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沉重、坚决、不舍又必须选择的复杂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问题牵引理解文章写作的核心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深刻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写作时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探究文本感人至深的原因。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水福"的光辉思想和勇于担负时代使命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感悟文中所蕴含的复杂、深沉的情感;
探究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写作技法探究)。
导入:古今贤人对生命和生死有很多的认知和观点: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问题:在生命、爱人、家国只能择其一时,我们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题《与妻书》引入下面的问题:
在《与妻书》中,林觉民先生给妻子讲述了什么?试分析
有人概括为“三次回忆”“三个嘱托”“三个心愿”,结合文本把他们找出来。
(1)“三次回忆”(3.4段)
“汝忆否”——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
“回忆”——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又回忆”——回忆起自己两次回家的情景
三次回忆将二人的深情、甜蜜、幸福展现出来,让人羡之、感之、叹之。
(2)“三个嘱托”(5段)
一嘱 好好抚养孩子
二嘱 教子承父志
三嘱 清静安稳度日
三个嘱托是对对妻子的期望,亦是责任的托付。
(3)“三个心愿”
一愿与汝相守以死(5段)
二愿吾灵伤依依旁(6段)
三愿尽吾意为幸(8段)
三个心愿传递对妻子的不舍,亦述尽赴死的决心。
到此,相信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林先生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并且被深深的触动。
林先生在文本中呈现了哪些情感和心理?又如何做到感人至深的?
(一)复杂的情感和心理
(1)“爱”
吾至爱汝 吾爱汝之心②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④ 吾爱汝至⑦
(2)“悲”
①(吾)忍悲为汝言之 ②汝其勿悲 ③ 吾担悲也
④余心之悲⑥汝不必以无侣悲 ⑦(吾)一恸
(3)“决然”
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第5段: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第8段:当尽吾意为幸。
方法
把“爱”根植于“别离”和“死亡”之中
第2段:吾至爱汝 吾爱汝之心 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
第4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第3段::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第7段:吾爱汝至 第7段:吾今不能见汝矣!
于“悲痛”中极尽“隐忍”与“劝慰”
第1段: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第2段:汝其勿悲!
第5段:有两个孩子,甚幸,甚幸!
第6段:身死灵尚依,闲时常入梦
把“生”“死”和“家”“国”交织
第2段: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当勒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第5段: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时无地不可以死。第7段: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妻儿吾之所爱,家国亦吾之所爱,生我所欲,死非我所愿,诸事不可得兼,舍生赴死,舍家为国矣!此中既有大丈夫的柔情,亦有舍身为国死的豪迈,把“生死”“家国”交织在一起,复杂中显清晰,柔情中展豪迈。
问题探讨:为什么林先生要如此抉择?你是如何看待林先生的抉择的呢?
(1)信中提到的国家局势:
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第2、第5段)
(2)对应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败无能,曾是世界强国的中国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境地。那时的中国,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那时的中国,国势衰微、租界林立,饱受欺侮、任人宰割,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凌辱。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抵抗和救亡图存的探索,1911年4月24日,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时,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
(3)作者个人:已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如何看待:
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喻培伦,四川内江人,是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林文、林尹民都是日本留学生;
方声洞,福建候官人,日本千叶医学院学生;
饶国梁,四川大足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②左权
八路军抗日阵亡将领。号叔人,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长期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职务。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
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③《长津湖》中“雷公”、伍佰里、伍千里、余从戎、指导员梅生
总结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的际遇和使命。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际遇和使命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我们最大的际遇,也是我们最大的考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艰辛的,奋斗是曲折的,奋斗是长期的,但奋斗者是幸福的!广大青年要下定奋斗的决心,要做这个新时代的开创者、奋进者、奉献者,而不要做这个新时代的彷徨者、旁观者。
五、作业布置
制作以“家”“国”为先,舍生赴国难的英雄人物卡片,领悟英雄的崇高境界,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把“爱”根植于“别离”和“死亡”之中
与妻书 于“悲痛”中极尽“隐忍”与“劝慰” 感人至深
把“生”“死”和“家”“国”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