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
1.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
A.脑的调节作用 B.脊髓的调节作用
C.体内激素的调节作用 D.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答案】D
【分析】
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
【详解】
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2.“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完成此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C.此反射活动是与生俱来的 D.该活动不属于反射活动
【答案】B
【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B.“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在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控制该反射过程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误;B正确。
C.该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不是与生俱来的,C错误。
D.“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由神经系统的参与下的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B。
3.以下对神经系统描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大脑 B.人体反射活动必须依赖反射弧才能完成
C.条件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D.条件反射建立后永不消退
【答案】B
【分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详解】
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不符合题意。
B.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人体在完成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B符合题意。
C.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逐渐形成的,高级的,需大脑皮质的参与。是高级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C不符合题意。
D.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可以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细胞体,内含细胞核 B.②是突起,其中长的突起是神经
C.③是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D.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答案】B
【分析】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①是细胞体,②是突起,③是神经末梢。
【详解】
A.①是细胞体,内含细胞核,A正确。
C.②是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B错误。
D.③是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到全身各处,C正确。
B.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D正确。
故选B。
5.下列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是
A.婴儿吮吸动作 B.强光刺激,立即闭眼
C.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D.看见酸梅两字,分泌唾液
【答案】D
【分析】
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详解】
选项中的婴儿的吮吸动作、强光刺激时立即闭眼都是非条件反射人与动物都有;看见酸梅会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看见“酸梅”两个字就分泌唾液,是知道梅子很酸或吃过梅子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故选D。
6.醉酒的人反应迟缓,走路东倒西歪,其被麻醉的对应器官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B
【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详解】
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不符合题意。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醉酒的人反应迟缓,走路东倒西歪,主要是由于酒精麻醉小脑造成的,B符合题意。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C不符合题意。
D.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某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造成胸部以下丧失运动功能,其可能摔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下肢骨骼
【答案】C
【分析】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
【详解】
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
故选C。
8.喝酒会造成人动作不协调,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B
【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详解】
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不符合题意。
B.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B符合题意。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C不符合题意。
D.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B.反射弧、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C.脑、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D.脊髓、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答案】A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先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是人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此该反射的类型是先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
所以,“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反射弧;先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
故选A。
10.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的一组的是
A.老马识途、大雁南飞、鹦鹉学舌 B.嘤嘤求哺、惊弓之鸟、谈虎色变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公鸡报晓、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答案】C
【分析】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大雁南飞”是简单反射;“老马识途、鹦鹉学舌”是出生以后在生活中过程中逐渐学会的,属于复杂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嘤嘤求哺”是简单反射,“谈虎色变、惊弓之鸟”是复杂反射,B不符合题意。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低级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C符合题意。
D.“公鸡报晓”是简单反射,“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是复杂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一老爷爷遭遇了车祸。医生对老爷爷进行检查,发现以下现象:
①针刺他的下肢,老爷爷不能感觉到疼痛,但双腿能收缩。
②老爷爷出现大小便失禁症状。
③老爷爷的头部和手能运动,可以拿水喝,但下肢不能运动,不能走路。
④老爷爷向交警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并认为肇事者当时闯了红灯。
结合上述情况,你觉得老爷爷最可能是哪个部位出现了损伤?
