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张PPT)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积累文中常用的实词以及成语、名言警句,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2.了解课文内容、文体特点,体会其语言美。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
(难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作者简介
出 处
时 间
缘 由
意 图
《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
这年六月,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因遭诬陷而被降职岳州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滕子京向贬谪河南邓州的范仲淹发《求记书》一份
范仲淹借给岳阳楼作记,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勉励、规劝老朋友。
背景链接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如《桃花源记)、写景(如《小石潭记》)、状物(如《核舟记》)、记人,以此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作者的见解,常见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文体知识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zhé
整体感知
诵读技巧:用平和的叙述性语调朗读。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shānɡ
huī
诵读技巧:本段多骈句,四字句应两字一顿,读出对岳阳楼壮观气势的赞美之情。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yín
yào
qián
qiánɡ
mínɡ
chán
诵读技巧: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悲伤、阴郁的感情。
jí
bó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zhǐ
tīnɡ
xié
诵读技巧: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喜悦的心情。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译 文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 本文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被罚流放或贬职。
古郡名,今湖南岳阳。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到。
同“俱”,全、皆。
于是,就。
规模。
同“嘱”,嘱托。
指唐代名家。
连词,来。
代词,指重修岳阳楼一事。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译 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胜景,美景。胜,美好。
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日光。
壮丽景象。
完备,详尽。
指示代词,那。
水势浩大的样子。
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一湖。(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万千,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译 文
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乃,就是”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如此……那么。
至、到达。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表推测。
然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译 文
(有时)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译 文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连绵不断的雨。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指天气放晴。
冲向天空。
光芒。
隐没。
桅杆。
昏暗。
迫近,接近。
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用法与此相同。
倒下。
折断。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离开。
这。
谗言,说坏话。
萧条冷落的样子。
指国都。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译 文
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畅游,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
译 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日光。
极言广阔。
停息。
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白芷。
形容草木茂盛。
小洲。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有时,偶尔。
圆形的玉。
哪有尽头。
荣耀。
持、执。
全。
迎着。
一起。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译 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译 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探求。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这里指以上两种表现。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叹词。
曾经。
这样(他们)在朝廷为官也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 文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如果没有。
就是“与谁归”。
在……之前。
在……之后。
◆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同“俱”,全、皆。
“属”同“嘱”,嘱咐。
字词清单
增其旧制
◆古今异义
越明年,政通人和
古义:到 今义:跨过,超出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完备,详尽
今义:准备;具备
薄暮冥冥
古义:迫近
今义:跟“厚”相对
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风景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停息 今义:集合,聚集
沙鸥翔集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指国都 今义:国家
古义:在朝廷做官 今义:向前移动
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轻微
微斯人
◆一词多义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动词,看
名词,景象
动词,观赏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投以骨
以其境过清
连词,来
介词,因为
《爱莲说》
或
或异二者之为
而或长烟一空
副词,或许、也许
副词,有时、偶尔
介词,把
连词,因为
《狼》
《小石潭记》
空
浊浪排空
而或长烟一空
空乏其身
名词,天空
动词,尽、没有
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夫君子之行
指示代词,那
语气词,放在句尾,表感叹
极
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初极狭
名词,尽头
动词,至、到达
副词,很
《桃花源记》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诫子书》
《三峡》
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副词,乃、就是
连词,就
