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说出青春期男女性发育的主要特征。2.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3.关注青春期心理健康。二、能力目标通过课前小组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体发育过程中,发生在青春期的重要变化,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 组织好学生对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形成健康的性意识。
难点 正确处理青春期的自身变化,健康度过青春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调查问卷。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青春期是花季,是雨季,所有关心你的人们会说,不要被鲜花陶醉,不要被暴雨打湿,你们要用理智迎接这花季雨季。理智思考之时是你长大之时。青春期是人生的过渡时期,是关键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呢 怎样才能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呢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活动一:人的生长发育
小组活动:请大家观看书上P9图8-8,说出人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时期 以小组为单位,把你带来的照片进行交流,猜猜照片上反映的是哪个时期 想一想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展示:请几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自己的照片,并说出属于哪一个时期。
小结:婴儿期是0~1岁,幼儿期是2~6岁,是上托儿所的年龄;童年期是7~11岁,是上小学阶段;青春期就是你们这个时候,从12~23岁,人体各部分发育成熟后,人的身高和体重达到稳定水平,生殖器官具备了繁殖后代的能力,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心理成熟,情绪稳定,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
设疑:除了这四个时期以外,人的一生还有哪些时期
活动:把你带来的家中长辈的照片拿出来,交流一下,分析成年期又可分为几个阶段。
展示:自告奋勇上讲台展示照片,说出所在发育时期及这个时期的特点。发现青春期后还有成年期,可以分为青年期(老师)、中年期(爸爸、妈妈)和老年期(爷爷、奶奶)。
2.学习活动二:青春期发育
学习活动:资料分析
多媒体展示:学生身高变化曲线图,与同学的身高变化曲线进行对比
分析下面的图片资料。
讨论:
男孩和女孩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 你和本组同学身高的变化与图中数据完全一样吗 如果有出入,请分析原因。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 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变化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总结:
青春期发育特点:身高、体重突增,卵巢、睾丸迅速发育;男孩开始出现遗精,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神经系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
3.学习活动三:青春期卫生
小品表演:体育课上
上课铃打响了,全班大部分同学迅速跑到操场上集合,只有两名女生慢慢腾腾、磨磨蹭蹭地走出教室,来到操场的边上。这时,一位调皮的男生指着她俩喊:“老师,她俩又在偷懒。”他这一喊,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那两位女生顿时变得脸色通红……听完这个小故事,我想每位同学的心里都会产生一些想法,你有没有勇气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月经是女生正常的生理现象,男生不应该取笑她们,而应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对待女生来月经这一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应嘲笑因月经来潮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或重体力劳动的女生,应当热心帮助她们完成劳动任务。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统计图等方式完成报告。这一过程实现了学生由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聆听者、指导者。学生在交流中能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关于青春期的描述
文学家称之为“人生的花季”;社会学家称之为“多事之秋”;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最危险的年龄”。
(1)小品表演:小丽的交往观
旁白:小丽是班级的学习尖子,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芭蕾也跳得漂亮,但她几乎不和男生讲话。(小丽和一名女同学走进教室,男生甲拿着作业本走向她们)
男生甲:小丽,这道题目怎么做
小丽:你问老师吧。(男生甲尴尬退下,男生乙上)
男生乙:小丽,放学我们一起回家吧。
小丽:(翻白眼)谁和你一起走。
旁白:小丽私下对朋友说。
小丽:男女同学之间应“规规矩矩”“各不相干”,否则就那个。
讨论:在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 小丽这种做法对吗
小结:世界是由男女两种性别构成的,男女各顶半边天。青少年之间的异性交往,不仅可以,而且是正当的,也是健康的。男女同学应该在正常的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通过相互交往,彼此学习,相互影响,完善自我,还能消除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
(2)小品表演:母亲和儿子
母:林林,今天外面太冷了,快把毛裤穿上,以防感冒。
儿:不,我不穿,我不冷。
母:(生气,训斥)不冷!你到外面试一试就知道了。我告诉你啊,你不穿,感冒了可别找我。
儿:(看了一眼,嘴嘟囔起来)谁用你管!(转身就跑)
母:哎,吃早饭呀!这臭小子,越大越不听话。
儿:要迟到了。(急忙走出去)呀!冻死我了!(冻得直哆嗦)(回家)
儿:妈,我感冒了,我头痛呀!(做出难受的样子)
母:哎,这孩子,有病又得找妈妈吧
讨论:你有类似的情况吗 应当怎样正确处理
小结:这些现象体现了我们的心理特点:既有独立性,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内心世界开始闭锁。建议同学们要与家长、老师、好朋友及时沟通。
(3)案例分析:金凯活泼好动,乐于助人,他很喜欢他的同桌、纪律委员林静,他努力讨好林静,为此,上课坐得端端正正,不打扰林静,有谁破坏课堂纪律,他都帮林静说话。直到有一天,他给林静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的爱慕。
讨论:在我们同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 面对金凯,林静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小结:青春期异性的交往把握不住合适的度,很容易出现问题,早恋问题一直困扰着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很容易造成误解。老师送同学们几句“心语”——请不要过早地放飞心中的白鸽,尤其是在那情感朦胧的年龄。找错了目标再重新飞起,就失去了那珍贵而美好的“初恋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小品的表演和一个案例分析引入,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边讨论。由于这些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所以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真正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小品的表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有了亲切感,再引导学生对这些心理变化及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应对种种心理变化的办法,一起找到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方法和途径。
【知识结构框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