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将死 其言更慨
----《梅岭三章》《示儿》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标准: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通过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及作诗背景,读懂诗文并默写四首诗。
2.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多种修辞手法。
3.体会革命者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以及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评价任务:
1.了解作者情况,反复诵读诗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2.古诗乃作者抒发感情的产物,抓住意蕴深刻的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意境。
3.通过比较阅读,理解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课前预习:
1.搜集关于作者的信息,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诗歌。
3.积累爱国诗句和故事。
教学设想:
这四首诗,虽然一首是现代诗,另一首是古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的也不一样,但热爱祖国的心却是一样的,之间存在很多的比较点。都是以凝练的语言、饱满的热情来抒发自己致死不渝的爱国情感。这两首诗都是诗人自知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并怀有“死不甘心”的遗憾之情。所以,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体会一样的爱国情,不一样的表现方式。
学习过程:
一、温故引新,人之将死会做些什么?(导入诗歌)
导入语:
从《过零丁洋》里,我们领略了文天祥的舍生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坚贞不屈、忠心爱国的民族气节和置生死与度外的浩然正气,更在心里永远记住那震撼人心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同学们,你还能背诵出哪些爱国的诗句?
【活动一】日积月累
要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请同学们以抢答的形式自由交流自己积累的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句或故事。
交流参考:
故事: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
苏武执汉节在北海牧羊19年。
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于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慷慨就义也不说共产党人的下落。
诗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人不可有骄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一起去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诗人的胸怀与气节。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利用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关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活动二】交流作者
要求:讲课前整理的有关诗人的相关知识展示交流,其他同学接着补充。
陈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有诗集《陈毅诗词选集》。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诵读遗诗,我们感受到什么?(读懂诗意)
指导语: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气势,并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诗歌内容。
【初读古诗】让学生用心灵聆听爱国绝唱!
㈠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通诗句,把握语调感情。
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指导朗读:
《梅岭三章》注意朗读语气。第一小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读出凛然正气、痛快淋漓之感,要重读“意如何”“招”“斩”等字。第二节要读出语重心长的感觉。第三节要读出坚定地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向往、欣慰、豪迈之情。
2.齐读诗句。
3.配乐范读,在低缓的音乐中老师深情范读,让学生心灵震撼。
㈡用心灵诵读诗文,理解诗意。
1.自读自悟:
自读提示:
①默读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
②小组合作交流: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补充,可纠正。
2.组织交流,适时点拨纠正。
㈢联系背景,读懂诗意。
指导语: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并用自己的话介绍两首诗歌的内容。
《梅岭三章》:1934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0月,主力红军出发长征,当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指挥工作。后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这是陈毅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在梅山被围、情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写的三首绝命诗。
《示儿》:北宋1127年,生活在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人,大举南侵,攻陷了北宋的国都汴京,先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一齐被俘虏到北方,从此北宋灭亡。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重建了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兵屈膝投降,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儿时的陆游备受流离的痛苦,而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他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早在二十岁时就立下了报国壮志, 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86岁的他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的统一、领士的完整。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
【设计意图】使学生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学情检测】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
1.了解作者:
《梅零三章》的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字仲弘,中国无产阶级 、 。郭沫若曾赠陈毅诗曰“ , ”。《示儿》的作者是: 代的 ,字 ,号 。
2.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国门xuán ( ) 当纸钱( ) 即为家( )
遍种( ) 家jī( ) 应( )有yá( )
jīng( )旗 yán( )罗 fēng( )烟
3.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余伤病: 伏丛莽间: 意如何:
正十年: 应有涯: 取义成仁:
元知: 自由花: 血雨腥风:
乃翁: 但悲: 九州同:
4.《梅岭三章》的“章”意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诗前小序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文字运用 表达方式,交代了写诗的时间 ;地点 ;人物 ;事物 ;结局 。这三首诗是在“ ”的绝境中作为绝命诗而留下来的,“留衣底”表明了作者 的决心和 的英雄气概。
5.《示儿》中最能表达诗人渴盼祖国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的愿望,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朗读舞台】用你最美的声音,抒发作者最真的感情!
