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1(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7 12: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共2分)
1.(本题2分)抄写下面一段话。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8分)
2.(本题2分)辩论赛中,龙龙想强调“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可以引用的名言是(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本题2分)下列学习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勤问勤查,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B.要边读边思考,并写下读书笔记。
C.坚持每天读课外书,只要是与课本无关的什么都可以,这样可以扩大知识面。
D.完成习作后再读一遍,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畅的地方,让习作更好。
4.(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很重要的教学艺术。
B.我们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C.这个小偷能言善辩,被抓了现行还在为自己辩解。
D.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追根求源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5.(本题2分)“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对这样写的好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文章辞藻华丽,吸引读者阅读 B.压缩了语言,节省文字空间
C.使表达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D.体现作者的语言深度,让读者被作者折服
三、填空题(共24分)
6.(本题9分)读拼音,写词语。
魏格纳用qiū yǐn( )的地区分布zhèng shí( )了自己的“大陆漂移学说”。他在科学lǐng yù( )里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荣誉。可见,我们要从一些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不断提出yí wèn( ),不断探索,zhuī ɡēn qiú yuán( ),因为zhēn lǐ ( )并不遥远。
7.(本题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学弈》介绍了两个跟弈秋学习__________的人,他们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也就不同。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学习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___________。说明“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用三个典型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____________,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解决问题,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8.(本题6分)一词多义: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 
(1)问其故 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有其比 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题3分)根据语境填空。
在人生的道路上,爸爸是我的良师益友。当我遇到难题时,他会用“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启发我变换角度考虑问题。他还告诉我要有创新意识,正所谓“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共4分)
10.(本题4分)读一读,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1)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造 建树 建设)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波义耳立即(敏感 敏捷 灵敏)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3)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 情境 情形)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4)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证据 根据 依据)。
五、语言表达(共9分)
11.(本题6分)按要求写句子。
(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探索怎会有发现?(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缩了的空气,能承受巨大的承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是人类解开未解之谜的金钥匙;科学,是人类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科学,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2.(本题3分)口语交际
“开卷有益”是指打开书本就会有收获。在提倡大量阅读的今天,你觉得开卷是否都有益,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23分)
(本题8分)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奇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 发觉)真理。
13.(1分)请用“√”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14.(0分)给片段中画“﹏﹏﹏”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5.(4分)片段主要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描述事例时,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16.(3分)从片段可以看出,“找到真理”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7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表里的生物(节选)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 )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②( )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 )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 )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
③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17.(2分)把下列关联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中。
不但 所以 而且 可是
18.(1分)第①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把它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文中“我”对于父亲表的“秒针会自己走动”“会发出清脆声音”的原因下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节选部分表现了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本题8分)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社区居民交通出行情况调查图。
材料二:
常报全媒体讯7月1日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在清潭岗投入启用,24小时“在岗”,专拍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并通过人像识别软件确定当事人身份信息。据统计,1日至2日,系统每天抓拍到闯红灯者1000余人,3日、4日每天900多人,此后呈逐日下降趋势。19日起,自动抓拍显示屏启用,显示屏上的抓拍实时播放,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21.(3分)观察材料一中的调查图,用一句话概述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阅读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常州市首套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只拍行人和机动车闯红灯。( )
(2)抓拍系统启动后,闯红灯者数量呈逐日下降趋势。( )
(3)人脸抓拍系统每天抓拍闯红灯者1000多人。( )
23.(2分)假如你是社区交通安全宣传员,请拟写一则交通安全宣传语(不超过20字),并说说把它张贴在哪些地方比较合适。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张贴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30分)
24.(本题30分)习作。
科学家的光辉成就都是从一个个小问号、一个个小发现开始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经历——一个小小的疑问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会想尽办法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最终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请你写一写这样的一次经历,注意除了发现的过程,也要把发现后的体会写出来。
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语言通顺。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2.B
3.C
4.C
5.C
6. 蚯蚓 证实 领域 司空见惯 疑问 追根求源 真理
7. 下棋 学习态度 学习效果 专心致志 小蝎子 善于观察 爱思考 发问 探索
8. 是 说,认为 作为 他们
它 他
9.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10.1.建树
2.敏感 
3.情况 
4.依据
11.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探索不会有发现。 压缩了的空气,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化解愚昧 灵丹 驶向未来 航船
12.开卷未必有益。因为书有好有坏。好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利于我们学习写作。自然对我们有益。但是不好的书籍(如:色情、盗版等)就对我们没益,不但没有益,可能还会导致我们的思想不正等。所以,开卷未必有益。
13.神秘 发现 14.: ? ? ? 15.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由现象提出问题 反复实验 得出结论 16.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17.所以
可是
不但
而且 18.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19.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20. 好奇心强 爱思考
21.大部分居民出行会有偶尔违章的行为,也有一部分居民从不违章,只有极少数居民经常违章。 22. × √ × 23. 禁止违章,珍爱生命 居民小区告示栏、居民小区电梯间等。
24.例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生活中有无穷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用你那灵巧的双眼观察。就在昨天,老师还布置了一项作业,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
  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赶紧拿一张纸,然后把那张纸打湿。这时爸爸回来了,我就连忙跑过去说:“爸爸您可以帮我把这张纸弄干吗?”爸爸却对我说:“你去烧一壶水。”“爸爸为什么要烧一壶水呢?”我问道。爸爸又说:“水开了纸就干了。”因为我并不理解爸爸的意思,所以我只好半信半疑的去烧水,过了几分钟水开了,爸爸又叫我去把水端过来,原来爸爸是要用热水壶把纸烘干。
  虽然我已经做了实验,但是我还是不满意。于是我又拿来一张打湿的纸,又拿来一本书,把那纸放进去压平整,再把它放进冰箱里,就不管它了。第二天早上我下楼一看,放进冰箱里的纸变得软软的,如同一朵白云,而且冰冰凉凉的摸起来特别舒服,居然还是平平整整的。另一张却是皱巴巴的,而且硬邦邦的。我去问爸爸为什么这两张纸变得不一样,爸爸说:“因为你把纸放进去后冰箱里的冷空气就会把里面滴水凝结成冰,洗到了脱水均匀的作用,所以放进冰箱里的纸会很平坦。”
  原来是这样,这个小实验让我知道了生活中的奥秘,需要我们多动脑多观察,才能发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