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1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10: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
第1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课标要求] 1.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2.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核心素养](教师用书独具)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说明细胞物质和结构的变化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生命观念)2.通过归纳与概括等方法,举例说明细胞衰老的原因及特征。(生命观念)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考点1 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原因: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基因。
3.证明实例:
(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4.干细胞
(1)概念: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2)类型
项目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来源 来自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组织 来自各种各样的组织
功能 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 具有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的能力
举例 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 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1.断尾壁虎长出新尾巴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
2.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
提示: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相同。
3.同一细胞内往往含有不同的蛋白质,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提示:基因选择性表达是指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不同。
4.成熟个体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已经高度分化。 (×)
提示:成熟个体内也有分化程度低的干细胞。
5.同一植物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全能性比叶肉细胞更容易表达。 (√)
6.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
提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为什么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必修1 P121“小思考”)
提示: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动物的几乎全部遗传物质。
1.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核基因的种类和数量相同,但功能不同,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两者最终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和分化而形成的,因此核遗传物质相同;不同体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是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同
2.可以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来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器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可培养出组织或器官
1.理解细胞分化的关键点
(1)细胞分化的标志
①分子水平:合成了某种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唾液淀粉酶、胰岛素等。
②细胞水平: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
(2)分化细胞表达的基因
①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表达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呼吸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
②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赋予不同细胞特异性的生理功能,如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3)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
2.比较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
项目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原理 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结果 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形成新的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
大小比较 分化程度: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全能性大小: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联系 ①两过程遗传物质都不发生变化,都具有全能性②一般来说,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小
1.如图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
(1)在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基因称为管家基因,在特定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a、b、c、d属于管家基因的是哪一个?属于奢侈基因的是哪些基因?
(2)若用胰岛素基因作探针检测A、B、C三类细胞的DNA分子,则其杂交带状况如何?若用探针检测胰岛素基因的mRNA,其杂交带状况如何?
提示:(1)a;b、c、d。
(2)A、B、C三类细胞中均含胰岛素基因,但该基因只有在A细胞中才能转录产生mRNA,故用胰岛素基因作探针,三类细胞均可形成杂交带,但改为检测胰岛素基因的mRNA,则只有A细胞能产生杂交带。
2.与体细胞相比生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是否还具有全能性?为什么?
提示:生殖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基因也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基因也减少了一半,但基因的种类没有少,仍然含有控制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仍然具有全能性。
考查对细胞的分化的理解
1.(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模拟)人体的各种细胞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下列关于卵原细胞与肝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原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肝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
B.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整合到肝细胞的DNA上,因此肝炎可遗传
C.卵原细胞与肝细胞含有的DNA和RNA分子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卵原细胞与肝细胞的基因相同,基因的表达具有差异
D [卵原细胞不只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A错误;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DNA可以整合到肝细胞的DNA上,但发生在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一般不能遗传,B错误;由于不同细胞基因表达不完全相同,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卵原细胞与肝细胞含有的DNA分子相同,但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即基因的表达具有差异,C错误,D正确。]
2.(不定项)(2022·潍坊五县联考)近年来,通过体外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已成功获得了胰岛B细胞等多种体细胞,从而为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也为药物筛选和毒性评估提供了新的平台。如胰岛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人们在体外定向分化胰岛B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后,血糖明显地恢复到正常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胚胎干细胞能定向诱导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具有稳定性差异
C.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分化形成的胰岛B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的DNA和RNA的种类都相同
CD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细胞分化一般是稳定的、不可逆的,B正确;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只是产生多种类型的细胞,没有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细胞分化的过程中DNA保持不变,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得RNA的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
