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古今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将士们征战沙场的决心和气势,感受将士们浓浓的爱国情怀。
2、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铺垫渲染,导入新课
1、播放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征视频。感受白衣天使不胜不归的决心。
2020年的春天,一位不速之客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它像恶魔一样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一场捍卫生命的战争打响了。在这危急时刻,党中央一声号召,我们的白衣天使挺身而出,驰援武汉(播放医疗队出征视频)
2、谈话导入新课。
好一个“决战决胜”,这是出征医疗队员的誓言,也是自古以来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就曾经在古诗中表达过这样的豪情壮志,(ppt出示《从军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课题:从军行)
二、了解作者和古诗创作背景
1、解诗题。
2、知诗人,了解古诗创作背景。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重点强调“还”的读音“huán”.
2、读出节奏和韵味。
①指名读
②师生配合读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一)学习第一、二句诗。抓住重点词“暗”“孤”理解诗意。
1、你从诗中读到了哪些边塞景物?(板书:青海湖,雪山)
①青海湖碧波荡漾,美丽宁静。
②雪山指的是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
2、质疑;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带给我们无限纯洁的美感,可是诗中描写到的这些景物跟我们看到的一样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眼中的雪山。
4、质疑:这样美妙的景象为什么在作者眼里变“暗”了?(板书:暗)
①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②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
③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情也是暗淡的。
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5、你还看到了哪些边塞景物?(板书:玉门关)播放视频,感受玉门关的荒凉、偏远。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一句诗描写了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作者在这首诗当中是怎样描写玉门关的呢?(孤城遥望玉门关)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板书:孤)从“孤”字当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7、引读
茫茫大漠,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将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里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如作者所说——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8、小结。
在第一、二句诗当中,诗人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孤寂、苍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之地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生活——孤寂。真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就是边塞诗的特点:用典型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情感做烘托。(板书:写景)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抓住重点词“百”“穿”理解诗意。
1、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还有频繁的战事)你是从哪句诗当中知道的?(ppt:黄沙百战穿金甲)
2、这是怎样的战争?(艰苦)你是从哪些字当中感受到的?(板书:百、穿)
①质疑:“百”字说明了什么?(形容战争频繁,大大小小的仗不计其数。)
②金属制作的盔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的艰苦。
3、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战斗,将士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4、齐读最后一句——(ppt: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理解“破”“楼兰”和“还”的意思。(ppt出示三个词的解释)
5、诗人想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6、指导朗读:这是一种怎样的决心和气魄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引读:
尽管身经百战,尽管金甲易损,戍边战士报国的意志却从未消减,所有的豪情,所有的气势都融进了这两句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护自己的国家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拓展延伸:
将士们这样的决心和气魄,正是源自于他们(引导学生说出)深深的爱国之情)。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爱国诗人和爱国诗句。(ppt出示爱国诗句)
五、古今结合。
1、过渡语:正因为有了这份家国情怀的传承,所以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到来时,我们中国人拿出了“破楼兰”的决心和勇气,誓与病毒作坚决的斗争。请大家看一组照片。(ppt播放人们与病毒作斗争的照片)
2、小结。
这一张张感人至深的照片告诉我们:病毒来了并不可怕,灾难来了也不可怕,只要我们所有人能团结一致,勇于担当,心中有爱,心中有国,我们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曾经说过:“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六、总结升华,诵读古诗。
古人的爱国情怀我们铭记在心,肩上的重任我们时刻不忘,诗人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气魄犹在耳畔,让我们一起再朗诵古诗。
板书设计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雪山 暗 写
玉门关 孤 景
百、破
不破楼兰终不还 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