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7 19:1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 单元测试卷(10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3分)
1、今年3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冰雹袭击.冰雹形成过程需要 热量,下落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冰雹是 (运动/静止)的,落地前冰雹做匀速直线运动,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
2、如图1所示,小明在体育馆地面上测量运动鞋底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应沿 方向拉动,并使运动鞋做 直线运动.在运动鞋内再放一个重物,运动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变大/不变/变小).
3、在滑冰场上,甲推乙,结果甲、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2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两人不能马上停下来,而且是继续运动一段时间,这是由于 .
4、2012年8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如图3所示(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2)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F2(填大小关系).
5、轮滑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运动,鞋底装有轮子的目的是 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当孩子用力向后蹬地时,他会向前加速,这表明 ,此过程以 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孩子在5s内向前滑行了12m,则这段时间内,他的平均速度为 _m/s.
6、如图5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第二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 cm; 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 ,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 (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7、如图6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 ,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 N.
8、如图7所示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 。
9、如图8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 ,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9甲所示,两个重20N的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B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 __F1(填“>”“=”或“<”)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11、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10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关系是(   )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小阳同学发现,将两本物理书每隔两页相互交叉叠在一起,竟然很难将它们沿水平方向拉开.如图11所示,下列现象中,与上述实脸原理一致的是(   )
A.甲图:快速抽出纸条,杯子仍然静止 B.乙图:抛出的球落回地面
C.丙图:手握瓶子,瓶子不落下 D.丁图:压路机压实路面
13、“鸡蛋撞地球”的实验中,实验者把装有鸡蛋的装置挂在3个气球下面,使其从三楼落下,结果鸡蛋落地时完好无损,其主要原因是减少了鸡蛋的(   )
A.重力 B.浮力 C.下落时间 D.着地速度
14、下列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理现象,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讲台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因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推课桌时会运动,而不用力推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沿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重力和踢力的共同作用
D.竖直上抛的足球飞行到最高处时,如果所有力突然消失,足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5、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6、如图所示,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
以下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小车的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 B.推力F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C.小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D.小车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17、如图14所示,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压力F=kt(k为大于0 的常数,t为作用时间)压在足够长的平整竖直粗糙墙面上,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 B.速度先增加后不变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最终静止 D.速度始终增大
18、下列是小强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四个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嫦娥二号在轨道飞行时,如果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明匀速爬杆时,手对杆的握力和小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行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是为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中,小明竖直跳起后会落在原地,是因为小明具有惯性
19、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
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
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
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
20、如图15所示是我国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要发射的中国首辆月球车“中华”号的图片,下列有关“中华”号月球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车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B.当月球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如果月球车登月后,它将失去惯性
D.如果月球车登月后静止在月球表面上,它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21、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
如图16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42分)
22、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_ _。
(5)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6)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_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7)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 棉布 40
2 木板 70
3 玻璃 110
2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__________状态.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三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F2和F3,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3为1.6N,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2N,此时的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5分)
1、放出、运动、等于
2、水平、匀速、变大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具有惯性
4、行星、大于
5、减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轮滑鞋、2.4
6、1.70、不相等、相等
7、压力、3
8、摩擦
9、减小、不变
10、0 、1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11、B
12、C
13、D
14、A
15、C
16、C
17、C
18、B
19、B
20、D
21、C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42分)
22、
(1)同一高度(2)小车滑行的距离、小于
(3)大于(4)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一直运动下去)
(5)D(6)非平衡力(7)弹簧测力计
23、(1)静止(或平衡) (2)钩码的数量(3)转动
24、
(1)F3
(2)接触面越粗糙
(3)1.6
图1
图4
图3
图2
图6
图5
图4
图8
图9
图7
图10
图11
图13
图12
图14
图15
图16
图5
图4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