A.大脑皮层 B.脊髓 C.小脑 D.大腿
【答案】B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
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
故选B。
12.下表所示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能对抽象刺激产生规律性反应,是脑,躯干和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参与的反射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C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平衡和准确
D 脑干 调节语言、血压、运动等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这几部分。
【详解】
A.脊髓是脑,躯干和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在脊髓内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低级神经中枢,脊髓通过发出的脊神经来支配人体的生命活动,从而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A错误。
B.大脑的功能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上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能够调节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参与的反射适应多变的环境,B错误。
C.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C正确。
D.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调节血压、心跳等,语言和运动靠大脑调节,D错误。
故选C。
1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C.神经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D.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C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详解】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A正确。
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
C.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C错误。
D.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正确。
故选C。
二、综合题
14.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原因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1中的_____(填字母)造成的。
(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却屡见不鲜。“红灯停”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___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3)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不能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2中的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不能完成缩手反射是因为_________不完整。
(4)若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他未受损的神经中枢部位最可能是_________。
(5)正常行走的路人,因为“醉酒”司机的不正当驾驶受到惊吓时,大脑皮层促使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答案】B 条件 大脑皮层 ④或⑤ 反射弧 脑干 肾上腺
【分析】
(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图一中:A大脑、B小脑、C脑干。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二中结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详解】
(1)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走路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一中的B小脑。
(2)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是对“红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此反射过程中,参与该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
(3)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果某人的下肢只有感觉,表明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而不能产生运动,表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可能是④传出神经或⑤效应器受损。通过此现象可以证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4)植物人的生命体征只有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而不能进行其他生命活动,这种病人的脑没有受伤的部位是脑干。
(5)正常行走的路人,因为“醉酒”司机的不正当驾驶受到惊吓时,大脑皮层促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说明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紧密联系,分工合作,共同调节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
15.下图是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2)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出现唾液分泌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先天性反应,这种反应属于______反射。
(3)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______反射。
(4)图A中的食物是______刺激,图D中的铃声是______刺激。
【答案】反射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非条件 条件
【分析】
1.图A中,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2.图B中,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
3.图C中,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4.图D中,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5.反射分为简单反射(也称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也称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详解】
(1)人体或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所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的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2)图A是狗吃到食物而分泌唾液,这是狗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所以属于非条件反射。
(3)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或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由分析可知:图D中,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4)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无条件刺激。如:狗吃食物时就分泌唾液,食物就是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故图A中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无关刺激只要多次与非条件刺激结合,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图D中已经建立铃声响狗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故铃声由无关刺激变为条件刺激了。
16.下图是脑的侧面半球,据图填空:
(1)①是____,它的表层叫做___,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___中枢。
(2)当图中[ ]____受损,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__] 受损,可表现出运动不协调,这一结构的主要功能_____。
(3)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______)
A.躯体感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答案】大脑 大脑皮层 语言 ③脑干 ② 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B
【分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图示中①是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
【详解】
(1)图中的①是大脑。大脑包括左右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语言中枢。
(2)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下部与脊髓连接。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单位,如果这些部位受损,心跳和呼吸就会停止,从而危及生命。图中的②是小脑,小脑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此,当图中③脑干受损,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②] 受损,可表现出运动不协调,这一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平衡。
(3)说话的能力与人的语言中枢有关,“脑血栓”患者失去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导致的,故答案为B。
17.2018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500 米决赛,中国选手武大靖获得冠军,下图是比赛的一个场景以及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完成相关反射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比赛运动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是神经调节和 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此时运动员需要大量的氧气,吸入的氧进入血液,通过血液中的 __________细胞运输到组织细胞处,最终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开赛时运动员应枪声迅速起跑,图中接受枪声刺激的感受器是 ________(填字母),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有__________________条。
【答案】激素 红 线粒体 X 2/两
【分析】
(1)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详解】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2)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中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运动员运动时需要大量的氧气,吸入的氧进入血液,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到组织细胞处,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3)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开赛时运动员应枪声迅速起跑,是由人的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能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X耳蜗内。由图可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有2条。
