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下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
A.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
B.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
D.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答案】C
【解析】定居生活的标志是房屋,图片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图片中未涉及石器及其类型,无法得出是否属于打制石器时代,故B项错误;岩画描绘了妇女集体采集谷物的场景,符合采集渔猎时代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畜牧,也无法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故D项错误。
2.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答案】A
【解析】大约一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开始出现,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排除。
3.“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 )
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农业耕作
D.饲养动物
【答案】C
【解析】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耕作符合材料中“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判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农耕定居生活,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5.下图中的动物为骆马,其最早培育者是( )
A.班图人
B.印第安人
C.巴比伦人
D.斯巴达人
【答案】B
【解析】骆马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最早培育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6.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按照时令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可知,先秦时期,官方重视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无法体现自然科学的发展,材料也没有涉及争霸战争,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了官方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无法体现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排除D项。
7.《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
B. 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土地买卖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据所学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土地私有制确立,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土地兼并盛行的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允许土地买卖,而故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因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A不准确;据上分析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买卖的频繁,贫富分化不断加剧,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B、C错误。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
A. 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 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 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 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随着农耕的发展,私有制出现,进而出现文字,体现了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B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不能说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A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C排除;材料主旨是农耕的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而不是私有制的产生,D排除。
9.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方式不同
B. 宗教信仰不同
C. 生活习俗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答案】A
【解析】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C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区别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因此D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
10.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据材料,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综合可知,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B、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弗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有历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说明历史学家说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的原因。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大豆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选择题
1.下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
A.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
B.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
D.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2.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3.“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 )
A.采集渔猎
B.磨制石器
C.农业耕作
D.饲养动物
4.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判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5.下图中的动物为骆马,其最早培育者是( )
A.班图人
B.印第安人
C.巴比伦人
D.斯巴达人
6.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7.《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
B. 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
A. 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 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 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 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9.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方式不同
B. 宗教信仰不同
C. 生活习俗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10.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弗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有历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
1.据史料记载,物种交流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但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范围主要局限于欧亚大陆。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且范围遍布全球。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耕作技术进步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厂制的建立
D.欧洲价格革命
【答案】B
【解析】16世纪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从各民族彼此孤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物种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其范围逐渐遍布全球,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 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 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D. 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答案】C
【详解】从材料看到“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波萝等”说明早期的海外扩张有利于不同大洲之间物种的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洲际物种交流看不出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种族交流信息,D错误。
3.几百年前某位著名海上探险家认为“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海上探险是为了( )
A.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B.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C.巩固封建王权专制
D.传播基督教
【答案】D
【解析】根据“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可知,海上探险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故选D;A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巩固封建王权专制”无关,排除C。
4.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株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不同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对当时欧洲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后,自然科学家的分类法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是强调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故A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的是商业革命的其中一种现象,但并不是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故C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不是世界贸易,故D项错误。
5.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7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方面”中可以看出,朝鲜半岛、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半岛、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在文明的交流中比较顺利地被接受;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故选A项。B项表述属于历史现象,没有看到其本质,故B项错误;欧洲文明不属于保守性的文明,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交通便利性的作用,故D项错误。
