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单元练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七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亚洲自北向南跨越约7000千米,地理环境差异巨大。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的一张亚洲地形剖面示意图(沿80°E)。读图,完成下面1-3题。
1. 剖面所经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
A.盆地为主,中部低、南北高 B.山地、平原为主,北部高、南部低
C.平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南北低
2. 剖面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
①地表起伏大,植被种类多样 ②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③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图示地区的农业生产是( )
A.西西伯利亚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塔里木盆地热量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C.青藏高原以畜牧业为主,典型的畜种是牦牛
D.恒河平原灌溉水源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读图世界政区图,完成下面4-7题.
4. 关于乙、丁、戊三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戊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该国东部的大分水岭东侧为迎风坡
B.丁国地狭人稠的岛国,自然资源丰富,能自给自足。该国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C.以上三个国家都位于东半球
D.乙国农业已经专业化,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5. .关于甲、丙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甲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丙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甲、丙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6. 下列关于丙国所在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C.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D.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C.戊国的首都是堪培拉,丙国的首都是新德里,乙国的首都是华盛顿。
D.太平洋周围的大洲有4个
下图是亚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8-9题。
8. 下列关于亚洲的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 B.①山脉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
C.澜沧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9. 去年暑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甲:我到马来西亚的巴厘岛欣赏了热带自然风光
B.乙:我赴日本的北海道泡了温泉
C.丙:我到俄罗斯看到了许多中国生产的玩具、服装等产品
D.丁:我到了世界最高的大高原一一青藏高原
读“四大洲轮廓图”,据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 有关各大洲分界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大洲与④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B.②大洲与④大洲分界线是红海、苏伊士运河
C.②大洲与③大洲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D.①大洲与②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河、土耳其海峡
11. 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势中部低四周高——密西西比河
B.②——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尼罗河
C.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多瑙河
D.④——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长江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 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3. 阴影区域①②的面积大小为()
A.①小于② B.①大于② C.①等于② D.无法判断
二、多题型复合题
14. 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如图是“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2)图中A岛的地形特点。
(3)一艘从法国驶向广州的货轮,它装运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咖啡、蕉麻 B.石油、煤炭 C.牛肉、奶制品 D.蔗糖、稻米
(4)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气候显著。
(5)在非洲,适于栽培油橄榄、葡萄和柑橘的气候区是气候河马、大猩猩主要生活在气候区。
(6)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东南亚普遍分布的民居是。
A.墙厚窗小的平顶屋 B.高脚屋 C.冰屋 D.窑洞
(7)西亚被称为“三洲五海两洋”之地,地理位置重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盛产石油,其主要分布在地区。
(8)“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C大洲的典型气候是气候。
15. 图一示意亚欧大陆区域,图二示意a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a地的气候特征是,C地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2)a、c两地降水较多的是,原因是。b地夏季气温比a地,主要原因是。
(3)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发,主要原因是。
(4)湄公河和其他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的壮丽景观。
(5)中南半岛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地区,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材料二:亚洲示意图(图1)
材料三: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图2)
(1)图1中甲是海峡,乙是山脉。
(2)图2中A地属于(气候类型)气候,B地河流主要注入洋,C地生活的主要是(颜色)人种。
(3)流经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鄂毕河支流众多,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较低,试分析其航运价值低的原因。
(4)简述亚洲三大文明古国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
参考答案
1-13 D ACAC CDBAD DBB
14.
(1)南北高、中间低
(2)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C
(4) 太平 季风
(5) 地中海 热带雨林
(6)B
(7)波斯湾及其沿岸
(8)温带海洋性
15.
(1)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
(2) a a地距海较近,降水多 低 b地是高原,海拔较高
(3)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强弱不一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4)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C
16.
(1) 白令 乌拉尔
(2) 热带沙漠 印度 黄色
(3)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经济不发达。
(4)位于沿江沿河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2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