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安塞腰鼓是一种承载着黄土高原地域特色、地域文化信息非常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铿锵的鼓点、奔放的舞姿,宣泄生命的力量。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安塞腰鼓》的一段视频录像。21cnjy.com
欣赏完了这段安塞腰鼓的视频录像,我想听听同学们观后的感受。(随便说) (场面呢?/击鼓的声音呢?/击鼓的人呢?)21·cn·jy·com
二、整体感知
接下来,听录音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读时侯的要求。听了课文朗读后,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磅礴的气势、震撼的力量,那想想看这篇文章怎么写安塞腰鼓的?整篇文章都是鼓声雷动吗?www.21-cn-jy.com
说的非常好!你能具体说说课文哪一部分写静?哪一部分写动吗?
哪位同学能进一步说说为什么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要写静?中间再写激越的鼓声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你的意思是说静来衬托这个动,这种写法用四个字叫“以静衬动”。
以静衬动更加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激越,那么,如果叫你们来选,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
也就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老师也喜欢这个部分,因为这个部分是课文的主体,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在这部分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四次,它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哪一句话?2·1·c·n·j·y
最后一句话的出现,跟前面几句是不一样的,而是在这句话当中加上了两个形容词,找到了没有?老师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它读起来非常带劲,而且这句话是作者行文结构的核心句。同学们现在都找到了,刚才听老师范读时,不知同学们听出感情来没有?我想请同学一起来把这四个段落连起来读一遍,读的时候,为了体现那种气势和力量,希望大家用尽全力,并且每一句比前面一句要读得更加有力量一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生齐读
这句话每一次出现都领起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它的每一次出现分别是从什么方面来赞美安塞腰鼓的“好”的?大家静下心来看看。21·世纪*教育网
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通过这句话,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课文的结构理清楚了,也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形象,让同学再次读这四句话,读的过程中想象一下安塞腰鼓那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 (课代表领读)
三、朗读品味
其实在这课文当中有很多的句子让我们读起来都特别有劲,请同学们挑出来一句你最喜欢的仔细品读,准备读给其他同学听。找得怎么样啊?为什么能让我们读得特别有劲呢?我们一个个来,先读出来听听。2-1-c-n-j-y
还有哪些句子呢?
朗读时你表现出了力量。为什么它带给你这种力量?
生动形象展现出那种宏伟的场面,用了比喻句。
一连串的比喻句,比喻句增强事物的形象性,同时还注意到了没有,这里的比喻句连起来运用就形成了排比句。www-2-1-cnjy-com
课文中像这样的排比句非常多,我们再来找找看。
还有吗?其它的语言形式?
(25—27)个别读
为什么读得这么有劲?
(排比)反复修辞 三个“愈捶愈烈”把击鼓的氛围逐步推向高潮。
学生分组读
还有七个词语。每一个词就是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我们称之为短句。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急促的鼓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齐读七个短句。
作者运用了多种语言表现形式来再现安塞腰鼓,写出了安塞腰鼓铿锵的鼓点、激越的鼓声。
(1)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2)运用排比、反复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3)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独句段,还有许多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急促的鼓点。
作者运用了多种语言形式表现安塞腰鼓的特点,那么通过击鼓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四、总结启示
这堂课我们读到了安塞腰鼓中特别有劲的句子,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我个人觉得学习一篇课文,不光光是学课文,更重要的是从课文中得到一些启示。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