温馨提示:
①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并试着背诵诗歌;
②展示背诵自己最震撼你心灵的诗句;
③每组推荐一个人参加朗诵比赛,也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深入品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意如何?”统领全诗
---- 探究《梅岭三章》
㈠梳理内容
指导语:《梅岭三章》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试填表说明。
《梅岭 三章》 内容概括 表现的革命精神
第一章 身在必死险境,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途程,申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 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章 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 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切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第三章 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 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探究:此诗的第一句有什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围绕这句诗共写了哪些内容?品读这三首诗,试用四字词语概括每首诗的内容,并分析每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参考:首句设问,总领全篇。表现了诗人面临生死考验时的凛然正气,后两章都由此句起。
诗歌围绕“断头”前“意如何?”三章诗主要写了以下的内容:
招旧部(继续战斗)
回首征程
斩阎罗(致死不渝)
头悬国门(死不瞑目) 视死如归
梅岭三章 勉励战友
诸君努力(激励战斗) 乐观坚定
取义成仁(坚定信念)
展望未来
人间自由(实现理想)
㈡品析语言
指导语:请同学们诵读诗歌,①圈出你认为比较精妙的词语并谈谈理解。
交流参考:
“招”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召集起来。有声势,有号召力。
“去”写出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
“斩”写出了广大士兵和作者一样,与反对派斗争到底。有力量,有气势,沉着痛快。
“飞来”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彩,表现作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应有涯”对反动统治的诅咒,同时又是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
“取义成仁”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活动三】咬文嚼字
指导语:“断头”具体指的的什么?若改为“牺牲”“献身”好吗?为什么?请同学们同位及前后位合作交流整理,展示发言。
交流参考:
“牺牲”和“献身”比较概括的,缺乏感性色彩;而“断头”就比较形象,比“献身”“牺牲”更带有大义凛然的气概。
②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画出这些运用修辞的诗句并进行赏析。
相关链接:
借代: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借喻: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雪”比喻浪花。
借代不能变明喻,借喻可以变明喻。
交流参考:
①“旌旗十万斩阎罗”,旌旗:旗帜的通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指部队。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法。阎罗:即阎罗王,迷信传说种阴间的最高统治者。用的是借喻的修辞方法,在这里喻指人间的反动统治者。
②“南国烽烟正是年”,“烽烟”原指古代边境用来报警的烟火。这里是借代的修辞方法,指战争。
③“血雨腥风应有涯”,“血雨腥风”用了借喻的修辞。
④“取义成仁今日事”,“取义成仁”运用的引用的修辞方法。
⑤“人间变种自由花”,“自由花”,用的是借喻的修辞方法。指革命成功,人民解放。
小结:这是三首绝命诗。诗人面对死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勉励战友,后死者要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逝者;展望未来,革命信念乐观坚定。全诗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但悲”尽显爱国热情
---- 探究《示儿》
㈠理解诗意
指导语: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交流参考:
一二句: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因为看不到全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点评:这两句诗写人死去便不知不觉,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事”成空,都无从牵挂,唯独“不见九州同”使诗人死不瞑目。这两句诗在转折与比照中突出诗人临终之际的遗憾和悲愤。这种深沉、真挚的感情基于他平生壮志的坚定执着,而且愈到晚年,表现的欲强烈。
三四句: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不要忘了把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点评:这两句抒写诗人对光复河山的热切期待和对统一祖国大业终将取得胜利的不可动摇的信念。
教师提示:请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时的内容。
国不统一 死不瞑目
示儿 爱国主义思想
至死不渝 收复失地
㈡体会感情
明确:
这首绝笔诗是陆游留给儿子的遗嘱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这位八十岁老人的生前志、死后心,表现了 火一般热烈的爱国激情,致死不渝的爱国赤诚,更是陆游一生的政治抱负的总结。
三、预知将死,诗人想到什么?(比较探究)
【活动一】探究相同点
指导语:请同学们诵读《梅岭三章》和《示儿》,从两诗中找出类似的诗句,体会其不同的情感特点以及动人心弦的原因。
交流参考:
《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些诗句的相同点是:死后也不忘战斗,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听到胜利的消息。陈毅就是暗用陆游的名句,勉励活着的战友们多努力奋斗,多打胜仗,用频频飞来的捷报当做祭奠自己的纸钱,以使头悬国门、魂归泉台的自己得到慰藉。
陈毅是不想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陆游也没有封建迷信思想,他们明知“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偏偏如此说,其情感越显执着,这就是捍人心扉的原因。
【活动二】探究不同点
·感情有不同
陆诗:表现的是的致死不渝的忧国之心,悲愤、遗恨、热望交织的爱国深情。
陈诗:表现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钟爱、革命家的乐观豁达和宏大气魄。
·写法有不同
《梅岭三章》:
用词准确、形象
如:用“招”,旗帜鲜明,有声势,有感召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收”,有动作无声势,比较平淡;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蒿临下的气势,声调也猛烈高亢。用“杀”褒贬不分;用“伐”,用力太过;用 “打”,与诗意不合;用“飞”,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用“交”,破坏诗的意境。
借助想象和幻想
如:“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轨阎罗。”借助迷信说法,抒写情怀、反映生活、表达理想,可不排斥天国地获等虚幻境地和牛鬼蛇神之类的怪异现象。下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比直接说一定要革命到底的好处在于:(一) 直观性。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具体形象,使人感到鲜明生动,印象深刻。(二)含蓄性。阎罗是人人知晓、人人憎恶的阴间暴君,拿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的首领,耐人寻味。(三)深刻性。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诗意,这是直说其事和空讲道理所达不到的境界
引经据典,创造性转化
陈毅借用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不及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他不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动派的彻底灭亡死不瞑目的精神,更表现了他坚信革命必胜,希望在胜利之日能够亲眼看到捷报,分享胜利喜悦的心愿。陈毅还在诗中熔铸了《论语》《孟子》中有关仁、义的论述,并直接借用了文天祥就义诗中“取义成仁”的说法,表明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
《示儿》:
用笔曲折,情真意切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更感人。
不加雕饰,直抒胸臆
诗中所蕴含的的感情是及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自及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的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四、和平年代,我们该做些什么?(拓展升华)
1.背诵默写两首诗。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一谈和平年代的我们怎样做才叫爱国。
要求:从小事做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结:我们现在正处于幸福的和平时期,不用行军打仗,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也应该以我们的满腔热情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使他更强大,更富裕。
教学反思:
亮点:联系写作背景及对诗人的认识,去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语言赏析和朗读、讨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朗读吟诵,以读升情,通过朗读、讨论促进学生对作品情感的品味;又以情感体验和形式品味带动诗歌朗读。
不足和建议:由于课堂内的时间有限,学生在比较探究时,理解不够透彻;一部分学生明显成为了看客,跟不上课堂的节奏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更显重要。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EMBED PowerPoint.Slide.8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