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7 10: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里的无形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他们之间来自文字的针锋相对吧!
【解题】
答:答复
司马谏议:司马光曾担任右谏议大夫
书:书信
答司马谏议书: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谏院中设谏官和御史,御史负责组织各种官员收集民间的意见;谏官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正皇帝的错误。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我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yín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66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yè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自己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政见相左的诤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有着磊落的襟怀,他们虽在政见上有很大分歧,但都是以维护宋王朝统治为出发点。两人互相保持着对对方人格的敬重。一个反对新法的官员死后,司马光为其作墓志铭,其中有讽刺变法的话。有好事者将这个墓志铭献给王安石,以为王安石会迁怒于司马光。不料,王安石却将铭文挂在墙上,向其门下之士赞曰:“君实之文,西汉之文也。”而司马光在洛阳记述宋朝历史时,也能对王安石作客观评价。用司马光的话说,“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王安石也承认,他们“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冗员——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但设官分职尚有定数。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冗兵——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
冗费——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
“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作者为什么要答司马谏议书?
因为“昨日蒙教”,如今回复司马光的来信。
司马光为什么要给王安石来信呢?
司马光时任右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官),神宗皇帝任用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
司马光为什么要反对王安石变法?朝野上下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朝野出现了天下“怨谤”、众“汹汹然”的局面。
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针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是如何进行反驳的?
在进行辩驳之前,王安石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得理”取决于名实相符。如果不符,那么名义说法则站不住脚;意为司马光所说的名实不符,所说的内容是站不住脚的。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侵官——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大处着眼,没有纠结于是否侵官,侵谁的官,而是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交付相关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名实相符)、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大处着眼,程序合规合法)
生事——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有理论基础,立足于根本目的)
征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于整个国家,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变法的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根本出发点正确)
拒谏——辟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
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才叫拒谏,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因此不为“拒谏”。因为“壬人”所说的并非“谏”(规劝君主、尊长朋友等,使改正错误),而是“邪说”。(从根本上否定)
王安石认为出现“怨诽之多”的原因是什么?
人(一般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媚众
上(皇帝):欲变此
王安石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表明了怎样的态度、立场?
“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王安石在回信中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他想说明什么?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不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朝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司马光在写给王安石的信中也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司马光认为盘庚迁殷听取大家意见,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施展雷霆手段强迫百姓,司马光借“盘庚迁殷”劝王安石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王安石在回信中也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他想说明什么?
王安石意在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只要认为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新法的推行;同时也表明自己会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梳理行文脉络】
交代写信的原因。
驳斥司马光的指责。
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书信常规结束语。
【中心思想】
本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导致怨谤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现了自己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以及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
【写作特点】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2)论证方法多样
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举出依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依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商议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的个人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为流言蜚语而改变初衷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