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认识大洲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美洲被称为“新大陆”是因为( )
A.美洲是新出现的大陆 B.以前亚洲、非洲、欧洲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C.这是该大洲外语的译音 D.以前美洲大陆没有人居住
2.下列河流与其流入的大洋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长江——大西洋 B.湄公河——太平洋
C.黄河——印度洋 D.萨尔温江——北冰洋
3.不属于亚洲气候特点的是( )
A.没有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复杂多样 C.季风气候显著 D.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点
B.两大洲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都相同
C.北美洲有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热带雨林
D.北美洲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寒带气候为主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A.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
C.寒带气候分布广 D.气候复杂多样,呈南北对称分布
6.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C.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7.寒假期间笑笑同学陆续收到外出游玩同学寄来的明信片,请你帮助笑笑同学从下列风景明信片中挑选中对应不正确的明信片( )
A.中东——死海神奇漂浮 B.欧洲——可爱的袋鼠
C.拉丁美洲——探险热带雨林 D.非洲——神秘的大裂谷
8.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深的湖泊分别是( )
A.里海 贝加尔湖 B.黑海 四海 C.地中海 里海 D.苏必利尔湖 贝加尔湖
9.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10.有一个大洲,它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该大洲是( )
A. B.C. D.
11.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 )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12.如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面积比例和纬度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跨南寒、南温、热三带
B.乙大洲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气候湿热
C.丙大洲平均海拔最高,地形以高原为主
D.丁大洲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读“亚洲范围略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
C.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D.西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14.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④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列景观属于图中甲地的是( )
A. B.
C. D.
读“亚洲简图”。读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亚洲面积广大,据图判断亚洲主要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7.图中A、B表示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 )
A.印度洋、欧洲 B.大西洋、北美洲 C.北冰洋、大洋洲 D.太平洋、欧洲
18.亚洲作为第一大洲,其内部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称号,其中错误的是( )
A.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亚洲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D.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亚洲面积广大,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19-21小题。
1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北纬81°至南纬11°,地跨寒、温、热三带
C.东经26°至西经170°,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亚洲三面临海,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20.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单一,以山地为主 B.地势起伏大,西高东低
C.河流多,且短促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冬季温和湿润
C.夏季炎热多雨 D.雨热同期
下图是“非洲自然地带(气候)类型分布图”。非洲被称为“阳光灼热之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连成一片,高原面积占非洲总面积一半以上。读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典型特征是( )
A.南北对称分布 B.杂乱交错分布
C.东西平均分布 D.纵列相间分布
23.赤道东西部自然带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经度 D.地形
24.图中信息正确的是( )
A.半岛和海湾多 B.海岸线曲折
C.沙漠地表为主 D.热带地区广阔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图中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读图,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 B.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
C.降水较多,汁液饱满 D.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
26.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A.互联网进步 B.劳动力廉价 C.政策的支持 D.交通条件改善
下面是亚洲沿30°N(甲图)和沿80°E(乙图)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27-30小题。
27.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8.该图呈现出亚洲地势的特征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南部高,北部低
29.结合上图,判断亚洲河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多发源于中部 B.呈辐射状 C.流入周围四个大洋 D.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30.亚洲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蒙古高原 D.内蒙古高原
我们共同的家园读下图,回答下列31-35问题。
3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关于亚洲地形与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B.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C.大多数河流受地形影响,流程较短
D.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3.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34.甲、乙、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D.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中南半岛
35.图中丙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及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36-38小题。
36.图中大陆部分是( )
A.非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南极大陆 D.亚欧大陆
37.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来判断,四地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寒带 D.温带
38.海陆分布图中的四地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气候搭配正确的是( )
A.甲—D—地中海气候 B.乙—A—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丁—B—地中海气候
二、解答题