6.随着新航路开辟,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同时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南瓜、葡萄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马铃薯、番茄、南瓜均原产于美洲地区,小麦、水稻、葡萄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是欧洲人的食物,欧洲移民将牛、马传入美洲,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排除。
7.大体来说,玉米在中国的传播,首先在西南地区,之后由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向北方推广。甘薯则首先在岭南和东南地区种植,然后向江浙和长江中游山区推广,马铃薯的传播与其基本相同。这种传播途径与当时的人口迁移路向大体一致。这表明( )
A.人口迁移路向决定了高产作物的传播
B.明清时期的人口迁移潮出现了新方向
C.高产作物的传入加剧了人地矛盾
D.高产作物的传入影响了人口迁移趋向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这种传播途径与当时的人口迁移路向大体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由地狭土薄的丘陵地区向自然条件充裕的河流平原推广,并成为影响明清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错误;题干不能反映明清人口迁移新方向的出现,故B项错误;高产作物的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养活更多人口,缓和人地矛盾,故C项错误。
8. 十六世纪中期,葡萄牙学者巴洛斯在中国所著的《亚洲史》中,画出了一般航海家所不了解的海岸和中国内部地图,这些都取自于中国地理书籍。由此可知(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 葡萄牙人已能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
C. 葡萄牙是人侵中国最早 西方国家
D. 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时期,葡萄牙学者把中国地舆书中录下的中国插入自己绘制的地图中并带回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A正确;16世纪中期是新航路开辟早期,无法体现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最早”,而且与侵略无关,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9. 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B. 使欧洲的物价大幅下降
C. 使西欧国家完成社会转型
D. 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意大利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这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的表现,D项正确;使英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是通过工业革命,而不是新航路开辟,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输入黄金白银,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而不是物价下降,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物价下降相关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的商业革命,没有体现欧洲国家完成转型,并且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误。
10. 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
A. 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 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
C.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 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答案】C
【解析】C项属于外来因素,而且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引起了清朝人口激增,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属于内在因素,故均可排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辣椒原产自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1548年由地中海地域推进到英格兰,16世纪末传入中欧。1542年以前葡萄牙人从巴西把辣椒带到印度,天正十一年辣椒传入日本,16世纪末传入朝鲜,进入17世纪,许多辣椒品种传入东南亚各国。……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与清初的人口大迁移有关。辣椒原产美洲,但其“外婆家”却没有中国人这样普泛与深重的嗜辣文化。这种情结的形成无疑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社会经济根源。……中国传统本草学一向认为辛辣食物或辛辣味有“除六腑寒冷”的功效。此外,辣椒适应性很强,种植成本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和商品意识不强,辣椒主要在食辣区域种植,形成了传统的辣椒生产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蔬菜格局变化,辣椒生产出现了适地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在全国各地逐步发展成千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产业经济。
——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种植、利用辣椒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形成“普泛与深重的嗜辣文化”的原因,并举例说明这一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答案】 (1)特点:从美洲传入并推广传播;传播过程中出现地域差别;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从区域性种植到全国性种植;从小规模种植到规模化、商品化种植。
作用:丰富了我国民众的餐桌;改变了农作物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辣椒文化。
(2)原因: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辣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辣椒的生理特性满足了劳动人民对廉价且有滋味食物的需求;中医的认同;辣椒本身适应性强,种植成本低;劳动人民在食物制作方面的智慧;人口的迁徙。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
1.据史料记载,物种交流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但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范围主要局限于欧亚大陆。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且范围遍布全球。该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耕作技术进步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厂制的建立
D.欧洲价格革命
2.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 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 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D. 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3.几百年前某位著名海上探险家认为“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海上探险是为了( )
A.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B.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C.巩固封建王权专制
D.传播基督教
4.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株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5.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7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6.随着新航路开辟,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同时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南瓜、葡萄
7.大体来说,玉米在中国的传播,首先在西南地区,之后由长江中游以及汉水流域向北方推广。甘薯则首先在岭南和东南地区种植,然后向江浙和长江中游山区推广,马铃薯的传播与其基本相同。这种传播途径与当时的人口迁移路向大体一致。这表明( )
A.人口迁移路向决定了高产作物的传播
B.明清时期的人口迁移潮出现了新方向
C.高产作物的传入加剧了人地矛盾
D.高产作物的传入影响了人口迁移趋向
8. 十六世纪中期,葡萄牙学者巴洛斯在中国所著的《亚洲史》中,画出了一般航海家所不了解的海岸和中国内部地图,这些都取自于中国地理书籍。由此可知(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 葡萄牙人已能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
C. 葡萄牙是人侵中国最早 西方国家
D. 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9. 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迅速崛起。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B. 使欧洲的物价大幅下降
C. 使西欧国家完成社会转型
D. 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10. 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
A. 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 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
C. 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 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辣椒原产自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等地。1548年由地中海地域推进到英格兰,16世纪末传入中欧。1542年以前葡萄牙人从巴西把辣椒带到印度,天正十一年辣椒传入日本,16世纪末传入朝鲜,进入17世纪,许多辣椒品种传入东南亚各国。……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与清初的人口大迁移有关。辣椒原产美洲,但其“外婆家”却没有中国人这样普泛与深重的嗜辣文化。这种情结的形成无疑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社会经济根源。……中国传统本草学一向认为辛辣食物或辛辣味有“除六腑寒冷”的功效。此外,辣椒适应性很强,种植成本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和商品意识不强,辣椒主要在食辣区域种植,形成了传统的辣椒生产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蔬菜格局变化,辣椒生产出现了适地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在全国各地逐步发展成千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产业经济。
——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种植、利用辣椒的特点和作用。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
1.“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须大幅度地增产,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
A.工业发展滞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答案】C
