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六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dàn shēnɡ xǐ zǎo jiào shòu qiè ér bù shě
( ) ( ) ( ) ( )
xuán wō lǐnɡ yù wěi dù jī xiè
( ) ( ) ( ) ( )
2.查字典。“惯”字的部首是______,除去部首外还有______画,第5笔是______。“惯”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②纵容,放任。请你用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两个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词。
域( ) 诞( ) 疑( )
或( ) 延( ) 凝( )
惯( ) 观( ) 圃( )
贯( ) 砚( ) 葡( )
4.填入反义词
锲而不舍——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 敏锐——________
偶然——________ 真理——________
5.根据意思写成语,并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1)指某事常常见到,不足为奇。( )
(2)看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 )
(3)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
(4)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配对儿。( )
①“故圣人________,睹始知终。
②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可对于我们却是________的事情。
③“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________”。
④面对困难我们只有________地找寻战胜他们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6.补全课文内容并回答问题。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___,有所___________,有所___________,有所___________。
(1)所填词语按收获___________排列,也说明平常的事情中蕴含着___________,蕴含着伟大的成就。
(2)“打破砂锅问到底”是一句歇后语,请你再写一句积累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
A.议论文 B.剧本 C.小说 D.散文
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9.《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观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C.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D.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0.下列对“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这句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B.这句里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句说把标点符号“?”改成“!”,就能找到真理。
11.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写了三个具体的事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 )
A.丰富文章的内容。
B.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C.让学生知道名人的故事。
D.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
三、按要求答题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著:A.著作 B.显出 C.写作 D.显著、明显
见微知著( ) 著书( ) 名著( ) 卓著( )
(2)惯:A.纵容,放纵 B.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
司空见惯( ) 娇生惯养( )
13.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 )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 )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
(4)这是一道( )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 出名
(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 )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 )了。
欣赏 鉴赏
(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 )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 )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四、语言表达
14.按要求写句子。
(1)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进科学家进行了许多实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5.给选文画“____”的句子中括号处加上标点符号,依次是:
( ) ( ) ( ) ( )
16.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的事例: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叙述的顺序是:先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再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
17.依照选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8.选择正确答案,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1)和“差不多”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参差 B.出差 C.相差 D.差别
(2)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19.“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 )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2)从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22.第③段中“这样的事例”在原文中具体指什么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诞生 洗澡 教授 锲而不舍 旋涡 领域 纬度 机械
2. 忄 8 横折 习惯 惯犯 娇惯 惯纵
3. 区域 诞生 疑问 或者 延期 凝视 习惯 观察 苗圃 贯通 砚台 葡萄
4. 半途而废 鲜为人知 迟钝 经常 谬论
5.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锲而不舍
6. 发现 发明 创造 成就 大小 真理 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
7.A
8.A
9.A
10.D
11.B
12. D C A D B A
13. 普通 普遍 兴趣 趣味 著名 出名 欣赏 鉴赏
14. 花瓣变红了。 难道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科学家进行了许多试验。
15. : ? ? ? 16.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由现象发现问题 相关的发现 17.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周恩来从小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发奋读书,勤奋工作,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18. C C A 19. 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 C 20. D 对生活细腻、敏锐的观察 引用名人名言,具有说服力 21. 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锲而不舍精神 22.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的现象推断出凡睡觉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