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热点追踪--中日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热点追踪--中日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08 21:4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与中日关系
【热点追踪】
1、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无论是中国的历史文献,还是日本的官方文件都明确记载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从国际法理上看,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也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但近年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争议,摩擦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安倍政府全力走向右翼:中日关系目前最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问题是钓鱼岛和历史问题。2012年9月,日本政府非法“购岛”,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两国达成的共识,挑起了钓鱼岛争端。2013年2月安倍表示仍有意通过修宪组建国防军。2013年4月安倍对日本侵略的定义提出质疑,表示“国际上对于侵略的定义尚无定论”。 安倍参照美国模式成立了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推出了首份“日本安全战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为使“安全保障会议”有效运转,自民党在国会不顾在野党和民众强烈反对,强行表决通过了被称为“一代恶法”的“特定秘密保护法案”。 2013年12月26日,安倍在执政刚满一年时迫不及待地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给本来已经很困难的中日关系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政治障碍。参拜也令国际社会更加清楚地认清了安倍的右翼本质。从修宪、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强行通过“秘保法”,再到参拜靖国神社,安倍一系列举措令人应接不暇,将日本推上军国主义的道路。
3、王毅谈中日关系:针对日媒提出,有人把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的中日关系比做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王毅强调:“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中日甲午战争),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
5、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70周年纪念日。1943年12月1日,参加开罗会议的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确定了惩罚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问题的处理,为建立战后国际秩序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开罗宣言》和此后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国际文件明确无误地表明,日本必须归还中国被窃取的所有领土,其中包括钓鱼岛。
6、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专题解读】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关系之一。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考点链接】
一、中日关系简史:
1、古代中日关系
(1)唐朝中日友好交往:①遣唐使来华;②鉴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渡;③阿倍仲麻侣;④日本在书法、建筑、文字、佛教、服饰、围棋、饮茶等方面深受中国文化影响;⑤大化改新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2)明朝中期: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戚继光抗倭。
2、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主要史实
(1)1894-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逼签《马关条约》,掠夺巨额赔款,割占台湾。
(2)1898年,瓜分狂潮中,划福建为势力范围。
(3)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逼签《辛丑条约》,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借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德国在山东的权利;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5)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企图使占领山东合法化,引发五四运动;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受美国排挤。
(6)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7)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暴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造南京大屠杀、对沦陷区进行残暴统治和野蛮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对根据地反复进行“大扫荡”,实行细菌战及“三光政策”,等等。
(8)1943年《开罗宣言》发表,规定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9)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但因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不能正确对待,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二、日本发展简史:
1.646年,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掌握实权,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获取大量的侵华利益。
4.一战期间,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成为战胜国。
5.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企图使山东合法化;1921-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受到英、美抑制。
6.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亚洲的策源地形成。
7.二战中,日本企图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亚一太平洋共荣圈,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进行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广岛和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的袭击,损失惨重,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8.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军占领。日本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各种因素,使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主要是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9.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定了“科技立国”的战略;但法西斯势力并未根除,军国主义势力有所抬头。
注:(一)日本历史上三次面临困境
时间 困境的表现 出现困境的原因 摆脱困境的途径 结果
19世纪中期 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 幕府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倒幕运动、明治维新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迅速发展
20世纪30年代初 工农业生产严重衰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形成了亚洲策源地,给世界和平造成了危胁
20世纪40年代中期 经济陷于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战败。 利用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二号经济强国
(二)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
(1)大化改新:向中国隋唐学习,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二战后:(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70年代初,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崛起的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三、日本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
(1)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2)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3)要根据本国国情,适时制定和调整政策,抢抓国际机遇。
(4)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5)要主要保持正确政策的延续性和一贯性。
四、归纳整合
(一)19世纪中日两国同为天涯沦落人,却相逢不相识
1.同为天涯沦落人:指当时的中日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并都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
2.相逢不相识:是指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改革,走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而中国虽经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仍然没有改变现状,反而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后来的中国历经百年的屈辱历史包括遭受日本的几次侵略,而日本却历经百年的强国梦,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
(二)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①结果:中国战败。②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统治者的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政策。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2.抗日战争:①结果:中国胜利。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或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三)近期热点
现阶段影响中日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素:历史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如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民间战争赔偿问题;遗留化学武器问题;领土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东海油田问题。
1、你是如何看待安倍政府否认侵略罪行的言论的?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铁证如山,国际社会对此早有定论,不容置疑。公开否认侵略历史,歪曲历史,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间的健康、稳定合作。希望日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2、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
(1)目的:否认侵略,美化战争,掩盖日本在中国及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
(2)实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在复活。
(3)影响: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人民的感情,不利于日本同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友好往来,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钓鱼岛
我们的原则: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1)请你结合钓鱼岛事件,谈谈你的看法。(2分)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2)请谈谈我国政府应从哪些方面维护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①采取实际行动,加强对钓鱼岛的监管,维护领土主权。
②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海岛管理、开发的法规和政策,维护海岛安全。
③重视民间“保钓”运动。
④增强国防力量,确保战胜种种挑战,是中国的时代命题。
(四)如何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1)中日双方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延续仇恨,绝不让战争悲剧重演;
(2)中国人民应牢记历史,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中日双方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两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4)中日两国应加强在国际事务领域的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五)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措施
(1)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3)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4)针对当代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
(六)面对中日关系,青少年应怎么做
1.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2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呼吁日本右翼势力,深刻反省历史,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人战争泥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