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部编版 历史(七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导入新课
夏朝
(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
(鼎盛)
东周(瓦解)
奴隶制社会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时代特征
“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后继的商王朝和周王朝,国家的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问题2:西周时期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
问题1:夏、商、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新课标: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核心素养:
1、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梳理发展线索。(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阅读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探究古代二里头遗址、文物及国家的产生等;了解夏商周时期相关史实。(史料实证)
3、通过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特点、作用。(历史解释)
4、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使学生清楚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夏商周政权更替材料解读,认识夏商周的更替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图一:大禹治水像
图二:戴冠冕的夏禹
根据图一,图二,
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部落联盟首领
夏朝的国王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 夏朝
新知讲解
历史解释
产生
发展
夏朝
西周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思考:国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疆域(领土)、都城、统治者、人口
2.统治机构:军队、监狱等
3.各项制度:刑法、历法等
4.各类文化
完善
商朝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时空观念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时间?都城?
2.夏朝的历史地位怎样?
3.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是今哪里?
4.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阅读P20-21第一子目的三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4分钟):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时空观念
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
禹(也称夏禹)
(4)统治中心:
(5)禹的统治措施:
为什么夏朝六次迁都?
(3)都城:
阳城
阅读课文内容把握一下知识点。
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6)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时空观念
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1)形成:
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启的统治: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伯益)......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史记·夏本纪》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家天下”
唯物史观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 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 燕策一》
观点一: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观点二:离事件更近的《战国
策》更接近真相
观点三:历史真相无法考证
观点四:《史记》是正史,更
加可信
上述说法是否可信?说说理由。
下列四个观点提供你选择
古书中关于启的继位有不同记载:
A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请阅读教材,并回忆“国”字的含义,思考为什么夏朝能称为国家?
统治者
人民
文化制度
统治区域
夏朝是中国的早期国家
人类文明时代是指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我国文明的开始。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以大型宫殿为中心的城池、刑法、军队、监狱
时空观念
夏
阳城(今河南登封)
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想想: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阶级贫富分化加剧
等级界限分明
3、考古学者在洛阳偃师发掘出夏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是距今3750年到3500年,而史书记载的夏王朝的年代是距今4000多年到3500年,所以二里头遗址只能是夏中晚期的都城。
——卜宪群《中国通史》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夏王朝在历史上存在吗?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二里头遗址
酒器
礼器
乐器
玉器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饰,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白陶鬻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史料实证
夏桀把人当坐骑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夏桀)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竹书纪年》
(夏桀)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韩诗外传》
思考:夏朝灭亡的原因?
原因:
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红颜祸水的鼻祖妺喜
4、夏朝灭亡
目标导学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
1.商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2.商朝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统治?
3.商朝为什么多次迁都?在经历了什么事情之后,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4.商朝的亡国之君是谁?
阅读P21-22第二子目的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4分钟):
史料实证
商汤灭夏
夏朝衰败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逐渐强大起来。
商的国君汤,任用贤相伊尹,“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
在桀因暴政失去民心时,商汤团结周围的小国,起兵攻夏,夏桀战败,夏朝灭亡。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
视频播放:商汤讨伐夏桀
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
商朝的强盛:
盘庚迁殷: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
商朝疆域
辽河
大海
渭河上游
长江流域
商朝为了巩固统治,设置监
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戴枷奴隶陶俑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甚至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不得不搬家。
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终于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盘庚迁都
史料实证
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修筑豪华宫殿园林,尽情享受;
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
设“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
建巨桥粮仓和鹿台,堆积掠夺来的粮食和珠宝
目标导学二、商汤灭夏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夏
繁荣程度
商
繁荣程度
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
启继承父位
(世袭制开启)
桀的暴政
夏朝灭亡
(约公元前1600年)
商部落兴起
(夏朝后期)
商汤灭夏
(约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都
(殷)
纣王暴政
朝代建立节点
朝代灭亡节点
朝代灭亡节点
部落兴起节点
每个朝代的兴亡其实可以按照时间的推演绘制出“发展曲线”。下面请同学们参照夏、商的“发展曲线”,说一说关键历史节点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影响。
商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
存在时间
时空观念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周
文
王
渭
水
求
贤
BC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纣王自焚而亡,商朝灭亡。
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
视频播放:牧野之战
青铜利簋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簋(guǐ)为盛食器。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公斤。簋内有铭文32字,记述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
天亡簋
陕西岐(qí)山出土
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径21厘米。簋内有铭文78字,记述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事迹。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
我伐纣了吗?
周武王姬发
如何证明武王伐纣这一事实呢?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甲子日,纣兵败。
——《史记》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问题思考
①夏桀和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得不满而反抗。
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民心。
③商汤和周武王能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
唯物史观
西周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西安)
西周疆域辽阔,当时的交通很落后,如果你是周天子,你要如何来统治周朝呢?
目标导学三、武王伐纣
夏朝210多万平方公里 商朝320多万平方公里 周朝360多万平方公里
时空观念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新知讲解
夏朝210多万平方公里,商朝320多万平方公里,周朝360多万平方公里
对于范围大于前朝领地,如何管理?群臣出谋划策,你认为周王接受谁的建议,你认为他将采纳谁的建议,会怎么做?
夏210
商320
西周360
视频播放:西周的分封制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史料实证
1.目的:
①稳定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②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③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依据:
根据周初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对象:
宗亲和功臣
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意为“封邦建国”,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族、贵族和功臣实行分封,建立诸侯国。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史料实证
4.内容:
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5.权利: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6.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克从周王那里获得了什么?
克能有什么权利?要为周王做什么?
【克盉铭文选段译文】
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
克进驻匽(燕)地,接受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史料实证
(周公)兼至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儒效》
受封诸侯中,哪类人居多?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从诸侯国布局看,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周天子用双手把所有侯国紧紧揽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北山》
西周分封形势图
王室子弟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北京一带称燕蓟之地
山东称为
齐鲁大地
山西称为
三晋之地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周天子根据血缘远近和功劳大小,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但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时空观念
周天子
卿大夫
诸侯
士
平民
奴隶
土地人民
土地人民
土地人民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贡
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
层层分封,形成等级严密的贵族等级制度。
宗法制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7.作用: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建立新国,疆域势力范围扩大
统治加强,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层层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分封制产生弊端?
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唯物史观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史料实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防止民众议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了周厉王。。
8.国人暴动:
(1)时间:
(2)原因:
(3)结果: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与民争利
厉王逃亡
9.西周衰落:
(1)时间:
公元前771年
(2)原因: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被犬戎族所灭。
(3)结果: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褒姒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当时把铜叫金)。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目标导学四、西周的分封制
1)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2)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3)后来犬戒入侵时诸侯无人去救,仅仅是因为他们受过骗吗?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留下的教训是什么?
唯物史观
从上述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周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哪些启示?
统治者极端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治国应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商纣王的炮烙之刑
夏桀把人当坐骑
周厉王引起“国人暴动”
唯物史观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大禹建夏
商汤灭夏
西周分封
早期国家
的产生
早期国家
的发展
早期国家
的巩固
板书设计
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生。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文明专题》
全球视野
历史解释
1. (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2.(2022年湖南衡阳)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D
C
评价反馈
3. (2022年江苏泰州)“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2022年四川成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A.手工业的新发展 B.私有观念的产生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赋税负担的繁重
B
C
评价反馈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