三、资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最新研究,大脑的主要功能是分析产出样本,样本可以点亮丘脑的丘觉前,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 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米勒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9岁的男孩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根据国内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增植物人约10万人左右,在2001年全国脑复苏持续状态诊断标准修订会议中,规定我国植物人诊断标准包括:患者无任何意识活动、认知功能,不能执行指令、可有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有睡眠和觉醒周期、可有无目的眼球跟踪活动、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可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基本保存下丘脑和脑干功能,且以上状态需持续一个月以上,可定性为植物状态。
(1)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_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人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包含很多的神经元,神经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3)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但有心跳,有呼吸,可以判断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______。
(4)醉酒者往往走路摇摇晃晃,这是由于酒精麻醉了神经中枢中的________。
【答案】大脑皮层 细胞体 突起(位置可互换) 脑干 小脑
【分析】
(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详解】
(1)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3)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但有心跳,有呼吸,可以判断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伤到脑干。
(4)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1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
1.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是由于
A.脑的调节作用 B.脊髓的调节作用
C.体内激素的调节作用 D.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2.“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完成此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C.此反射活动是与生俱来的 D.该活动不属于反射活动
3.以下对神经系统描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大脑 B.人体反射活动必须依赖反射弧才能完成
C.条件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D.条件反射建立后永不消退
4.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细胞体,内含细胞核 B.②是突起,其中长的突起是神经
C.③是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D.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5.下列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是
A.婴儿吮吸动作 B.强光刺激,立即闭眼
C.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D.看见酸梅两字,分泌唾液
6.醉酒的人反应迟缓,走路东倒西歪,其被麻醉的对应器官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7.某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造成胸部以下丧失运动功能,其可能摔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脑干 C.脊髓 D.下肢骨骼
8.喝酒会造成人动作不协调,因为酒精麻痹了人的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9.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B.反射弧、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C.脑、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D.脊髓、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10.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的一组的是
A.老马识途、大雁南飞、鹦鹉学舌 B.嘤嘤求哺、惊弓之鸟、谈虎色变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公鸡报晓、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11.一老爷爷遭遇了车祸。医生对老爷爷进行检查,发现以下现象:
①针刺他的下肢,老爷爷不能感觉到疼痛,但双腿能收缩。
②老爷爷出现大小便失禁症状。
③老爷爷的头部和手能运动,可以拿水喝,但下肢不能运动,不能走路。
④老爷爷向交警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并认为肇事者当时闯了红灯。
结合上述情况,你觉得老爷爷最可能是哪个部位出现了损伤?
A.大脑皮层 B.脊髓 C.小脑 D.大腿
12.下表所示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脊髓 能对抽象刺激产生规律性反应,是脑,躯干和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B 大脑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参与的反射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C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使运动平衡和准确
D 脑干 调节语言、血压、运动等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C.神经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D.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综合题
14.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但有些人仍置若罔闻,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的现象,原因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图1中的_____(填字母)造成的。
(2)“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却屡见不鲜。“红灯停”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___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3)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不能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2中的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不能完成缩手反射是因为_________不完整。
(4)若某醉驾者被撞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他未受损的神经中枢部位最可能是_________。
(5)正常行走的路人,因为“醉酒”司机的不正当驾驶受到惊吓时,大脑皮层促使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15.下图是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2)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出现唾液分泌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先天性反应,这种反应属于______反射。
(3)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______反射。
(4)图A中的食物是______刺激,图D中的铃声是______刺激。
16.下图是脑的侧面半球,据图填空:
(1)①是____,它的表层叫做___,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___中枢。
(2)当图中[ ]____受损,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__] 受损,可表现出运动不协调,这一结构的主要功能_____。
(3)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______)
A.躯体感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听觉中枢
17.2018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500 米决赛,中国选手武大靖获得冠军,下图是比赛的一个场景以及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完成相关反射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比赛运动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是神经调节和 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此时运动员需要大量的氧气,吸入的氧进入血液,通过血液中的 __________细胞运输到组织细胞处,最终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开赛时运动员应枪声迅速起跑,图中接受枪声刺激的感受器是 ________(填字母),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有__________________条。
三、资料分析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最新研究,大脑的主要功能是分析产出样本,样本可以点亮丘脑的丘觉前,脑科学家们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 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米勒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因各种原因使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某个领域的天才。比如,一名9岁的男孩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根据国内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增植物人约10万人左右,在2001年全国脑复苏持续状态诊断标准修订会议中,规定我国植物人诊断标准包括:患者无任何意识活动、认知功能,不能执行指令、可有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有睡眠和觉醒周期、可有无目的眼球跟踪活动、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可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基本保存下丘脑和脑干功能,且以上状态需持续一个月以上,可定性为植物状态。
(1)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_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人的神经系统非常复杂,包含很多的神经元,神经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3)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但有心跳,有呼吸,可以判断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______。
(4)醉酒者往往走路摇摇晃晃,这是由于酒精麻醉了神经中枢中的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