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新陈代谢的实验探究
1.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并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3)Ⅱ.协同作用是指 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 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2.下列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①②两支试管中的浆糊和乙图中分别添加到两支试管中的水和唾液的量都应该 ;
(2)从丙图可知,唾液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是 ;
(3)丁图中的②号试管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了
3.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步骤如下:
注射器A 注射器B
实验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2%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溶液2mL
对照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待填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实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对照组的注射器B中应吸入 。
(2)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3)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
4.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 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没有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 ) 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
2号 2亳升 1毫升 0 2滴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②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
③将两只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1)步骤③中37℃的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2)小衢认真阅读了小科的实验方案,指出该方案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3)如果硫酸根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实验改进后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
5.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之间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应用果胶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请你完成以下有关果胶酶和果汁生产的实验课题。
操作顺序 项目 烧杯1 烧杯2
① 往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20mL 20mL
② 注入果胶酶溶液 2mL 0mL
③ 注入蒸馏水 0mL 2mL
④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并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10min 10min
课题1:验证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按表格所示实验方法及步骤,最后获得两份苹果汁。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预测实验现象为;
课题2: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参考课题1中实验操作,在完成“①5个烧杯中各加入20mL苹果泥;②5支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混合,把混合液pH分别调至4、6、7、8、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6、7、8、10。再把pH相同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1)预测实验现象为 ;
(2)课题2:探索果胶酶催化果胶水解适宜的pH。
参考课题1中实验操作,在完成“①5个烧杯中各加入20mL苹果泥;②5支试管中分别注入果胶酶溶液;编号、编组”之后,有下面两种操作:
方法一: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混合,把混合液pH分别调至4、6、7、8、10。
方法二:将试管中果胶酶溶液和烧杯中苹果泥的pH分别调至4、6、7、8、10。再把pH相同的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为科学,请说明理由: ;
(3)如果用曲线图的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实验的操作和记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根据你对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图中选择一个最可能是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
6.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
(1)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 。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3)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
(4)预测实验结果,将结果以图线的形式画在坐标轴上(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7.小徐为研究肝脏、胰腺对哺乳动物血液成分的影响,在8:00时同时切除某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胰腺,并测量了7:00~20:00此动物血液中尿素和血糖浓度,测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当日时间 血液中尿素浓度〈mg/100mL) 血液中葡萄糖浓度(mg/100mL)
07:00 7.0 90
8:00 7.0 90
11:00 6.0 97
14:00 4.6 112
17:00 3.2 127
20:00 2.7 138
请回答:
(1)8:00后,血糖浓度偏高的一种原因是 ;
(2)通过口服胰岛素(一种蛋白质类的激素)来帮助降低血糖浓度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
(3)11:00时,由尿素[CO(NH2)2]推知血液中氮元素的浓度是 毫克/100毫升;
(4)本实验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
8.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数量 实验开始(mg/dL) 灌喂四周后(mg/dL)
甲组 10只 68.4 70.2
乙组 10只 334.8 338.4
丙组 10只 349.2 185.4
材料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石斛提取液、血糖测定仪、蒸馏水、灌喂装置等。
实验步骤:从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甲组;把另20只制备成实验性的糖尿病大鼠,并随机分成乙组和丙组;灌喂四周,获取数据。(要求:提取液浓度适宜;过程中大鼠全部存活。)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推本实验需设置三个组别:
①选取正常大鼠灌喂蒸馏水作空白对照组;
②选取 作条件对照组;
③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提取液作实验组。
(2)实验前后需要测定各组大鼠血糖的浓度,表中“68.4 mg/dL”这一数据是如何获得的 ;
(3)健康大鼠体内的血糖主要通过消化器官 从食物中获得。
9.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四组探究活动。 提示:
A.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a淀粉酶;
B.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并置于50-60℃水浴中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乙、丙组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丙的颜色更明显,丁组无砖红色沉淀。
(1)甲、乙、丙组出现了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淀粉液在 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 。
(3)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丁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8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则丁组实验现象为 。
10.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利用糖尿病大鼠进行实验,实验时,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后,再测定大鼠服药前后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空腹时的肝糖原含量,数据如图a、b。
(1)实验中的N起 作用。
(2)结合a、b图分析,新药T能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 ;
(3)已知某治疗糖尿病药物患者服药半小时后产生药效。图c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结合图c解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服用该药的时间在餐前半小时 ?
