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第三节 澳大利亚 教学设计
课题 7.3 澳大利亚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和气候特征,以及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教材内容的编排,也反映了区域学习的框架。第一部分区域差异明显;第二部分是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第三部分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数据,阐述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动植物景观和矿产分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形象、直观的印象。
学习目标 1、区域认知: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综合思维:根据地图和资料概括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3、地理实践力: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动植物和矿产分布。4、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重点 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 掌握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被海洋“包围”的沙漠观察图,回答问题:1·澳大利亚大陆的四周是否被海洋包围?2·澳大利亚大陆内部是否有大片的沙漠?思考:四周均被海洋也围的澳大利亚大陆,为什么内部会出现大片的沙漠?由于南回归线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穿过,所以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地区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加上澳大利亚西部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澳大利亚中西部广大地区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地表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导入场景图片,进入情境。学生踊跃发言。引入课题 从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积极让学生发言
新课讲授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小岛,面积769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2233万,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3人。澳大利亚居民中92%是白色人种,绝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最早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陆和附近岛屿的原住居民,曾被英国殖民者迫害和屠杀,现在仅剩45万多人。国名:澳大利亚联邦陆地面积:769万千米2人口:2233万(2010年)首都:堪培拉通用语言:英语货币:澳元区域差异明显澳大利亚大陆在自然地理上分成西部高原、东部山地和中部平原,它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澳大利亚西部是广阔的高原,地势不高,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一半。高原地表波状起伏,分布着一些由坚硬岩石构成的高地和孤山。世界上最大的独石山——艾尔斯山,在澳大利亚西部高原所拔地而起,是几亿年前的褶皱山脉经过长期风化,分包而留下来的坚硬部分。艾尔斯山高出周围地面330米,周长10千米。每当太阳东升或西下时,在阳光照射下,山体就会呈现出紫、红、橘红等颜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西部高原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高原内陆人烟稀少,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很多地方荒无人烟。澳大利亚东海岸自北向南蜿蜒分布着大分水岭。大分水岭东坡面向太平洋,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大分水岭东北沿海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分布着热带雨林;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狭窄的沿海平原,多优良港湾,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和主要的城市,是澳大利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拓展延伸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居住在北半球的人们过圣诞节时是冬季,而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正是夏季。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海港,海滨有世界著名建筑——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称号。澳大利亚的东部山地与西部高原之间是中部平原,受东部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很难到达中部平原,气候干旱。中部平原河流很少,却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中部平原北部地下水资源尤其丰富,被称为大自流盆地,其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北部的地下水,大多来自东部多雨的山区。由于东部地势高,雨水、河水从山区透水的岩层渗入地下,进入平原底部。在地势低洼的平原上凿井,地下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形成自流井。井水大多盐分高,不适于人类饮用或农田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养羊业。养羊业是澳大利亚重要的经济部门,以饲养美利奴细毛羊著称。澳大利亚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羊肉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因此,澳大利亚被人们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美利奴细毛羊产毛多,羊毛纤维长,光泽好,柔软有弹性,是纺织工业的上等原料。“澳毛”已成为优质羊毛的代名词。拓展延伸从29到7500万澳大利亚本来没有羊。200多年前,英国人将29只绵羊带进了澳大利亚大陆。从此,羊在澳大利亚广阔的草场上繁衍起来。现在,羊在澳大利亚的饲养量达7500万只。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在大约两亿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海洋中。生物种类的长期独立发展演化,使澳大利亚拥有许多与其他大陆不同的独特动植物。桉树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树种,也是分布最广的树种,这种树生长快,十年即可成材。桉树木质坚硬,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木材资源。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如有袋类动物袋鼠和树袋熊,形似鸵鸟的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等。袋鼠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袋鼠前肢短、后肢长,前进时用后肢跳跃,弹跳力很强。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珊瑚海,沿海岸延伸着一列2 000多千米长的珊瑚礁,被称为大堡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无论从生物学、地质学,还是从自然风景的角度看,大堡礁都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供出口。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中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国,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主要出产铝土、煤、铁、镍、锰和铅锌等矿产品。采矿、冶金和机械制造业曾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新的支柱产业。拓展延伸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国、第二大铁矿砂出口国、第三大铝矿、镍矿出口国,它还是仅次于美国、南非的第三大黄金出口国,矿产行业是该国利润额最高的出口行业,每年生产的矿产品中约有五分之四出口到其他国家,有人说澳大利亚由“羊背上”跳到了“矿车上”。 阅读相关地图,和教材资料,小组合作,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独石山的形成过程读图掌握大分水岭在澳大利亚气候形成的过程中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举手回答,其余学生补充。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及其城市职责学习澳大利亚羊毛产量的相关知识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拓展关于澳大利亚羊 的起源了解独特的动植物和景观特色,思考形成的原因通过读图辨识主要矿产资源的位置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课上积极发言。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让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提高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充分让学生理解南北半球的差异引发学生思考人类和自然怎样才能和谐共存提升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各项数据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 1.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 )A.鸭嘴兽、考拉 B.袋鼠、考拉C.袋鼠、鸸鹋 D.鸸鹋、鸭嘴兽2.下列对澳大利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属于发展中国家C.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D.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称号的叙述,错误的的是( )A.“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世界活化石博物馆”C.“椰子王国”D.“坐在矿车上的国家”4.目前,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服务业C.农牧业 D.冶金业5、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A.铝土和金刚石 B.煤炭和铁矿石C.铁矿石和锰矿 D.石油和天然气6、1、2014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第九次领导人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布里斯班风光秀丽,由图推断,它东临的大洋是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7、下列关于澳大利亚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B.全部位于热带地区C.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D.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8、图中阴影能够正确反映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是( )参考答案:CBCBBBCB D.雨林破坏严重 D.尼日利亚 D.茅草屋
课堂小结 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 学生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理清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完成本节知识建构。
板书 区域差异明显独特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