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斑羚飞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7 13: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斑羚飞渡》教案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动物求生、自救的神奇本领,鉴赏老斑羚自我牺牲精神。
二、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描述生动形象的写法,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有详有略、生动形象的写法。
2、体会句子和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朗读、自学、互学、讨论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有关资料。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以指导学生朗读、自学、讨论为主,培养学生从读中感悟、理解、体会的阅读方法。并注意向课外延伸,以扩展学生视野,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映从《新闻联播》上录下的《非洲狮领养梅花鹿》镜头,然后教师导入:画面上,动物之间神奇的谜底有待我们去猜测、去探索。其实,动物中还有许多更为悲壮、更为神奇、更为令人感动至极的一幕幕情景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课《斑羚飞渡》。
二、听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多媒体显示):
1、题目中的斑羚飞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下进行的?
2、作者怎样描写斑羚群的分拨情况?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那一段写得最精彩?
学生读后,教师提问解决问题。
三、诱导分析课文。
(一)、指示学法:
学习语文是有方法的,方法对路,往往会事半功倍,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劳而无功。今天我们就来运用一种学习的方法:尽量从课文中找答案,从知识积累储存中归纳、概括内容。下边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边读课文边思考,在相应段落中去“寻宝”:——找答案。
(二)、启发诱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多媒体先显示问题,每个问题学生答后再显示答案):
1、斑羚群被逼到了怎样的境地?(“伤心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2、介绍他们跳跃能力的句子有那些?写这些有什么作用?(“斑羚虽有肌腱发达的四条腿……还没有生出来呢。”)(为下文结对飞渡做铺垫。)
3、为什么要写一只老斑羚试跳不成功呢?(说明无知妄为的结果,制造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4、文中哪些句子写廉刀头领?请用曲线在文中画出。(见课文)
5、文中详写斑羚分拨有何作用?(为下文接对飞渡做铺垫;同时也为了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6、作者是怎样描写斑羚飞渡的情形的?为什么这一段写的详细呢?(起跑——跳跃——对接——成功。 突出中心。)(回答后要求每位学生用手比划一下老、少斑羚飞渡时的情景。)
7、作者为什么要一再强调老斑羚娴熟的技巧?(突出动物群种在求生路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指导学生朗读第九段。
(四)、指导学生讨论:
文中找出描写老斑羚的句子,想一想老斑羚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精神?今天我们人类应该不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予以肯定。
(五)、教师边梳理,边归纳板书:
          配合默契
   老斑羚  年轻斑羚
    ↓     甘当“人梯”    ↓
  惊 慌   从容 跳————— 生 存
            跃  
 死亡———————        坚定 兴奋
    中心:赞扬老一辈舍生忘我、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延伸学习。
(一)德育渗透。
动物世界充满了神奇,课文再次唤起我们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动物世界给人类种种启示。自然科学中的仿生学,就是从动物身上受到启发,搞出种种发明创造。的确,许多动物所具有的灵性、智慧和精神,有时是我们人类都望尘莫及的,比如母爱、比如互助,比如生存本领……因此我们应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
(二)延伸知识。
同学们,请调动你的知识储存,把你了解的有关动物之间那些奇妙、令人感动的事例讲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学生讲后,教师略做评赞。
(三)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
事例一:青藏高原一户牧民家饲养的一只母鬃羊在初春产下了一雄一雌两只小羊羔,转眼间,就长得活泼健壮、伶俐可爱。初夏的一天,一只恶狼袭击了鬃羊,待牧人带着火铳赶到羊圈时,只见两只小羊羔哆嗦着滴着血躺在一起,母鬃羊已不见踪影。寻着草坡上一道血痕追去,不远处发现一只恶狼正将母鬃羊按在深草处撕食。牧人大怒,抬手一枪,打中了恶狼的后胯,恶狼摇摇晃晃地支起三条腿落荒而逃。牧人看母鬃羊已死,只好来救小羊羔,终于救活了一只雄羊羔。秋天,这只雄羊羔长成了一头高大威武的大鬃羊。有一天,牧人忽地又听到一阵奇怪的鬃羊嘶叫声。他奔过去一看,发现大鬃羊正钉腿而立,异常愤怒地拼死与恶狼对峙着。牧人大喝一声,恶狼当即就跛着脚溜了。牧人发现这恶狼曾袭击过鬃羊母子,所以大鬃羊才“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地摆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呢。入冬后,牧人就下决心捕杀这头跛脚狼。于是他把大鬃羊圈在矮树林边引诱跛脚狼。跛脚狼终于出现了。大鬃羊猛地撞开挡风圈,径直向恶狼奔去。后来牧人在山坳里布下地夹子,逮住了跛脚狼。当牧人把死狼抗进院时,大鬃羊忽地双目圆睁,一头撞将过来。牧人将狼皮剥下,钉在老树干上晾干。大鬃羊经过时,纵身跃起,狠狠地撞向那张狼皮,角断头破,当场气绝身亡。(对敌人透入骨髓地恨)
事例二:一位著名的动物标本制作师爱克兰在非洲索马里热带雨林张望,忽然被一只金钱豹偷袭。爱克兰被金钱豹扑倒在地,金钱豹咬住了他的右手腕。在这紧要关头,爱克兰忍痛举起左手将一梭子弹射入了金钱豹的腹中,鲜血从它体内汩汩流出。不一会,金钱豹就浑身软绵绵地瘫倒在地上。爱克兰跑到附近一棵大树下包扎血肉模糊的右手。等他回到原地时,金钱豹已不知去向了。他循着血迹来到一棵大沙松树跟前,发现一条长长的豹尾巴和两条无生气的后腿从树洞口耷拉下来,鲜血染红了洞口和树干,他大胆地踮脚向树洞望去,只见两只豹崽正依偎在金钱豹的怀中,起劲地吮吸着奶头。原来是伟大的母爱使这只金钱豹重新回到了自己孩子的身边。后来,爱克兰把这头母豹制成了一个漂亮的标本。(母爱的力量)
事例三:在格陵兰岛,有一种鸟非常奇怪。人们如果带走了小鸟,而且不管带到哪里,那么母鸟一定会千方百计地找到小鸟。同样如果你带走了母鸟,小鸟也一定会竭尽全力找到母鸟的。因此那里的人称这种鸟叫母子鸟,谁也不忍心拆散他们。(亲情的力量)
事例四: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生活着一种红狐狸。冬天,为了觅到食物,红狐狸天天在冰天雪地守侯猎物。有时一连几天,红狐狸都会一无所获,但它从不放弃,仍然耐心地等待着猎物,直至猎到食物,方才满意而归。(不达目的誓不休)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画出你所理解的斑羚飞渡时的示意图,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