11.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激素浓度(μmo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 ;
(2)表格中数据是否可以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说出判断依据 ;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
1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图中实验,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4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填“ 多”或“少”)。
(2)按如图所示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乙瓶的是 (填“空气”或“呼出的气体”)。实验现象: 瓶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大。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呼出的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的 (填写生理活动),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从组织细胞进入毛细血管。
参考答案
1.(1)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2)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3)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
【解析】(1)实验设计取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测量老鼠的体长得到结论,说明实验研究的问题为: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起到促进作用;
(2)c实验过程中用成年的小鼠做实验,这样不太合理,成年小鼠身体发育完全,体长生长已经成熟,故应该选择幼年小鼠为实验对象;
(3)协同作用是看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注射对小鼠的生长促进作用超过单独注射的作用,丙组注射生长激素,丁组则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验证猜想;
甲组注射甲状腺激素,生长增加量为n1, 乙组是生理盐水,正常的生长量为n2,丙组是注射生长激素,增长量为n3,丁组为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增长量为n4,有协同作用则可得到 n4>n1+n3-n2 。
2.(1)相等(2)37℃(3)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
【解析(1)此题考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两支试管中的水和唾液的量都应该相同;
(2) 从丙图可知,唾液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是37摄氏度;
(3)因为唾液淀粉酶把淀粉给分解了,碘液遇淀粉才变蓝,所以不变蓝;
3.(1)2mL蒸馏水(2)0℃﹣60℃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或“在0℃﹣3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或“在30℃﹣6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或“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或“60℃时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3)0℃﹣60℃时,对照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都为0,没有酶的作用时,过氧化氢在保温时段内未发生明显的自分解
【解析】(1)、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实验组是 2mL 2%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溶液 ,所以对照组2mL蒸馏水 ;
(2)、对乙图数据分析, 0℃﹣60℃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3)、 对乙图中对照组的分析, 0℃﹣60℃时,对照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都为0,没有酶的作用时,过氧化氢在保温时段内未发生明显的自分解 。
故答案为:(1)、 2mL蒸馏水 (2)、 0℃﹣60℃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或“在0℃﹣3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或“在30℃﹣6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或“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或“60℃时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 (3)、 0℃﹣60℃时,对照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都为0,没有酶的作用时,过氧化氢在保温时段内未发生明显的自分解 。
4.(1)模拟人体口腔温度,使消化酶保持最佳活性(2)可以将硫酸改为硫酸钠,因钠离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3)蓝色先褪色
【解析】(1)实验步骤第3步是酶催化实验的水浴加热步骤,人体温度37℃酶的活性是最强的,所以加热必须是37℃温度下完成。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表格中加入了1%稀硫酸, 分解后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氢离子可能对其具有催化效果,故有两个变量,所以很难下结论证明只有硫酸根的作用,可以将硫酸改为硫酸钠,因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
(3)淀粉遇碘会变蓝,所以只要淀粉消失则蓝色就会褪去。如果硫酸根离子能提高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乙试管的淀粉应该首先被分解,蓝色先褪色。
5.(1)烧杯1获得的苹果汁比烧杯2多且更澄清
(2)方法二,方法一先将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果胶酶可能已经催化分解果胶,无法探究适宜的pH(3)甲
【解析】课题1:如果实验的结果为相同的时间内,由于果胶酶对果胶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烧杯1比烧杯2滤出的果汁多且澄清;
课题2:(1)方法一先将果胶酶溶液和苹果泥相混合,果胶酶可能已经催化分解果胶,无法探究适宜的pH,故方法二更科学;
(2)如果用曲线图的记录实验结果,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果汁体积,果胶酶受pH的影响,pH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果胶酶作用的发挥,在适宜的pH下,果胶酶的活性最高,产生的果汁体积最大,故甲正确;