3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韩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在东北亚特定地缘环境下,萨德在韩国实施前沿部署后,其雷达监控范围可深入覆盖东北亚腹地,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引发韩国国内巨大争议以及本地区国家强烈不满,中国民众开始自发抵制,导致旅韩人数急剧减少,在中国境内的韩国乐天商场绝大部分关闭,韩国现代及起亚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锐减等。
材料二:东北亚区域局部地图。
(1)由图可知,萨德监控范围主要覆盖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中________、北亚;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 半球。
(2)萨德部署于图中朝鲜半岛上,其东北与A_____________(国家)相连,西北隔鸭绿江与B__________(国家)相接。
(3)图中D点属于__________气候。
(4)中国民众的自觉抵制行为对韩国哪些经济部门冲击最大?(试举一例)_____。
(5)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布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应查阅(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政区图 C.韩国政区图 D.美国政区图
4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珠穆朗玛峰是图中____山脉的主峰;属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____山脉。(填序号和名称)
(2)大洲之间或陆地相连,或间隔运河、海峡,但从没影响过洲际合作与发展。亚洲与北美洲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
(3)下列选项中,北回归线穿过的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 )。(填字母)
A.阿拉伯半岛 B.索马里半岛 C.印度半岛 D.中南半岛 E.马来半岛
(4)据图可知,亚洲的地形以____和高原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____。
(5)受纬度高低、距离远近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气候特点是____
4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北美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研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道完成研究过程。
探究资料:北美地形(图1)、北美气候类型分布(图2)和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3)
(1)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______山脉,中部是广阔的______(地形区),东部是低缓的______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2)从纬度位置看,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五带)。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东临______(大洋),西临______(大洋),北临______(大洋)。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3)北美洲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______(南北狭长/东西宽广),主要是受______因素的影响。
(4)冬季,来自极地的______(炎热/严寒)气流,穿过中部______(地形类型),长驱直入,并到达墨西哥湾沿岸,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原来亚洲、非洲、欧洲人不知道美洲的存在,直到哥伦布发现了它,所以人们称它为“新大陆”。故B符合题意。
2.B
【详解】长江、黄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A
【详解】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故选A。
4.C
【详解】南美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北美洲大部分位于温带,所以两洲的气候特点不同;两大洲大西洋沿岸的气候类型也不同;北美洲北部有大面积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所以选C。
5.A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A正确,D错误;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BC错误。故选A。
6.C
【详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大的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故A错误。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最长的山脉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故B错误。 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故C正确。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故D错误。故选C。
7.B
【详解】试题分析: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约旦和巴勒斯坦属于中东地区,A对;袋鼠广泛发表于澳大利亚,B错;热带雨林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广泛分布,C对;大裂谷分布在非洲东部,D对。故本题不正确选B。
8.A
【详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所以根据题意选A。
点睛:该题考查亚洲的世界之最,记住即可。
9.A
【详解】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A符合题意。
10.D
【详解】读图分析,A为亚洲,B为非洲,C为北美洲,D为南美洲。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多,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因为不同的人种间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种人。故选D,ABC错误。
11.C
【详解】世界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故选择C。
12.D
【详解】甲大洲跨北半球低、中、高纬度,主要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跨北寒、北温、热三带,为北美洲,故A不正确;乙大洲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形以平原为主,为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故B不正确;丙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兼跨南半球和低纬度,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为亚洲,故C不正确;丁大洲占有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形以高原为主,为非洲;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
13.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A 错误;亚洲东隔太平洋与北美洲相望,故B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故C正确;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1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①③④正确;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故错误。故选D。
15.甲地所示地区为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降水较多,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船,故A正确;B图所示的是高大巍峨的雪山,故B错误;C图所示的是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图中有驯鹿、狗拉雪橇,故C错误;D图所示的是热带沙漠气候的景观,图中有骆驼,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16.由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AD错误;东半球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B正确、C错误。故选B。
17.读图可知,亚洲东临A太平洋,西邻B欧洲,故选D。
18.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为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B符合题意;ACD均是亚洲拥有的“世界之最”,故选B。
