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fèi téng tōng xiāo bǐ cǐ bǎi tān zī gé
luò tuo hè sè kuài zi biān pào cǎi huì
二、我会写同音字。
[rán] ( )放 ( )后 [bàn]] 搅( ) 伙( )
[là] ( )月 ( )烛 [yā] 乌( ) ( )力
三、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填序号)。
①万象( )( ) ② ( )( )不同 ③ ( )堂大( )
⑤ 别无( )( )⑥ ( )( )分文 ⑦ ( )灯结( )
1.春天到了,大地(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舞台上滑稽的表演引得观众( )。
四、我会选择。
一位外国朋友用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赞叹,但用词不甚准确。下面替换加点词“漂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后让人感觉漂亮。
A.优美 精练 丰富 韵味无穷 B.优异 凝练 多彩 回味无穷
C.优异 多彩 丰富 无穷无尽 D.优美 多彩 优雅 无穷无尽
五、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正常熬粥时常见的事。(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六、默写。
夏日夜晚,望着夜空中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我不禁想起诗句“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月圆之夜,诗人王建不由得感慨”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之夜,诗人韩翃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派承平气象。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划分的依据( )。
A.先总体写除夕的特点,再具体叙述除夕的活动。
B.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边做事的人回家吃团圆饭。
2.填空。
这段话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的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是从______的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的角度描写的。
3.这段话具体介绍了除夕的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年味
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是什么?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
鞭炮声,二踢脚、麻雷子,高一声,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
酒香味。亲朋好友利用过年时节欢聚一堂,喝酒庆祝,到处酒香飘逸。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蒸馒头味。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一直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饺子味。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儿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儿,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追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光顾得说吃了,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在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
尽管城里的年味各种各样,别具特色,但我总是想念家乡的年味。
1.文中的“年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 )的结构形式来写家乡的年味。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年味的喜爱之情。
B.文章详略的安排是基于作者对家乡各种年味的喜爱程度。
C.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中心突出。
4.作者想念家乡过年时的饺子味,你知道过年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说“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表达与交流。
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节日习俗?你参加过什么节日的民俗活动?请你根据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感受,注意要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穿插在合适的地方。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题目自拟,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