6.(1)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2)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3)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4)
【解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
(2)该实验是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而设计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实验中切除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4)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因此,切除了垂体后,小鼠停止发育,注射含激素的生理盐水后,小鼠又继续发育,体重增加,故预测实验结果如图
7.(1)切除胰腺后动物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不能正常降低血糖浓度
(2)不合理,胰岛素是蛋白质,会被消化系统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3)2.8
(4)切除肝脏和胰腺后,哺乳动物血液中尿素浓度会降低,葡萄糖浓度会上升。
【解析】(1)由实验步骤可知,在8:00时切除了肝脏和胰腺,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血糖无法降低;
(2)胰岛素是蛋白质,能够起到调节血糖浓度的前提是保持其结构的完成性,口服后蛋白质会被分解成氨基酸,无法调节血糖;
(3)由表格可知,11:00时尿素的浓度是6.0mg/100mL;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血糖的浓度在逐渐升高,而尿素的浓度却在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1) 切除胰腺后动物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不能正常降低血糖浓度;(2) 不合理,胰岛素是蛋白质,会被消化系统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3)2.8;(4) 切除肝脏和胰腺后,哺乳动物血液中尿素浓度会降低,葡萄糖浓度会上升。
8.(1)②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蒸馏水(2)用仪器测出甲组10只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再求平均值(3)小肠
【解析】(1)根据条件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可知,应选取糖尿病大鼠灌喂蒸馏水;
(2)实验前后需要测定各组大鼠血糖的浓度,表中“68.4 mg/dL”这一数据是用仪器测出甲组10只正常大鼠血糖浓度,再求平均值;
(3)健康大鼠体内的血糖主要通过消化器官小肠从食物中获得。
9.(1)a淀粉酶(2)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3)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解析】(1)由于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甲、乙、丙组出现了砖红色沉淀是因为淀粉液在提取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根据题意,明确题意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甲、乙、丙三组在不同的温度下,加入同样的淀粉液和提取液,同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同样的时间,乙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且比在甲在下的颜色更明显,丙组条件下无砖红色沉淀出现。故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将逐渐减弱,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3)因为的高温已经破坏了酶的活性,再将温度调到,酶已经失去活性,无法分解淀粉,故也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10.(1)对照(2)将血糖转化为肝糖原(3)饭后半小时后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服药的时间在餐前半小时
【解析】(1)由题意,服药前和服药后变量是是否服用新药T,故自变量是新药T;实验中的N起对照作用。
(2)从图a和图b图分析,服用新药T后使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浓度降低和肝糖原含量增加。说明新药T可通过将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的方式降低血糖水平。
(3)由图可知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少,故血糖含量比较高,服用新药达到降低血糖含量,原因是饭前半小时前吞服到起效时间的需半小时,而饭后约几分钟后血热就开始上升,所以服药的时间在餐前半小时。
11.(1)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照(2)不能,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3)低
【解析】(1)根据图表格可以发现,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实验中用激素浓度为0来处理插条,其作用是作对照实验。
(2)当激素浓度为0时,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为6,当激素浓度增加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也增加,但是激素浓度增加到50时,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停留在12根,不再增长,激素浓度增加到10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反而下降,升至150,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又继续下降,因此能够说明不能看出生长素类似物甲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效应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两重性,因为表格中可以看出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生长,无法看出高浓度抑制生长。
(3)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ol/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小。
12.(1)少(2)舒张(3)呼出的气体;乙(4)呼吸作用;扩散
【解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呼出的气体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
(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
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因此实验中呼出气体中较多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从组织细胞进入毛细血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