19.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故A错误;亚洲北至北纬81°南至南纬11°,地跨寒、温、热三带,故B正确;东经26°至西经170°,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故C错误;亚洲三面临海,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20.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故A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故B错误;亚洲面积广大,河流多,流程长,故C错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故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D。
2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结合题意。故选A。
22.读图可知,非洲中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往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再往南北两侧是热带沙漠气候,非洲南北两端是地中海气候,所以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非洲赤道东西部自然带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其东部是东非高原,该地形区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西部是刚果盆地,该地形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读图可知,非洲大陆海岸线较平直,半岛和海湾少,AB错误。赤道穿过非洲中部,非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沙漠分布在北部,C错误,D正确。故选D。
25.据图可知,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不是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A错误;而多肉叶小可以减少叶面的蒸腾作用,肉厚可以储存水分,B正确;这里是沙漠气候,降水少,C错误;该地区地下水也不丰富,D错误。故选:B。
26.互联网的进步是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A错误;劳动力廉价与该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无关,B错误;政策的支持是纳马夸兰地区的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错误;交通运输能够扩大人和货物出行的距离、缩短出行的时间。多肉植物出口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故D正确;故选:D。
27.亚洲东临太平洋,南邻印度洋,故A正确。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B正确。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故C正确。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D错误。故选:D。
28.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较大,从图上来看,无论是东西分布来看,还是南北分布来看,地势都是中部高、两边低,由此推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此影响,河流多呈辐射状流入周边海洋。依据题意。B正确,故选:B。
29.亚洲河网分布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如图亚洲没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故C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
30.巴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高原,位于南美洲。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地处亚洲。内蒙古高原和蒙古高原都属于亚洲,但平均海拔都低于青藏高原。B符合题意,故选B。
31.根据图中四地的位置可判断甲位于西亚,乙位于南亚,丙位于东南亚,丁位于东亚。东亚、南亚和东南亚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甲地人口稀疏,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所以人口稀少。
32.亚洲地势中部高,周围低,中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周围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亚洲的河流大多受地势的影响,由中部地区流向周边的海洋,大多数河流流程很长。所以正确的是D。
33.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所以正确的是C。
34.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乙是印度半岛,丙是中南半岛。所以选A。
35.丙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6.由图可知,从轮廓看出图中大陆部分是亚欧大陆,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选D。
37.由图可知,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来判断,图中四地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气温最高月为7月,最低月为1月,是北温带,故A正确;南温带季节和北温带相反,7月为最低温,1月为最高温,故B错误;寒带终年低温,故C错误;地球上的五带分为热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季节不一样,故D错误。故选A。
38.由图可知,海陆分布图中的四地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图中气候搭配正确的是乙—A—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正确;甲属于冬冷夏干型的地中海气候,对应地中海沿岸的B,D是温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对应大陆东岸的D地,C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错误;丁是冬冷夏热、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大陆内部的C地,故D错误。故选B。
39.
(1)从图中可以看出,萨德监控范围主要覆盖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东亚和北亚,主要位于东半球。
(2)我国地域辽阔,邻国多,从图中可知,萨德部署于图中朝鲜半岛上,其东北与A中国相连,西北隔鸭绿江与B俄罗斯相接。
(3)图中可知,D是日本南部,日本南部的主要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中国民众的自觉抵制行为对韩国旅游业或商业或汽车制造业,中国民众自发抵制行为体现了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5)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功能,了解到美国在韩国布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应查阅世界政区图。
40.
(1)读图分析可知:珠穆朗玛峰是图中③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第一高峰;②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
(3)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自东向西依次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索马里半岛位于非洲,马来半岛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故选DCA。
(4)据图可知,亚洲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分布在四周。
(5)亚洲由于受纬度高低、距海远近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长,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41.
(1)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西、中、东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2)23.5°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S—90°S为南寒带,北美洲被北回归线(23.5°N)和北极圈(66.5°N)穿过,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从北美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北美洲西部多高大的山脉,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不能深入内陆,使得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于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北美洲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南北狭长,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4)据图可知,冬季从极地(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严寒气流)经过北美洲中部广阔的平原直接到达墨西哥湾,这一过程中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从而使得冷空气能够长驱直入,于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