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科普类文章语言特点”典型主观题+答题策略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科普类文章语言特点”典型主观题+答题策略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7 09: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四下二单元“科普类文章语言特点”典型主观题+答题策略
科普类文章
语言特点:科学、准确、严谨
常见主观题型
因为科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
所以在本单元还有一类重要的主观题型:
句子中的“xx”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
句子中的“XX”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如何把此类题目回答完整、规范?
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答:
表达观点
分析原因
总结特点
1.表达观点
回答能不能删掉,当然一般都是不可以删掉的。
2.分析原因
“xx”一词是指......在这句话中是指......,如果去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掉。
3.总结特点
“xx”这个词语体现了语言表达的......。
两个阅读中都以第三题为例来说明
阅读一
三个步骤,把问题回答全面!
1.表明观点
这句话中的“最多”一词不可以删掉。
2.分析原因“最多”一词是指对于“多和少”的程度,做了一个限定。在这句话中是指:现在的药,有的药效短,有的长,两天是药效的最上限。
如果去掉,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现在所有药的药效都是一两天。这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掉。
3.总结特点
“最多”一词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本题答案示例:
这句话中的“最多”一词不可以删掉。“最多”一词是指对于“多和少”的程度,做了一个限定。在这句话中是指:现在的药,有的药效短,有的药效长,两天是药效的最上限。如果去掉,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现在所有药的药效都是一两天。这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掉。“最多”一词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阅读二
三个步骤,把问题回答全面!
1.表达观点
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不能删掉。
2.分析原因
“可能”一词是指不确定,在这句话中是指:鸟类有非常大的概率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但是也不完全确定。如果去掉,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科学家已经确定鸟类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掉。
3.总结特点
“可能”一词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本题答案示例:
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不能删掉。“可能”一词是指不确定,在这句话中是指:鸟类有非常大的概率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但是也不完全确定。如果去掉,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科学家已经确定鸟类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不能删掉。“可能”一词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三: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知道马铃薯煮熟以后,会变得非常柔软,这和面包受热膨胀是一样的。面包里层受热开始膨胀,是里层的淀粉的原因。所以,马铃薯里面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