考查对细胞全能性的理解
3.(2021·浙江6月选考)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
B.“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C.“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B [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A项正确;“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项错误;“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C项正确;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D项正确。]
4.(2021·成都七中检测)关于细胞的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离体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B.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C.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可培养成完整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B正确;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全能性受到限制,不容易表达,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体现了卵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考点2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一、细胞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2.细胞衰老的特征
(1)代谢变化
(2)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细胞衰老的原因
(1)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生物膜、DNA、蛋白质等,致使细胞衰老。
(2)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导致正常基因的DNA序列损伤,使细胞逐渐衰老。
二、细胞的死亡
1.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
2.细胞凋亡
(1)概念: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类型
(3)意义
3.细胞坏死: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1.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
提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生命活动。
2.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
3.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提示: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
4.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
提示:细胞凋亡对个体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5.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含有病毒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6.衰老的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
提示: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______________的细胞结构等,通过________降解后再利用。(必修1 P126“小字文字”)
提示:受损或功能退化 溶酶体
1.老年人的白发与白化病患者白发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前者是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化病患者是细胞中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细胞中缺少酪氨酸酶所致
2.同样是血细胞,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过程的比较
细胞凋亡 比较 细胞坏死
基因调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主动进行(自杀性) 机制 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进行(他杀性)
生理性或轻微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如生长因子缺乏 诱因 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如缺氧、感染、中毒
多为零散的单个细胞 死亡范围 多为聚集的大片细胞
细胞皱缩,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完整,膜可发泡成芽,形成凋亡小体 形态特征 细胞肿胀,细胞膜及各细胞器膜溶解破坏,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
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但凋亡小体可被邻近细胞吞噬 周围反应 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
细胞凋亡时,内源性核酸酶被激活导致染色体DNA不同程度的断裂。用蓝细菌产生的毒素MC处理鲫鱼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下图(检测时对细胞的处理会使断裂形成的小DNA片段释放到细胞外)。
与对照相比,MC处理组低于30的DNA增多,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MC可能激活了内源性核酸酶的活性,造成DNA不同程度的断裂。
考查细胞的衰老
1.(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测试)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导致细胞的衰老。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活性有关,端粒酶以其携带的RNA为模板使端粒DNA延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端粒
B.端粒酶中的RNA与核酶(有催化功能的RNA)作用相似
C.端粒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中期
D.端粒酶在人体恶性肿瘤细胞中活性较高
D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染色体复制后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或 4个端粒,A错误;端粒酶中的RNA与核酶(有催化功能的RNA)作用不同,前者是逆转录的模板,后者是催化作用,B错误;端粒的修复仅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错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由此可知,癌变的细胞在细胞分裂时端粒可能不会缩短,据此可推测,端粒酶在人体恶性肿瘤细胞中活性较高,D正确。]
2.(不定项)(2021·唐山摸底考试) 科学家们提出了众多有关细胞衰老起因的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学说之一是自由基学说。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的核心内容有3条:
①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
②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
③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
下列可以作为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证据的是(  )
A.断奶后,向小鼠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小鼠的寿命平均提高30%
B.儿童细胞中合成的过氧化氢酶数量多,老年人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浓度低
C.人体血细胞与皮肤细胞中的端粒DNA长度随年龄增加而相应缩短
D.与野生型相比,多一个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转基因果蝇平均寿命延长
ABD [断奶后,向小鼠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小鼠的寿命平均提高30%,符合维持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A正确;儿童细胞中合成的过氧化氢酶数量多,老年人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浓度低,符合维持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B正确;人体血细胞与皮肤细胞中的端粒DNA长度随年龄增加而相应缩短,属于端粒学说,C错误;与野生型相比,多一个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转基因果蝇平均寿命延长,符合维持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D正确。]
考查细胞的死亡
3.(2021·邢台调研)细胞毒性T细胞(简称CT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多种方式。方式一:CTL与靶细胞接触后释放大量穿孔素,穿孔素插入靶细胞膜上,并多聚化形成孔径较大的穿膜通道,这种通道迅速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渗透压,最终导致内容物大量溢出,细胞溶解死亡。方式二:CTL表达信息分子,它被释放到细胞外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靶细胞演变成许多囊泡状结构并被吞噬细胞摄取。当细胞坏死时会溢出细胞质,影响到周围细胞,而细胞凋亡并不危及相邻细胞。综合分析,CTL杀伤靶细胞的方式一、方式二分别属于(  )
A.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B.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D.细胞坏死、细胞坏死
