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后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7 20:2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一、选择题。
1、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位于(  )
A.F2 B.A C.F1 D.B
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其质量为M,半径为R。现在将它的左侧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球体,则挖去后它对离球体表面距离R处的质量为m的质点的引力与挖去前对质点的引力之比为(  )
A. B. C. D.
3、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星A和B,自身球体半径分别为RA和RB.两颗行星各自周围的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r3)与运行公转周期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所示;T0为卫星环绕各自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则(  )
A.行星A的质量小于行星B的质量
B.行星A的密度小于行星B的密度
C.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行星B的第一宇宙速度
D.当两行星周围的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相同时,行星A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4、2020年北京时间1月16日11点0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枚“快舟一号甲”火箭发射由银河航天研发制造的5G低轨宽带卫星,也是全球首颗5G卫星,重量为227公斤,在距离地面1156公里的区域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卫星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5G卫星绕地飞行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C.5G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同步卫星高
D.5G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与卫星的质量无关
5、(双选)关于相对论时空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B.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C.在牛顿力学时空观中认为同时发生的事件,在相对论时空观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D.时间和空间是永恒不变的
6、我国已于2018年12月发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该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表面,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在环月圆轨道Ⅰ上的A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B落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轨道Ⅰ运动至A点时,需向前喷气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减小
7、如图所示,在地球轨道外侧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都只受太阳引力作用,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小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
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相等
C.各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于一年
D.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8、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公转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为(  )
A.=4 B.= C.=2 D.=
9、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因是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较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的引力较大
B.原因是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
C.苹果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苹果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但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
A. B. C. D.
11、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某固定点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现测得两星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运动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AO>OB,则(  )
A.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星球B的角速度
B.星球A所受向心力大于星球B所受向心力
C.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减小,其转动周期增大
D.两星球的总质量等于
12、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a放在水平地面上,b、c分别放在以速度vb、vc向同一方向飞行的两枚火箭上,且vbA.a B.b C.c D.无法确定
13、(多选)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空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转一周,造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14、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什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B.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C.引力常量G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
D.“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
15、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6、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p,两行星半径之比为= q,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
17、我国先后发射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行轨道不同,前者采用“极地圆形轨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地球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每天只能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后者采用“地球同步轨道”,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 ,能对同一地区进行连续观测。两种不同轨道的气象卫星在运行与观测时,“风云一号”卫星的轨道半径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云二号”卫星的轨道半径,“风云一号”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云二号”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18、(计算题)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其近地点高度是km,远地点高度是km,设近地点处卫星的速率v1,远地点处卫星速率v2,则v1:v2为多少?(已知km)
19、假设地球自转速度达到使赤道上的物体能“飘”起来(完全失重)。试估算一下,此时地球上的一天等于多少小时?(地球半径取6.4×106 m,g取10 m/s2)
20、(计算题)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当电子的速度为零时,电子的质量为
(1)求电子的速度为零时所具有的能量;
(2)让该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压加速后,该电子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一、选择题。
1、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位于(  )
A.F2 B.A C.F1 D.B
【答案】A
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其质量为M,半径为R。现在将它的左侧挖去一个半径为r=的球体,则挖去后它对离球体表面距离R处的质量为m的质点的引力与挖去前对质点的引力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B
3、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星A和B,自身球体半径分别为RA和RB.两颗行星各自周围的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r3)与运行公转周期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所示;T0为卫星环绕各自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则(  )
A.行星A的质量小于行星B的质量
B.行星A的密度小于行星B的密度
C.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行星B的第一宇宙速度
D.当两行星周围的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相同时,行星A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D
4、2020年北京时间1月16日11点0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枚“快舟一号甲”火箭发射由银河航天研发制造的5G低轨宽带卫星,也是全球首颗5G卫星,重量为227公斤,在距离地面1156公里的区域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卫星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5G卫星绕地飞行的速度一定大于7.9km/s
C.5G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同步卫星高
D.5G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与卫星的质量无关
【答案】D
5、(双选)关于相对论时空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B.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
C.在牛顿力学时空观中认为同时发生的事件,在相对论时空观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D.时间和空间是永恒不变的
【答案】AB
6、我国已于2018年12月发射“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该探测器将首次造访月球表面,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在环月圆轨道Ⅰ上的A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B落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轨道Ⅰ运动至A点时,需向前喷气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A 
7、如图所示,在地球轨道外侧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都只受太阳引力作用,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小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
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相等
C.各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于一年
D.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答案】C
8、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公转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为(  )
A.=4 B.= C.=2 D.=
【答案】B
9、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因是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较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的引力较大
B.原因是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
C.苹果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苹果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但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10、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B
11、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某固定点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现测得两星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运动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AO>OB,则(  )
A.星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星球B的角速度
B.星球A所受向心力大于星球B所受向心力
C.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减小,其转动周期增大
D.两星球的总质量等于
【答案】D
12、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a放在水平地面上,b、c分别放在以速度vb、vc向同一方向飞行的两枚火箭上,且vbA.a B.b C.c D.无法确定
【答案】C
13、(多选)16世纪,哥白尼根据天文观测的大量资料,经过40多年的天文观测和潜心研究,提出“日心说”的如下四个基本论点,这四个论点目前看存在缺陷的是(  )
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地球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运转的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C.天空不转动,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转一周,造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
D.与日地距离相比,恒星离地球都十分遥远,比日地间的距离大得多
【答案】ABC
14、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什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B.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利用逻辑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C.引力常量G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
D.“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
【答案】D 
15、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A. B.
C. D.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两颗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的质量之比为=p,两行星半径之比为= q,则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17、我国先后发射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行轨道不同,前者采用“极地圆形轨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地球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每天只能对同一地区进行两次观测;后者采用“地球同步轨道”,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 ,能对同一地区进行连续观测。两种不同轨道的气象卫星在运行与观测时,“风云一号”卫星的轨道半径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云二号”卫星的轨道半径,“风云一号”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云二号”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小于 大于
18、(计算题)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其近地点高度是km,远地点高度是km,设近地点处卫星的速率v1,远地点处卫星速率v2,则v1:v2为多少?(已知km)
【答案】1.28:1
19、假设地球自转速度达到使赤道上的物体能“飘”起来(完全失重)。试估算一下,此时地球上的一天等于多少小时?(地球半径取6.4×106 m,g取10 m/s2)
【答案】1.4 h
【解析】物体刚要“飘”起来时,还与地球相对静止,其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此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飘”起来时,半径为R地,据万有引力定律:
mg=G=mR地
得:T== s=5 024 s=1.4 h。
20、(计算题)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当电子的速度为零时,电子的质量为
(1)求电子的速度为零时所具有的能量;
(2)让该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压加速后,该电子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答案】(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