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20: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2.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二、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像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亲情氛围中引入课题,非常自然、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那么你又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 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妈妈两个人才能生出你来呢 先想想被子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启发学生回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等知识)看来,爸爸、妈妈的生殖细胞也一定要经过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生出你来。可见,我们人的生殖并不神秘,而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那么我们人的生殖细胞分别叫什么 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结合的呢
二、讲授新课
1.学习活动一: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活动:观察与思考
出示男女生殖系统正面图,指导学生自学,要求:按顺序认识生殖系统各结构的名称和功能,联想一下在自己身上的位置,哪些已在发生变化
出示男女生殖系统侧面图,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结构名称及功能的纸条放在讲台上,请男女生代表组在最快的时间内把纸条贴到相应的位置。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 为什么
分组讨论交流。
小结:生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其中卵巢和睾丸是生殖器官中最重要的结构。但我们知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即使没有布的时候,都知道用树叶、兽皮包住露在体外的生殖器官,为此,生殖系统又是一个隐秘的器官。
设计意图:这种围绕讨论题展开的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一方面善于表达自己,又能够真正理解对方,促进理解沟通。学生平时羞于上口的词汇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其世俗文化上的含义。
2.学习活动二:受精过程
设疑:想看看精子和卵子的样子吗
实验:
(1)在显微镜下观看动物精巢的玻片标本。
(2)用镊子从雌虾的腹部取少许卵子,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展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
讨论: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特征。
小结:精子很小,长约0.06毫米,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精子的形状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子呈球形,直径约0.2毫米,几乎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出,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设疑: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是怎样跟女性生殖细胞(卵子)结合的 从哪进 在哪结合 最终又到哪“安家落户”
播放视频:排卵、受精、怀孕过程。
小结:
设计意图:带着思考题观察“受精过程”。认识到精卵相遇的部位在输卵管;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作用。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受精卵。
  3.学习活动三:胚胎发育
  播放视频:人的胚胎发育过程。
设疑:
(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
(3)为什么会有“十月怀胎”之说
(4)母体是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
小结:新生命在精卵结合的瞬间就开始了,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再移到母亲的子宫里“安家落户”,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大约需要280天。母体是通过胎盘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
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酒精、烟草及药物对胎儿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孕妇怀孕期间身体各部分增重的一组数据。分组交流自己的想法:你对母亲怀孕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你认为妇女在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
设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经过40周的发育就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哪排出呢
展示分娩过程:指出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就叫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对于母亲来说却是十分不易,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如不顺利、难产,则必须剖腹手术,以确保母子平安。让学生明白母亲生育之艰辛,再把子女养育成人就更不容易了,不知还要花费多少心血。
分小组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怎样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 妇女节、母亲节时,你想为妈妈做些什么
在《烛光里的妈妈》的深情氛围中,与同学们一起,祝所有的妇女们、母亲们节日快乐!
设计意图:老师层层设疑,并视频展示排卵、受精、怀孕、胚胎发育的过程,学生观看和讨论,让学生正常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尊重和感谢父母,尤其是母亲。母亲孕育和生育我们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重负,我们要感谢父母的爱心和责任心所创造的生命的奇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坚持,是对新生命的承诺。
【知识结构框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