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识记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以及建国以来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
过程与方法
列表学习黄河的特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接纳的主要支流、主要水电站、防洪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黄河的治理,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黄河的地理概况。
黄河的忧患和治理。
难点:
黄河的治理。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图视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
相关地图、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我国的河湖之最等,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进行新课:
教师: 李白《将进酒》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同学们说说这里的“天上”和“海”指的是哪里?
【自学质疑】5分钟
知识点1: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阅读课本P48“图2.32 黄河流域水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黄河的形状“几”,尝试用简笔画画下来;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 ,并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标示。
知识点2:黄河的基本概况
河流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河长 流经省区 上中下游分界点
黄河
黄河主要支流有: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知识点3、黄河的奉献——母亲河
阅读课本P48的课文和“图2.32 黄河流域水系”,说说黄河为我们奉献了什么?
学生展示?:指图说出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黄河
源头 巴彦克拉山 约古宗列曲
注入海洋 渤海
流经省区 青海 四川 甘肃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 山西 河南 山东
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长度 5500米 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 75万km3
年径流量 480亿米3
主要支流 山西的汾河 陕西的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点 内蒙古的河口 河南的孟津
过渡:
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呈“几”字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折东流,注入渤海,全长5500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总结。
2 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1)贡献了水源:
生产 生活 工业 农业 (举例说明)
贡献了水能资源:
主要位于阶梯的交界处:
二阶梯交界处: 龙羊峡
二、 三阶梯交界处:三门峡 小浪底
(3)贡献了平原: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塞上江南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4)交通:
沟通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过渡:
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搜易我们说她是中国的“母亲河”。但是黄河下游地区自古多泛滥,曾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教师: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讨论、回答
(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
(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②地面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③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严重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小组合作探究】
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
①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加上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汇入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道,逐渐形成“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 ( http: / / www.21cnjy.com )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黄河上的“三多”:
上游峡谷多
中游泥沙多
下游堤坝多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下游地区自古多泛滥,曾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课堂达标检测】11分钟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指的是( )A渤海 B黄海C东海D南海
2.黄河是我国( )
A.流程最长的河流 B.我国的第二大河C.我国第二长河 D.水能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 下列黄河支流,流经山西省的是( )
A.汾河 B.渭河 C.洮河 D.湟水
4.下列城市,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是( )
A.兰州 B.西安 C.太原 D.石家庄
5.黄河入海口附近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省 B.安徽省 C.江苏省 D.河北省
6.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在下面空格上:
水电站名称:1 2
3 4
临海:5
支流名称:6
7 8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域湖泊——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黄河的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分界;
2、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
3、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名称和分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上一节课所学知识,黄河的流源概况,黄河的贡献以及黄河的危害。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如何根治黄河。
进行新课:
黄河自古多忧患。一方面长期以来,黄河流域就存在着洪水威胁,泥沙淤积等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又出现缺水断流、水污染等新问题。
请同学们读图2.35黄河的忧患。思考以下问题:
【自学质疑】5分钟
知识点4、黄河的忧患
阅读课本P49的课文以及课本P51“图2.35 黄河的忧患”,说说黄河有什么忧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填写下表:
河段 忧 患 忧 患 成 因
上 游 草地 化和 化严重
中 游 多泥沙, 严重
下 游 形成“ ”,易决口泛滥
黄河凌汛 部分河段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1 、黄河除了经常会泛滥之外,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它的灾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注意看黄河的流向,在上游和下游地区都出现了由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介绍凌汛。
①危害:容易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胁
②发生河段:上游宁夏和下游山东境内
③发生时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引导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利用气候知识分析)
④解决措施:爆破
2、除了上述的不利影响之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断流"。
活动:
请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读 "黄河断流"阅读材料并讨论:
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
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调配。
3、现如今,还有什么新的危害吗?
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讨论回答
水污染问题等
过渡:
黄河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它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治理与开发黄河。
【小组合作探究】知识点5、黄河的治理
河段 治 理 措 施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在上述分析中,你认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 ,治 的根本是要搞好 ;
引导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析: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学生展示
治黄的措施:
下游:
加固大堤:(应使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明白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
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展示图片)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展示图片)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展示图片)
(②③两点是为了进一步保证①的实现;同时强调治理黄河一定要标本兼治)。
开发利用:
①梯级开发上游水电;(请学生读图,找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明确位置)。
②引黄灌溉;(介绍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与华北平原,说明其有利的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第二长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河,知道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课堂提问黄河的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分界;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名称和分布;黄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黄河治理及开发利用;
课堂练习:
反馈练习(任课教师根据情况安排练习题)
1 关于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上游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B.从河流长度、水量来看黄河为我国的第二大河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D.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因此加固江防大堤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2 下列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
B.黄河下游交流众多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500千米
D.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
3 “塞外江南”灌溉农田的水主要取之于()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4.为达到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
A.造林种草 B.加固大堤 C.修筑梯田 D.修建水库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域湖泊 ——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治黄的措施:
下游:
加固大堤。
中游:
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梯级开发上游水电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