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下第13课小练笔:总分+拟人,描写事物生动有趣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下第13课小练笔:总分+拟人,描写事物生动有趣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8 08: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四下第14课《母鸡》仿写:3个技巧,让描写细腻逼真,富有变化
除了写外形(样子),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描写小动物吗?
当然有。
你可以认真读读四下第14课,大作家老舍的《母鸡》,学习3大技巧。
1.听见+感受,写出独特体会
你看,“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这是写听见母鸡的叫声;感受是什么?“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可想而知,老舍先生原本十分讨厌母鸡,如果是喜欢,或许会觉得那叫声像唱歌呢。“讨厌”两个字,就把老舍听到母鸡嘎嘎叫,觉得十分厌烦的独特感受写出来了。
2.看见+感受,写出有趣的细节
接着,换了一个角度,写看见,“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顺着墙根,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是不是让你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怨妇?
顺着墙根,沿着田坝,这是要把自己的不满告诉全天下吗?呵呵,有趣!
作者的感受是“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声音是细声细气的,细腻!感受是心中起个小疙瘩,像是听到了不好的消息,够细!
3.拟人手法+前后反差,写出情感变化
从前面两点,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看出来,老舍全程都在使用拟人手法描写母鸡,这还不够,又来个前后反差。
什么意思?
前面写讨厌老母鸡,叫声讨厌,做派讨厌,可突然笔锋一转,来了一句“可是,我现在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从讨厌到敬佩,这就是巨大的反差,也是情感变化。
很有意思吧?
接着,你可尝试运用以上三个技巧仿写一种自己熟悉又喜欢的小动物。
下面这篇例文供你参考,希望你能举一反三,写出更精彩的作文。
本想进去跟主人打个招呼,一见这狗露出尖牙利齿,随时准备攻击,立刻没了兴致,为保自身安全毅然转身离去。
如果是自家养的狗,也不见得全是好。它要是撒泼,会将你的鞋子袜子,叼走一只,弃之不顾。等你穿鞋穿袜,发现少了,尴尬到像是走路时前脚刚迈出,后脚就被人踩住,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可是,近日却态度不由得转变。我见到一只为救主人,在冷雨夜跑了几十里路的衷心犬。
【简要讲解】
读完之后,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
你看,作者先写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情景。
比如,“遇到熟人就摇头摆尾,一副讨好主人的媚态”这是看见的,的确有点让人瞧不起它;“可要是陌生人经过,马上狂吠不止”这是听到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好像过路的人个个不怀好意,要来又偷又抢似的,让人一见就心生害怕。”这就是狗在作者心中原本的印象。
接下来,变化来了!
“近日却态度不由得转变。我见到一只为救主人,在冷雨夜跑了几十里路的衷心犬”这句话,一下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让你能猜到作者接下来要写对狗的喜爱之情了。
前后形成巨大反差。
这样的写法,是不是特别有趣?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