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循环、泌尿系统
1.如图所示为小乐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其中①和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肾脏,则③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B.若②为骨骼肌,则③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C.若②为肺,则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若②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③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2.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 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 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
B.在消化道C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3.近日,权威学术期刊《国际环境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第一次在人类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粒子。研究人员将微塑料描述为“生活环境和食物链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就连空气中都漂浮着塑胶微粒。空气中的塑胶微粒进入人体后,首先到达的是心脏的( )
A.①右心房 B.②左心房 C.③右心室 D.④左心室
4.如图甲是阳阳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如图乙是欣欣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②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B.图乙中 a、b、c 三条血管分别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①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呈两面凹圆饼状
D.若图乙表示肺部血管,则血液流经 b 后静脉血变动脉血
5.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如图是小嘉整理的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①-④处的液体中不含有血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小科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知识结构及说明,其中说明有错误的是( )
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胃内完成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
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7.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8.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单位:g/100mL),则A、B、C三种液体依次是( )
成分 尿素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A 1.95 0.01 0 1.5
B 0.03 0.01 0.15 0.7
C 0.03 7.20 0.15 0.7
A.尿液、原尿、血浆 B.尿液、血浆、原尿
C.原尿、尿液、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9.如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数字1、2、3、4表示物质,字母A、B、C、D、E表示人体器官(结构),序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若2是蛋白质,则在B中最终转变成 ,生理过程③被称为
(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C]中的细胞能透过管壁到达组织细胞的是 。(选填“红细胞”或“白细胞”)
(3)若[D]表示的是一个健康人的肾脏,则物质[4]中的形成需要经过 两个过程。
10.如图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情景。如表列出的是病人的血液中血浆的成分在进入和离开洗肾机时的部分资料,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血浆内物质浓度(克/100毫升)
A B
葡萄糖 0.10 0.10
尿素 0.08 0.06
蛋白质 7.00 7.00
(1)在此处透析管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 作用。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说明透析仪的作用是 。
(2)为什么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入,从静脉引出?
(3)为了保证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流失,洗肾机内的溶液除 外, 其成分和浓度应该与 完全一致, 并且保持 ℃。
11.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
(2)C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上如何变化? 。
(3)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12.下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1)我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但在人体中某些血管内的血液却能向上流动,如图甲中血管[3]箭头所示,这是因为该类血管内的 (填结构名称)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图乙所示肾单位的结构,血液从血管[4]流到[5]后,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 (选填“升高”或“下降”);血液从血管[6]流到[7]后,血液成分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至少说出 2 种物质)
(3)图丙所示是心脏的结构,我们平时所吸收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会通过心脏被输送到全身各处,氨基酸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13.金鱼的血管也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图甲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的实验示意图。
(1)实验时在金鱼身上盖一团湿棉花可保持金鱼活性,使 (填器官名称)正常跳动,从而维持血液循环。
(2)显微镜视野中血管1、2、3的血流方向如图乙所示,小明用v1、v2和v3表示三条血管中红细胞的流速大小。他推测出血管1是动脉,其推测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即可)
(3)经历多次实验后的金鱼体重明显减小,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段时间金鱼的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1.A
【解析】A.若②为肾脏,经过肾脏以后,血液中的尿素大部分进入了尿液,所以在血液中尿液的含量减少,A正确;
B. 若②为骨骼肌,肌肉中的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③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错误;
C. 若②为肺,经过肺以后,二氧化碳通过肺从呼吸道呼出,则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错误;
D. 若②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淀粉等有机物在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并且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所以③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升高,D错误; 故答案为:A.
2.C
【解析】A. 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是错误的,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蛋白质初次被消化的场所是胃;脂肪初次和最终被消化的场所是小肠;
B.在消化道C中,只有胃液,没有胆汁,错误;
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正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Y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错误; 故答案为:C.
3.B
【解析】空气中都漂浮着塑胶微粒 ,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所以首先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经过肺循环首先达到左心房; 故答案为:B.
4.B
【解析】A. 图甲中的②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正确;
B.图乙中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错误;
C. ①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呈两面凹圆饼状 ;正确;
D. 若图乙表示肺部血管,则血液流经 b 后静脉血变动脉血 ,正确; 故答案为:B。
5.B
【解析】①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的是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②是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之后形成的终尿,从尿液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进入血液;所以液体中不含血糖的是②; 故答案为:B.
6.A
【解析】A:消化系统①过程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完成,A错误。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是a、b物质交换的场所,B正确。
C: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物质运输,C正确。
D: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D正确 故选A。
7.A
【解析】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构成,A错误;
B: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正确;
C:正常情况下,⑦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 全部的葡萄糖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若⑧尿液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肾小管出现了异常,D正确。 故选A。
8.A
【解析】血浆和原尿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故A为尿液,B为原尿,C为血浆。 故选A。
9.(1)氨基酸;食物的吸收过程(2)白细胞
(3)肾小球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析】(1)蛋白质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为氨基酸,生理过程③为吸收,指的是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
(2)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白细胞能透过管壁到达组织细胞,吞噬病菌,所以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C]中的细胞能透过管壁到达组织细胞的是白细胞;
(3) 若[D]表示的是一个健康人的肾脏, 形成正常尿液的过程需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10.(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去除血液中的尿素
(2)因为动脉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人体而静脉中的血液血压较低,有利于血液流回体内,同时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还能防止血液倒流回透析仪中
(3)尿素;血浆;37
【解析】(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在此处血液透析仪相当于肾单位的肾小球,它的作用是过滤血液中的尿素。
(2)因为动脉的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人体而静脉中的血液血压较低,有利于血液流回体内,同时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还能防止血液倒流回透析仪中,所以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入,从静脉引出。
(3)为了保证病人的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流失,洗肾机内的溶液 ,除尿素外,其它成分和浓度与血液要完全相同,并且保持人的体温37℃。
11.(1)小肠(2)动脉血变静脉血(3)肾脏
【解析】 (1)、B系统是消化系统,B中完成图中①消化和吸收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
(2)、C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把氧气和营养物质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给血液,血液中含氧量高高为动脉血,呈鲜红色;血液中含氧量少为静脉血,呈暗红色;所以血液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D系统是泌尿系统,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
12.(1)静脉瓣(2)升高;氧气、无机盐、尿素、尿酸、含氮废物(3)C→D→A→B
【解析】(1)血管3是下肢的静脉血管,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2)观察图示可知:血管4是入球小动脉,5是出球小动脉,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血液从血管4流到5后,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
观察图示可知:血管6是肾动脉,7是肾静脉,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尿素等代谢废物会明显减少,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也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流出肾脏的血液 氧气、无机盐、尿素、尿酸、含氮废物 。
(3)图丙所示是心脏的结构,A为左心房,B为左心室,C为右心房,D为右心室,根据血液循环的路径,氨基酸从上下腔静脉开始,故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C→D→A→B。
13.(1)心脏(2)血管1的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或V1>V3>V2(3)小于
【解析】(1) 实验时在金鱼身上盖一团湿棉花可保持金鱼活性,使心脏正常跳动,从而维持血液循环。
(2)1是动脉,因为血管1的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或V1>V3>V2 ;2是毛细血管,只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3是静脉,血液从枝干汇入主干;
(3)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合成自身物质;异化作用是自身物质消化释放出能量;金鱼体重明显减小,说明小金鱼的同化作用小于异化作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