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B.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C.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 D.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2.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图、北美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两个大洲的气候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亚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北美洲缺失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为700~1200毫米。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图1为亚洲水稻分布示意图,图2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①热带雨林气候区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③亚热带季风气候区④热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居住帐篷,穿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 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的生活
C.多地震,帐篷有利于防震 D.雨水多,河湖多
5.人们按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分为几个地理单元( )
A.4 B.5 C.6 D.7
6.下列景观图中能够反映北亚地区居民生活的是( )
A. B.
C. D.
7.2022年11月16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想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 )
A.东南亚政区图 B.东亚政区图 C.西亚政区图 D.南亚政区图
8.下列能比较准确表示亚洲地理位置的是( )
A. B.
C. D.
9.按逆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依次是( )
A.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读《亚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图中甲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一部分,其名称为( )
A.乌拉尔山脉 B.高加索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西高止山脉
11.亚洲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
①东南亚②西亚③南亚④东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图中山脉甲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该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 B.阿特拉斯山脉
C.大高加索山脉 D.乌拉尔山脉
13.能给图中乙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 B.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
C.亚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读亚洲位置轮廓图,完成下面15-20小题。
1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东部隔③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16.大洲②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17.①是_______(洋), ④是______(国家)( )
A.大西洋 印度 B.大西洋 沙特阿拉伯
C.太平洋 菲律宾 D.太平洋 印度
18.下列地区与地域文化特点搭配正确的是( )
A.防震意识很强的日本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
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
C.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住帐篷,船宽大袍子
D.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轻质材料修建的房屋
19.亚洲最北部约达81°N,最南部达11°S,则亚洲所跨的纬度达( )
A.70多度 B.90多度 C.100多度 D.120多度
20.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点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21.地理图像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工具。图1为亚洲地形及水系分布图,图2为亚洲气候及水系分布图,图3为世界六大洲海拔比较图。依据地理图像,归纳亚洲自然环境特点。
(1)读图,完成结构图。
(2)刘明综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对湄公河进行简单表述,其中有些错误。请从中挑出三处。
受地形地势影响,湄公河大致自南向北注入海洋;流速从源头到入海口逐渐加快,利于内河运输。受气候影响,湄公河水位季节变化小,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生活在河流两岸的人们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小麦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示例:错误:湄公河大致自南向北注入海洋
错误1:____错误2:____错误3:____
22.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亚洲的大陆部分与 _______洲的大陆部分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请据图估算亚洲南北所跨的纬度大约是__度。
(3)王明同学通过图中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列( )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
A.A B.B C.C D.D
(5)甲、乙、丙、丁四地,在一年中自然景观变化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原甲为_____________高原; 亚洲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河流:①___________;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的许多长河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半岛:②______________半岛。
(4)A B C D四地属于气候干旱地区的是_______地和_______地;其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是______地。亚洲面积广大,除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外,世界上所有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E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人口密度最大的洲;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故ABD正确,C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C。
2.D
【详解】读图可见,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①正确;读图可见,北美洲缺失热带季风气候,②正确;从图中可见,亚洲和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大,③正确;亚洲和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④正确。故选D。
3.C
【详解】由图可知,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亚洲东南部(亚热带季风区)地区,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不是水稻种植区,②错误,故ABD错误。故选C。
4.A
【详解】西亚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降水稀少,气候极度干旱,河流稀少,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多喜欢穿白色宽大的长袍,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故选A。
5.C
【详解】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故选C。
6.D
【详解】图中A反映的是东亚地区的生活,B反映的是降水较多地区的居民生活,C反映的是西亚地区的居民生活,D反映的是北亚地区的居民生活。故选D。
7.A
【详解】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国家,因此,想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东南亚政区图,A正确;印度尼西亚不属于东亚、西亚或南亚,因此东亚政区图、西亚政区图、南亚政区图不可能有印度尼西亚的位置,BCD错误。故选A。
8.B
【详解】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亚洲南部,北极圈穿过亚洲北部,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主要在北半球。穿过亚洲的经度范围:西起26°E,东至170°W;纬度范围:南至11°S,北至81°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A
【详解】亚洲西接欧洲,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故按逆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依次是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故选A。
10.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读图可知,甲为乌拉尔山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该些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人口稀疏。①③④正确,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图中甲山脉是乌拉尔山脉。故选D。
13.图中乙位于亚洲南部地区。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为旱季;每年6-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丰沛,为雨季。因此能给图中乙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西南季风。故选B。
14.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岛屿,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所以A正确;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印度洋,所以B正确;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C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所以D正确。故选C。
15.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A不正确,符合题意;亚洲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B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大部分位于北温带,C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东部隔③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据图可知,大洲②为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分界线,B错误;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C错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A。
17.据图可知,①是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大洋,④是印度,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防震意识很强的日本人住轻质材料修建的房屋,A错误;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B正确;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C错误;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帐篷,穿宽大袍子,D错误。故选B。
19.亚洲最北部约达81°N,最南部达11°S,则亚洲所跨的纬度达(81°+11°)=92°,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据已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A符合题意;BCD图河流的流向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
(1)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地和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根据图1中不同深浅的颜色表示的海拔高度可知,亚洲地形类型多样;根据图1中河流的流向可知,亚洲四周低中间高。根据图3可知,亚洲最低处海拔为-415米,最高处海拔为8844.43米,所以亚洲最大相对高度为8844.43-(-415米)=9259.43米。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由图1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受纬度因素影响,北部多数河流有结冰期。亚洲地域辽阔,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广大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小;东部河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迎来汛期,水量丰沛。亚洲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濒临海洋,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综上所述,亚洲地形、气候等都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使得地域环境复杂多样。
(2)错误:1:亚洲南部主要是平原,流速应该是逐渐减慢;所以“流速从源头到入海口逐渐加快”说法错误;错误2:湄公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水位季节变化大,所以“湄公河水位季节变化小”说法错误;错误3:湄公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所以湄公河“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说法错误;错误4:湄公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小麦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说法错误。
22.(1)根据图示分析得出:亚洲的大陆部分与欧洲的大陆部分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根据图估算亚洲南北所跨的纬度大约是90度。
(3)亚洲的河流由中间向四周分流,由此判定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4)由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的柱状图可知,A是地中海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集中于夏季,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气候在亚洲分布最广,D是热带雨林气候,因此C选项符合。
(5)甲、乙、丙、丁四地,丁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自然景观变化最小。故选D。
23(1)读图可知,高原甲为青藏高原;由于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所以可判断亚洲地势的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读图可知,河流:是①长江;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的许多长河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读图可知,半岛②是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4)读图,根据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A、B、C、D四地属于气候干旱地区的是A地和D地即西亚和中亚;其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是B地即印度半岛。亚洲由于面积大,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势高低悬殊,所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亚洲所有的气候类型都有。图中E国是印度尼西亚,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所以地壳活跃,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