经济水平等又是不同的。
所以:在同一区域内,有的要素是相似的,有的要素也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差异我们又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出下一级的区域。
12 例如:在下列区域内,根据年平均降水量指标,我们在干旱区、湿润区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13一、区域和区域差异2、区域差异——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14东 部 季 风 区南 方北 方区域差异讨论:两区域间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哪些?参考:
自然差异——可以从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回答。社会经济差异——从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方面考虑。15南方和北方的差异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河湖不结冰冬季河湖结冰多丘陵和山地多平原和高原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16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7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自然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2、划分自然区域的要素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海拔高度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决定因素
标志因素183、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季风区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什么?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或夏季风影响小的地区思考:19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20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21依据气候和地貌的差异:
我国的A、B、C三大自然区分别是?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思考:22西干北半旱旱干区东部风季区(2)三大自然区划分及分界线青 藏 高 原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400㎜等降水量线长城3000m等高线面积:30% 人口4% 面积;45% 人口:95%面积:25%
人口 1%选取3000米等高线为界,是因为只有当海拔超过3000米后,才能打破近地面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也才能对湿润的夏季风起到屏障作用。23(2)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00mm等雨量线.长城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米等高线分界线:分界线:总结:24三大自然区的地域差异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复杂的地质作用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级递减但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逆转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年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 温降水地貌25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地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
起横断山,西至国界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6大兴安岭内 蒙 古 高 原青 藏 高 原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阿尔泰山 天 山 中国地形主要地形区27地形、地势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海拔较低,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其中东部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属于第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主要是山脉和盆地(陆地最低点艾丁湖);属于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部分地区终年积雪。属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8大兴安岭内 蒙 古 高 原青 藏 高 原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 中国地形主要地形区29气候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量在100~400毫米,气温日较、年较差大。属高寒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30植被和土壤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森林为主,过渡为草原,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较强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土层浅薄,多冻土.31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高原高寒植被东部季风区自然带分布有什么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32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高原高寒植被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带分布有什么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33珠峰高寒荒漠带4▲主导因素: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垂直地带性青藏高寒区的喜马拉雅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分布有什么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34水文特征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从西向东流入海洋。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内流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河流短小,季节变化明显,径流以冰雪融水、山地降水 为主,多为季节性河流西北部为内流区,东南部为外流区;多冰川、湖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内有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35人类活动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耕作业.坝子农业.人类影响较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绿洲农业和山地牧业为主人类影响微弱.低温、大风等是影响因素.以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人口密度很小36运用因果关系记忆:青藏高寒区海拔高37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8东部季风区39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