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48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 (48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7 11: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部编版 历史(七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表情包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鼎鼎大名,这些成语都与鼎有关,那么你知道鼎是什么东西吗?
你知道哪些带有“鼎”字的成语?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三星堆最新发现
视频导入
每一件国宝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每一件国宝都凝聚着璀璨的历史瞬间
把这一幅幅画面编织在一起
我们就能得到中华文明的绚丽画卷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与奇妙的甲骨文出现在什么时期?
三千多年悠久文化
一片甲骨文惊天下
泱泱大国威哉华夏
青铜文明堪称奇葩
导入新课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2年课标: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核心素养: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指导学生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示、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资料阅读及想象,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第一手资料对了解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022课标要求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是把 、 、 三种金属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以木炭为燃料,经高温冶炼而成,因颜色发 ,故所铸器物叫青铜器。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新知讲解

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器的发展进程
形成
时间:距今5000—4000年
证实:考古发现——
①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
②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铜镜。
目前考古所知最早的铜镜
时间:夏商周三代(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
表现: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鼎盛
衰落
春秋晚期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觚、盉(hé)等。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崇尚礼制,主要以青铜器鼎、簋(guǐ)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还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相关史事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视频播放:青铜器的制造
史料实证
3、代表作品
(商晚期)四羊方尊
58.3cm
商朝晚期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其精美至尊。
特点一、工艺精美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史料实证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3、代表作品
112CM
832.84公斤
夔龙纹
饕餮纹 虎噬人纹
(商后期)司(后)母戊鼎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133CM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礼器,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特点二:规模宏大
组织严密
分工细致
司母戊鼎铸造方法
庞大的司母戊鼎采用分铸法,即先用陶范铸造各个部分,然后再将其装配而成。
鼎耳部分的分铸造
器身铸造
有人估算,司母戊鼎这样的大型青铜器,如果使用红陶坩埚,至少需要70个同时熔化铜液,每个坩埚旁需要三四个人工作,这样就需要约250人。如果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等,要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三百人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生产规模是很大的。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历史解释
想一想:司母戊鼎的铸造成功反映了什么?给了我们今天哪些启示?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反映了商朝青铜铸造业水平的高超和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当时国力的强盛。
◇认识:做事应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3、代表作品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西周)利簋
28CM
(西周)利簋铭文
西周利簋:内底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由此推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特点三、刻有文字,
史料价值高
史料实证
(西周)毛公鼎铭文
3、代表作品
53.8CM
47.9CM
“金文”(钟鼎文或铭文)
(西周)毛公鼎
毛公鼎:铸于西周后期的宣王之世它以32行499字(或497字),成为现存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泥范铸造法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②制范
③分范
④削模
⑤浇铸
①制模
①制模:先用泥土做一个模子;
②制范:模子烧制后用泥土包裹在外面;
③分范:将包裹好的泥土切分、剥离,成为外范;
④削模:将模子最外层刮去,并与外范重新组合;
⑤浇铸:进行高温焙烧,并趁热将青铜溶液倒进模和范中间的空隙中;
⑥完成:冷却后弄碎内外的模范,一件青铜器就完成了;
4、铸造工艺
历史解释
铜鼓
酒器
盛水器
乐器
铜镜
编钟





青铜鉴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5、用途功能
史料实证
食器
兵 器
农 具
钺yuè

特点三:品种多,
用途广


鬲lì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5、用途功能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下的礼器规格示意图
5、用途功能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公羊传·桓公二年》
史料实证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朝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页25。
5、用途功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目前所能见到的所有青铜器都是礼器!
时空观念
夏商周青铜文明分布示意图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特点四:
分布广泛
康侯簋是1931年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随后被倒卖至海外,1977年由布鲁克·休厄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
2017年3月,大英博物馆中的9件中国展品此次首次回国“省亲”,包括良渚文化的玉琮,西周早期的康侯簋,商周时期的镈,东汉青瓷六博俑,唐代刘庭训墓的三彩文官俑,以及元代的青花瓷盘和龙首双耳瓶等。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家国情怀
虎食人卣
法国巴黎基尔努什博物馆
英国大英博物馆
商双羊尊
邢侯簋
虎食人卣
日本泉屋博古馆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流失的文明
家国情怀
解读: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底部铭文记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
解读:甲骨文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新知讲解

视频播放:汉字
史料实证
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出土: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士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 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
概念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
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②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意义
背景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时代,需要占卜。

史料实证
相传,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荣得了病,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学者经过研究,认定这些符号就是商朝的文字。
相关史事
刻有文字的甲骨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国的一场战争。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史料实证
商朝时就有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了。
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商朝时期的天文信息
日夕有食
月夕有食
甲骨文中关于彗星、流星的记载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史料实证
甲骨文中关于历法的记载
中国古代的历法与农业密切相关,通过对历法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农业以及日常生活。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史料实证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这块龟甲上卜辞内容是:卜一位地位极高的贵族外出打猎,能否遇到野猪、鹿等动物,以及能否将它们猎获。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目标导学二、甲骨文记事
史料实证
新知讲解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如“上”字,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一短横表示水平线以上的概念。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如“从”字,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表示跟从的意思。
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汉字六书还有一个是”转注”——“形转”、“义转”、“音转”)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造字方法已较为成熟
1.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2.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关系
象形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历史解释
指事


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历史解释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历史解释
形声
“木” 部形 声字 形旁 声旁
案 木 安
杆 木 干
栏 木 兰
样 木 羊
…… …… ……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历史解释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个字吗?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历史解释















你能猜对吗?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历史解释
  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又叫
金文(钟鼎文)P28
钟鼎文
金文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史料实证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铸有文字497个,一说499个,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
图为毛公鼎及铭文。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史料实证
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简体
现代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识图学史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古老文字还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玛雅人的图形文字,但这三种文字早已湮灭,惟有甲骨文演变为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骄傲
家国情怀
目标导学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请你解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感悟: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明辉煌灿烂。通过本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方面的认识,你有何感受?
家国情怀
刻有文字的甲骨
司母戊鼎
1.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这里的“鼎”的作用是
A.炊具 B.兵器 C.酒器 D.礼器
2.(2022年四川成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A.手工业的新发展 B.私有观念的产生
C.农业技术的进步 D.赋税负担的繁重
D
C
评价反馈
3. 对于武王伐纣的时间史学界争论不休。《韩非子》中记载:“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利簋,底部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这表明
A.历史研究应以实物史料为主 B.文字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C.历史研究应以文字史料为主 D.历史研究需要不同的声音与观点
4.(2022年四川乐山)河南安阳殷墟(殷是商朝都城)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万片,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该文字是
A.甲骨文 B.陶文 C.玉石文 D.金文
B
A
评价反馈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