B [据题意可知,CTL杀伤靶细胞的方式一,CTL与靶细胞接触后释放大量穿孔素,在穿孔素的作用下,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渗透压改变,最终导致内容物大量溢出,细胞溶解死亡,而且溢出的细胞内容物会影响到周围细胞,故方式一属于细胞坏死;方式二,CTL表达信息分子,它被释放到细胞外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内相关基因表达,最终被吞噬细胞摄取,导致细胞死亡,可见该细胞死亡并不危及相邻细胞,故方式二属于细胞凋亡。A、C、D错误,B正确。]
4.(2021·潍坊检测)成体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过程共产生1 090个体细胞,其中131个体细胞凋亡后消失。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能够识别靶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肽键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s),而且还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ced3、ced4、ced9)及其相互作用。下列有关 caspases和凋亡关键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aspases是一类能够水解特定位置肽键的水解酶
B.若ced3或ced4突变后,原先应该凋亡的131个细胞依然存活,则说明ced3和ced4是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必须基因
C.caspases切割天冬氨酸特异性肽键将会使靶蛋白完全水解
D.若ced9突变后导致所有细胞在胚胎期死亡,则说明ced9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凋亡
C [由题可知,caspases是一类能够水解特定位置肽键的水解酶,该酶具有识别功能,A正确;由题可知,ced3、ced4、ced9为关键基因,若ced3或ced4突变后,原先应该凋亡的131个细胞依然存活,则说明ced3和ced4是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必须基因,B正确;caspases切割天冬氨酸特异性肽键将会使靶蛋白变成一些肽链,C错误;由题目可知,ced9为关键基因,若ced9突变后导致所有细胞在胚胎期死亡,则说明ced9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凋亡,D正确。]
细胞生命历程的综合考查
5.(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多细胞生物要经历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B.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C.凋亡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的长大会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的限制
C [细胞分化本质上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呼吸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是衰老细胞的特征,B正确;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其细胞核体积不一定变小,细胞膜也不一定破裂,有可能是细胞内部的溶酶体裂解,细胞从内部被自噬,C错误;细胞的长大会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的限制,所以细胞要通过分裂增殖增大这个比例,D正确。]
6.(2021·广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原始细胞经细胞伸长、细胞壁加厚等,最后形成了木质部导管。在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凋亡
B.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早期,出现了胚柄,胚发育后期胚柄逐渐退化。在该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衰老
C.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使其不断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细胞坏死
D.在损伤情况下,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补充损伤死亡细胞的能力。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脱分化
A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形成是导管原始细胞凋亡的结果,A正确;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细胞凋亡的结果,B错误;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神经干细胞不断生长和分裂,阻止了细胞衰老和凋亡,C错误;肝组织的自我更新依赖于细胞的分裂分化与凋亡,D错误。]
1.核心概念
(1)(必修1 P119)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必修1 P121)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3)(必修1 P121)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4)(必修1 P126)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2.结论语句
(1)(必修1 P119)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2)(必修1 P119)细胞分化的意义:①是个体发育的基础;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必修1 P126)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1.(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因此细胞凋亡后其功能不可恢复,A、C叙述错误;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因此细胞凋亡也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B叙述错误;依据题干“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可知,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叙述正确。]
2.(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A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即有相应蛋白质的合成,A叙述错误;细胞内的自由基增多会造成蛋白质及DNA的损伤,致使细胞衰老,因此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B叙述正确;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导致DNA损伤,从而发生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叙述正确;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细胞核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所以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叙述正确。]
3.(2021·辽宁适应性测试)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DNA复制
B.成熟的生物体内不存在细胞分化现象
C.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比变小
D.正在发育的生物体内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A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细胞分裂时会发生DNA复制,A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故成熟的生物体内也存在细胞分化现象,B错误;衰老的细胞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故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比变大,C错误;正在发育的生物体内也会发生细胞凋亡,如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D错误。]
4.(2021·湖南招生适应性测试)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分化相伴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核DNA序列和生理功能均存在差异
B.体细胞克隆猴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异常增殖,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
D.人体中大多数乳腺细胞仍然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B [肝细胞和肌细胞是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它们的形态、生理功能均存在差异,但核DNA序列相同,A错误;体细胞克隆猴实验只能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B正确;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白细胞,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C错误;人体中大多数乳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失去分裂和分化能力,D错误。]
5.(202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
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C [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再分裂增殖,如肝细胞,A错误;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可能失活不表达,也可能表达,B错误;除少数癌变细胞外,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C正确;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而细胞坏死是种种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二者为不同的过程,D错误。]
15/1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