【解析】材料中“铁路和轮船时代”指的是工业革命时代,材料“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须大幅度地增产,即农业革命”表明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是不现实的,要先进行农业革命,使之大幅度增产,为工业经济提供食物,才能进行工业革命,即农业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ABD排除。
2.“1850—1913年间,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20.2公顷的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还能自动地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这些现象表明( )
A.美国工业革命领域的广泛 B.美国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C.农业成为面向市场生产的商业事业 D.它最终引发美国工业革命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联合收割机能自动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还能自动地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可以看出美国农业成为面向市场生产的商业事业,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3.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答案】C
【解析】1960年的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引起了孩子们的热情,体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故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就已经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故A项错误;“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是在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的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使用小型农业机械,精耕细作
C.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实现电气化
D.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广使化肥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不是农业现代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日本因人多地少,使用的是小型农业机械,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
5.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 “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上述材料反映了印度确保粮食供给的主要经验是( )
A.政府主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B.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农业
C.农业生产商品化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印度政府通过发动不同农业领域的“革命”,推动种植业、牛奶生产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信息系统推广农业技术,体现了印度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农业,A项正确;B项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说法不全面,故排除;C、D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6.有人在评价我国某位科学家在1973年取得成就时用了“一颗种子改变世界”作为题目。这位科学家的研究( )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C.优化了我国食物结构 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答案】B
【解析】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故选B项。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而不是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故A项错误;杂交水稻与优化食物结构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故D项错误。
7.相对于常温物流,农产品采用下图所示物流方式( )
A.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失 B.对物流自动化要求更高
C.对运输距离限制较大 D.对信息的依赖度降低
【答案】A
【解析】冷链物流使产品从生产、运输到销售各个环节受到低温保护,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变质现象,从而减少损失,故A项正确;冷链物流强调的是使产品在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并没有规定物流过程必须采用自动化方式,故B项错误;低温环境使产品保质期更长,有利于扩大产品运输距离,故C项错误;冷链物流较常规物流对信息依赖程度更高,对产品信息掌握越充分越有利于产品的保护,故D项错误。
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 B.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完善
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 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答案】A
【解析】“1800—185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采用机器进行生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量,而且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推动了商品的快速流通,促使国内粮食等价格下降,故A项正确。
9.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最早”“化学添加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建立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ABD排除。
10.农村土地流转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利辛县中疃镇姜黄村,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中托管全村6000多亩耕地,生产全过程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和采购,对生产实行精细化经营,亩均收益高于周边分散经营的农户。由此可知( )
A.政府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服务和引导
B.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C.农村土地流转侵害了农民的自主经营权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答案】B
【解析】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据材料“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中托管全村6000多亩耕地”“生产全过程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和采购”“生产实行精细化经营”可知,这是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流转侵害农民的自主经营权,故排除C项;D项表述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它背离了客观经济规律,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等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1)变化:从高风险食品、贫困的标志变成了提高营养、改善伙食的“完美食物”。
原因:牛奶自身的营养价值;科技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战争的刺激;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的出现;政府的提倡与重视。
(2)主要科技成果: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火车、汽车的出现,便于运输;冰箱的普及,便利保存;电力的发明和应用。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选择题
1.“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须大幅度地增产,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
A.工业发展滞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2.“1850—1913年间,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20.2公顷的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还能自动地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这些现象表明( )
A.美国工业革命领域的广泛 B.美国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
C.农业成为面向市场生产的商业事业 D.它最终引发美国工业革命全面展开
3.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
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
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的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使用小型农业机械,精耕细作
C.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实现电气化
D.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广使化肥
5.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相继进行了 “绿色革命”(种植业)、“白色革命”(牛奶生产合作)、“蓝色革命”(水产养殖业)。印度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为农户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及种植技术等各种信息。上述材料反映了印度确保粮食供给的主要经验是( )
A.政府主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B.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农业
C.农业生产商品化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6.有人在评价我国某位科学家在1973年取得成就时用了“一颗种子改变世界”作为题目。这位科学家的研究( )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C.优化了我国食物结构 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7.相对于常温物流,农产品采用下图所示物流方式( )
A.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失 B.对物流自动化要求更高
C.对运输距离限制较大 D.对信息的依赖度降低
8.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 B.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完善
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 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9.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0.农村土地流转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利辛县中疃镇姜黄村,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中托管全村6000多亩耕地,生产全过程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和采购,对生产实行精细化经营,亩均收益高于周边分散经营的农户。由此可知( )
A.政府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服务和引导
B.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C.农村土地流转侵害了农民的自主经营权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等
(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