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核的是( )
A.组织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神经元
【答案】B
【详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而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构成组织的细胞就叫组织细胞,一般具有细胞核,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故选B 。
2.在人体的心脏结构中,肌肉最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C
【详解】
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过的动力就越大;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现在的四个腔,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故选C。
3.每年毕业季燕化附中高三的部分老师会将毕业的藏生送回家中,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高三老师从北京到西藏后红细胞数目变化的是(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红细胞数目)( )
A. B. C. D.
【答案】D
【详解】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慢慢的人体为了适应缺氧的环境,会慢慢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等增加到需要的量之后,又会趋于稳定,这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右心室→a→b→c→左心房”是人体某一血液循环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人体的体循环途径 B.a 代表肺动脉
C.b 是肺泡外毛细血管网 D.c 代表肺静脉
【答案】A
【详解】
由分析可知,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右心室→a→b→c→左心房”代表肺循环,a代表肺动脉,b 是肺泡外毛细血管网,c代表肺静脉,故选A。
5.小明感冒,服用感冒冲剂后症状缓解。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B
【详解】
血液循环的路径入下图:
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感冒冲剂口服后,药物有效成分被消化道吸收后,药物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因此,药物经过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故选B。
6.箭头下方的血管能表示动脉的是(表示血流方向)( )
A. B.
C. D.
【答案】A
【详解】
A.A中血管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故血管为动脉,A符合题意。
B.B中血管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故血管为静脉,B不符合题意。
C.C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C.D中根据血液流向,无法判断血管类型,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到跳动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都可以
【答案】A
【详解】
脉搏是心脏射血时血液对动脉血管产生的压力变化造成的,正常情况下心跳和脉搏次数相等。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号脉的位置是手腕外侧的桡动脉。故选A。
8.关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含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无细胞核,可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
C.能进行细胞分裂,维持数量稳定
D.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利于携带更多的气体
【答案】C
【详解】
ABD.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占到所有血细胞的70%。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所以其作用是运输氧,ABD正确。
C.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C错误。
故选C。
9.与流入小肠的血液相比,流出的血液最大的成分变化是( )
A.氧的含量多了 B.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了
C.营养物质多了 D.营养物质少了
【答案】C
【详解】
由分析可知,血液流经小肠属于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增加。另外,小肠又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营养物增加。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医生帮病人“把脉”时(如图),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管是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B.该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该血管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
D.该处血管如果破裂,应该在远心端止血
【答案】C
【详解】
A.脉搏即动脉的搏动。 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桡动脉内流动脉血,错误。
B.桡动脉内没有瓣膜,错误。
C.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所以桡动脉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正确。
D.该处血管如果破裂,应该在近心端止血,错误。
1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靠血液中的( )
A.红细胞、红细胞
B.红细胞、血浆
C.血浆、红细胞
D.血浆、血浆
【答案】B
【详解】
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是由血浆运输的。
故选B。
12.某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急需输血挽救生命。该产妇为 B 型血,则医生应给她输入( )
A.父母的血 B.兄妹的血 C.子女的血 D.同型血
【答案】D
【详解】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子女、兄妹、父母的血不一定为同型血。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血液流经人体某个部位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这个部位是( )
A.左心室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右心室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答案】B
【详解】
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人体内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故选B。
14.如图是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管腔大,是动脉 B.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C.③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的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答案】B
【详解】
A.①的管腔大,管壁较薄,是静脉,A错误。
B.毛细血管在人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物质交换的场,B正确。
C.③是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C错误。
D.动脉的管壁厚,不止一层细胞构成,D错误。
故选B。
15.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一般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A.1%~2% B.7%~8% C.40%~50% D.20%~30%
【答案】B
【详解】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故选B。
16.某人在前臂静脉输液治疗肺炎,药物流至肺部毛细血管前所经过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②左心房 ③右心房④左心室 ⑤右心室 ⑥肺动脉⑦肺静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答案】B
【详解】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在手背上进行静脉点滴青霉素,药物到达肺部所经历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肺。
故选B。
17.某人脚部发炎,前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成分到达病灶经过的路径?( )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只有体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答案】A
【详解】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患处(体循环),因此,药物在人体内经过的路径是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故选A。
18.肺循环的起止点分别是( )
A.右心房、左心室 B.右心室、左心房
C.左心室、右心房 D.左心室、左心房
【答案】B
【详解】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
故选B。
19.有关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动脉血只在动脉中流动 B.静脉血只在静脉中流动
C.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 D.静脉血含氧少、颜色鲜红
【答案】C
【详解】
A.动脉血不只在动脉中流动,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B.静脉血不只在静脉中流动,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D错误。
故选C。
20.小林同学学习《生物学》后,绘制了下图来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请你想一想,下表中内容与图相符的一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丁
①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蝗虫
②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红豆杉
③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④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胰岛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详解】
A.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其中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种子植物包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
C.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含血红蛋白,C符合题意。
D.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胰岛不属于消化腺,属于内分泌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
21.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___组织组成。(填“肌肉”或“结缔”)
(2)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①中流的是___________血。(填“动脉”或“静脉”)
(4)血液从②到③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5)心脏结构中,与主动脉相连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肌肉 [②] 动脉 体循环 [②]
