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
2、抓住诗眼“望”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并通过辩论、讲故事等形式探索古诗背后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反复品读诗歌,想象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内心。
难点: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古诗背后的故事。并以辩论、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
同学们,喜欢学古诗吗?都喜欢呀,你们最喜欢哪位诗人呢?这些人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对吧。可是啊,有一个人却不这样认为,他是我过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课件出示梁启超的话)他说:诗界十年靡靡风,兵魂散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意思是:千百年来诗坛都是柔柔弱弱,缺乏刚健雄直和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从古至今的诗人中只有放翁一人是真正的男子汉,一心报国,至死不渝。
2. 引出课题:
放翁是谁呀?是的,完成了前置学习单的同学都知道,放翁是陆游的号。梁启超为何对陆游有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走进陆游的一首爱国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起来探究探究。板书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了解诗人,解析诗题
1. 知诗人:
前几天,黄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前置学习作业,让你们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陆游。现在请拿出你的前置学习单,汇报你了解的陆游。教师小结。
2.解诗题:
了解了诗人,接下来,我们就来解析诗题。板书课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的题目有点长,读的时候该怎么断句呢?谁来说说你的理解。(课件出示课题的注释)其他同学同意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初读诗歌,读准读顺
1. 初读古诗,交流生字:
请大家打开书,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字谜检测:
a、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两个小木匠,坐在大手上。谁来猜猜这是什么字?(摩)
b、人在刀刃边(仞)
C、行走的贵族(遗)
3. 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把生字送进诗句中,大声地读一读。
4. 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准停顿,读出节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品读“河”“山”,明晰诗意
品读那“河”
1.老师范读诗句,同学们一边听,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诗中的画面。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黄河、华山)指导方法:结合注释来理解意思。
3.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怎样的华山呢?抓关键词“东入海”“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体会黄河、华山的气势。
4.理解“三万里”“五千仞”。拓展古诗中含有虚数的诗句,引导学生背诵:
5. 结合图片,体会黄河、华山的雄伟,用词语形容你看到的黄河和华山,指导朗读。
6. 导读:多好的河山呀?如果你是陆游,你会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歌颂那山、那河呢?江山如此多娇,我们为它骄傲。齐读两句。
7.了解历史,共情朗读:这大好的河山却陷入了敌手。请一位同学根据前置学习收获,讲述古诗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
8.指名讲述背景故事:(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钦宗。北宋由此灭亡。)河山有多壮丽,诗人的感情就有多沉痛。想象诗人陆游当时的心情再读诗句,读一读,读出这雄伟中的悲痛!
五、合作学习,故事汇报
1. 梳理学法:
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这两句古诗用到了哪些方法呢: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抓关键词体会诗意、反复诵读体会感情、结合课外素材加深理解
2. 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一首诗中都藏着一个故事。这首诗的后两句啊,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课件出示后两句诗)。哪个词最能体现遗民的心情呢?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单元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接下来,请同学们围绕这首诗的诗眼“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看,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1.讨论:是谁在南望;2.为什么“南望”?3.围绕“望”展开想象,并以遗民的身份讲述沦陷区的故事。),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学习资料,结合我们刚刚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后两句诗。注意:合作学习时间为5分钟,学习前请小组内选出两名汇报员,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
3.五分钟自主讨论
4汇报: ①辩论:是谁在“南望”? 结合前置学习收集的资料进行辩论。
②讨论:为什么要“南望”?围绕“泪”体会“遗民”当时的处境。指导朗读
③故事会:以“遗民”的身份,围绕“望”展开想象,并向大家讲述沦陷区的故事。
5.教师拓展:
百姓们盼望着王师怎样?可是王师在干嘛呢?一起背一背北宋五年级上册学过的《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6.导读:
西湖边歌舞升平,北方实地却是——遗民泪尽胡尘里
西湖边王亲贵族昏昏度日,北边的移民却——南望王师又一年
百姓们盼着王师北上,统治者却早已忘却了失地与子民。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什么?请带着这种心情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六、学习微课,升华情感
1.“遗民”们南望的每一天,都是陆游的国殇,他力荐北上抗金,渴望走上战场收复失地。那是一位爱国诗人伴随一生的梦。
2.请大家欣赏微课《北伐之梦》:
陆游生长在一个国破家亡的动荡年代。在他出生的第2年就发生了宋朝历史上最为耻辱的靖康之变。耳闻目睹了金兵南下给国家带来的灾难,成年后的陆游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征战疆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
然而南宋几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南宋朝廷从宋高宗开始,自始至终都以求和、妥协为基本国策。南宋初年以岳飞、李纲、刘锜为代表的爱国将领或是被打击,或被镇压,甚至被处死,后来很少有人敢再提“北伐”“抗金”这样的词,当南宋人民在“西湖歌舞几时休”中慢慢变得麻木的时候,我们的爱国诗人陆游却终其一生,为收复中原、抗金北伐而呐喊!而奋斗!
在一次觐见皇帝宋高宗的机会中,陆游不顾自己的个人利益,请求皇帝御驾亲征,因此被罢官位。
陆游一直坚持着北伐收复中原失地的爱国之梦,此后起起落落的几十年,他也从未放弃北伐之梦。他在《书愤》中写道: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写他年少时立志北伐收复中原,常常望着中原大地热血沸腾。
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危险,最凄凉的地方,可对他来说战场才是最最有希望,最幸福的地方,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民族对国家深沉的爱。陆游在《长歌行》中写道: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他就是匣中的宝剑,耐不住寂寞,想奔到战场上与将士们凯旋归来,把酒欢庆。
46岁那年,他终于有机会北上抗金了,可正在筹备之时,再度被贬官。在愤怒之中他写下:遗民忍死望恢复,系度今宵垂泪痕。诗句中牵挂的仍是北国期盼恢复的遗民。
在以后的日子里,陆游虽然闲居村野,但心里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对民族的爱。他说,隐居山村并不可悲,不能为国效劳才是最痛心的。风雨交加的夜晚,他迷迷糊糊梦见自己二十年前,骑着身披铁甲的战马,跨过冰河,正在北伐的疆场上披荆斩棘。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情怀。这就是心怀天下,终身报国的大诗人陆游的北伐之梦。
3.同学们,看了陆游的故事,学习了陆游的古诗,你知道为什么梁启超会对陆游有如此高的评价吗?此时此刻,在你心中,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忧国忧民)。
4.机会课题中的“凉”:我们再看题目中的这个“凉”字,仅仅只是乘凉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再读课题)
5.配乐诵读:
是啊,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68岁,68年的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未放弃,从未退缩,这是陆游终其一生追求的梦想呀。同学,谁能带着对陆游敢于行动、勇于追梦的敬意读。
可是,同学们,他的梦想实现了吗?一直到陆游去世,王师北上的盼望都未实现,北方失地的遗民,再未回到祖国的怀抱。陆游终其一生的梦只能落空了。请带着这份遗憾和痛心,读
然而,失望归失望,对于朝廷、对于祖国,陆游绝望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他临死之前挂念的不是子孙后代、不是官场名利,而是国家。这就是心怀天下,永不退缩的大情怀,大格局,这就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逆行英雄。让我们把最崇高的敬意,化作深情的朗诵——
6.拓展: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想到了什么呢?是的,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然而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为祖国、为人民赢得希望。他们也同陆游一样,是祖国的逆行英雄。值得欣慰的是,华夏儿女,英雄辈出,几百年后,虽然经历了战火,经历了贫苦,经历了灾难,但今天,我们的祖国终究是山河无恙、国泰安康。最后,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敬意,来祭奠他——了不起的爱国英雄陆游。全体起立!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