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下面的汉字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甲骨文
B.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C.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甲骨文 金文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
2.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字形线条粗壮。( )
3.普通话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4.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唐宋时期使用。( )
三、课文综合回顾。
1.下列对汉字字体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今天的印章中常用到它。
B.小篆是从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C.隶书通用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D.楷书在南北朝之后占据主导地位,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和认读。
2.人们把刻在_____或_____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在______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______的成熟汉字,字形的图画性较强。
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______代的王懿荣。
3.我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是______和_________。
四、读一读,做一做。
滥改成语,其害无穷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如今迈步都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线连一连吗?
衣衣不舍 某布衣店
随心所浴 某蛋糕广告
万室俱备 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 某洗浴中心广告
衣布到位 服装店广告
2.你觉得这样的广告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星”和“风”的共同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简化后,象形字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星”和“凤”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象形字简化后的缺点是什么?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蚊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在我…我的口袋里!”
1.知县真正需要的是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师爷把___________听成了____________,也就买成了____________。
2.知县要买竹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知县看到师爷买的是_________,很生气,问“耳朵哪里去了?”这是知县问的“耳朵”指的是______________,师爷听成了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在学习和运用汉字的过程中,你一定饱尝过其中的酸甜苦辣。请选择一两件你印象特别深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