【详解】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因此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2)结合分析,观察心脏的四个腔, 可以看到左心室的壁最厚, 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4)(5)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①右心房流动脉血;血液由②左心室射出,最后由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血液循环途径是体循环。在心脏结构中与主动脉相连的是②左心室。
22.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中结构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Ⅱ血液由 _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_血。
(2)请用图中的字母和文字表示体循环的途径:____________。
(3)在图示的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4)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代号,不能填结构名称)
(5)在心脏的A和C,B和D之间有 ____________,该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6)②过程,红细胞将携带的____________运输给组织细胞E利用。
【答案】左心房 右心室 静脉 动脉 D→主动脉→组织周围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A 肺泡 组织细胞 A 瓣膜 氧气
【详解】
(1)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根据题意可知,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过程Ⅱ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血液发生的变化是氧气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根据题意可知,D→主动脉→组织周围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A。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在图示的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肺泡,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组织细胞。
(4)临床上给肺炎病人点滴的青霉素,首先进入上腔静脉,然后通过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根据题意可知,A是右心房。
(5)在心脏的A右心房和C右心室,B左心房和D左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该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流动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6)②过程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通过②过程,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运输给组织细胞E利用。
三、实验探究题
23.图一表示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问题:
(1)将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果显微镜配备有A(10×)和B(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物镜(填字母),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分析图二,你认为[1]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2]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清水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A 动脉血管 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毛细血管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详解】
(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视野明亮,因此如果显微镜配备有A(10×)和B(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A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从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所以,图二中1是动脉血管、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血管。
2
第页 /共 13页
1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核的是( )
A.组织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 C.白细胞 D.神经元
2.在人体的心脏结构中,肌肉最厚的是(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3.每年毕业季燕化附中高三的部分老师会将毕业的藏生送回家中,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高三老师从北京到西藏后红细胞数目变化的是(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红细胞数目)( )
A. B. C. D.
4.“右心室→a→b→c→左心房”是人体某一血液循环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人体的体循环途径 B.a 代表肺动脉
C.b 是肺泡外毛细血管网 D.c 代表肺静脉
5.小明感冒,服用感冒冲剂后症状缓解。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箭头下方的血管能表示动脉的是(表示血流方向)( )
A. B.
C. D.
7.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到跳动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以上都可以
8.关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含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B.无细胞核,可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
C.能进行细胞分裂,维持数量稳定
D.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利于携带更多的气体
9.与流入小肠的血液相比,流出的血液最大的成分变化是( )
A.氧的含量多了 B.二氧化碳的含量少了
C.营养物质多了 D.营养物质少了
10.医生帮病人“把脉”时(如图),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管是静脉,流动着静脉血
B.该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该血管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
D.该处血管如果破裂,应该在远心端止血
11.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靠血液中的( )
A.红细胞、红细胞
B.红细胞、血浆
C.血浆、红细胞
D.血浆、血浆
12.某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急需输血挽救生命。该产妇为 B 型血,则医生应给她输入( )
A.父母的血 B.兄妹的血 C.子女的血 D.同型血
13.血液流经人体某个部位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这个部位是( )
A.左心室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右心室 D.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4.如图是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管腔大,是动脉 B.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C.③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的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15.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一般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A.1%~2% B.7%~8% C.40%~50% D.20%~30%
16.某人在前臂静脉输液治疗肺炎,药物流至肺部毛细血管前所经过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②左心房 ③右心房④左心室 ⑤右心室 ⑥肺动脉⑦肺静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17.某人脚部发炎,前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成分到达病灶经过的路径?( )
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只有体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18.肺循环的起止点分别是( )
A.右心房、左心室 B.右心室、左心房
C.左心室、右心房 D.左心室、左心房
19.有关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动脉血只在动脉中流动 B.静脉血只在静脉中流动
C.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 D.静脉血含氧少、颜色鲜红
20.小林同学学习《生物学》后,绘制了下图来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请你想一想,下表中内容与图相符的一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丁
①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蝗虫
②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红豆杉
③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④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胰岛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21.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___组织组成。(填“肌肉”或“结缔”)
(2)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①中流的是___________血。(填“动脉”或“静脉”)
(4)血液从②到③的循环途径是______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5)心脏结构中,与主动脉相连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标号中结构名称: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Ⅱ血液由 _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_血。
(2)请用图中的字母和文字表示体循环的途径:____________。
(3)在图示的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4)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代号,不能填结构名称)
(5)在心脏的A和C,B和D之间有 ____________,该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6)②过程,红细胞将携带的____________运输给组织细胞E利用。
(三、实验探究题
23.图一表示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问题:
(1)将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果显微镜配备有A(10×)和B(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物镜(填字母),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分析图二,你认为[1]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2]是________血管,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
第页 /共 13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