行
商旅不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大道之行也
动词,前行
动词,出行
动词,施行
去
则有去国还乡
意与日去
动词,离开
动词,丧失
《诫子书》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大道之行也》
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动词,探求
动词,要求
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动词,同“嘱”,嘱托
动词,连接
名词,类
《马说》
《三峡》
《桃花源记》
一
一碧万顷
而或长烟一空
数词,一片
副词,全
和
政通人和
春和景明
形容词,和睦、融洽
形容词,温和、暖和
和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居无何
动词,处于
动词,停留
动词,居住
用在时间词语之前,表示相隔一段时间,可译为“经过”
《小石潭记》
《愚公移山》
《周亚夫军细柳》
◆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百废具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均为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名词用作动词,做州郡的长官
动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也”,表判断
省略句:
句首省略主语“滕子京”
属予作文以记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状语后置,即“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定语后置,即“居高庙堂则忧其民”
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即“吾与谁归”
◆成语积累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迁客骚人:指失意的官吏、文人。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春和景明:形容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象。
现代汉语中一般写作“百废俱兴”。
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
白头偕老 宠辱偕忘(一起)
日薄西山 薄暮冥冥(迫近)
临危不惧 把酒临风(面对)
风和日丽 春和景明(温和,暖和)
天下奇观、蔚为大观 岳阳楼之大观(景象)
虚词的作用:
语气词 表达语气, 凸显情感 “感极而悲者矣”中的“矣”表达了迁客骚人面对恶劣环境的感伤之情。
“其必曰……乎”中的“乎”,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这种高尚情怀的由衷赞叹。
发语词 开启话题, 引起下文 第3段:“若夫”开启后文的描写,以虚拟语气起笔,含蓄委婉。
第4段:“至若”领起全段,格调转为高亢,节奏变得明快有力。
连词 提示文章 思路 “然则”一词使文章的思路从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概述转入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描写。
研读赏析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部分(2—4):写登楼所见景物,以及不同景物所引起 的人的不同感受。(写景→抒情)
第三部分(5):议论“古仁人之心”,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点明主旨,并交代写作时间。(议论、抒情)
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登楼所见
记叙
作记缘由
洞庭全景
登楼所感
描写、抒情
( )
晴
悲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 )后( )
登楼所寄
议论
阴
喜
忧
乐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这是为什么呢?说说你的观点。
写作此记时,范仲淹并未去岳阳楼,是凭好友滕子京寄给自己的《洞庭晚秋图》和前代名家有关洞庭湖和岳阳楼的诗文来作文的。
范仲淹在文中说“前人之述备矣”,他觉得没必要再赘述,于是不落俗套、别开生面地选择了其他视角。
范仲淹写作此记不是为了表现岳阳楼的美景,而是为了抒发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并在自勉中勉励滕子京,所以记述重点并未放在写岳阳楼本身。
作者是怎样描绘洞庭湖的全景的?
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所看到的景色,是远景。
衔远山,吞长江
从空间上描写湖面的广阔浩渺。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吉林中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衔”“吞”二字有何妙处
“衔”和“吞”运用拟人手法,把远山、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同时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景。
体会语言美:
1.句式
骈散
结合
句内对
句间对
段间对
政通人和、唐贤今人、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樯倾楫摧、虎啸猿啼、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岸芷汀兰、心旷神怡
衔远山,吞长江;进亦忧,退亦忧;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
第3段和第4段,这两段是排比段,也是骈偶段。
平仄交替,多以平声收束,读之悠扬婉转,余音徐徐。韵脚字具有珠圆玉润的美感,如形、明、惊、顷、青等,清脆而悠长;汤、湘、忘等,绵长而嘹亮。
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多用四字句
2.用词
大量使用了
双声叠韵词
大量使用同
义、反义词
如双声词“潇湘”“隐曜”“满目”“游泳”,叠韵词“远山”“长江”“万千”“静影”“锦鳞”,收到了金声玉振、回环往复的共鸣效果,形成了极强的视听冲击。
同义词“衔—吞、际—涯、通—极、隐—潜、啸—啼、心—神”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反义词“废—兴、朝—夕、宠—辱、喜—悲、进—退、忧—乐”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状元贴士
骈散句、双声叠韵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一组句子。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即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骈句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与朱元思书》
双声叠韵(声母相同,叫双声;韵母相同,叫叠韵)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段,恰当使用能使文章跌宕起伏,充满美感。《〈诗经〉二首》
④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学 习 任 务 单
岳阳楼之景
巴陵胜状图 洞庭风雨图 ③___________
景物
特点
情感 ——
意图
衔远山……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虎啸猿啼
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__________
温暖明媚,柔美秀丽
壮美磅礴,变化万千
阴冷晦暗,压抑沉郁
洞庭春晴图
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
心旷神怡、遗忘得失荣辱的乐观情怀
将岳阳楼之大观简略带过,引出迁客骚人并无不同的览物之情,开启下文
承接上文,对比下文,体现了迁客骚人“悲”的一面
对比上文,体现了迁客骚人“喜”的一面。与第3段一起,为对比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忧乐观做铺垫
常见的考查形式 答题技法
找出表达作者某种情感的句子。
试分析语段中蕴含着人物怎样的情感。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试简要分析。
考点
体会游记类文言文中蕴含的情感(情怀)
抓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析文章背景,把握情感。
抓主要事件,分析情感。
依文章主旨,体味情感。
根据文中的人、物、景,感知情感。
返回
读读第4自然段,试着从修辞及炼字角度赏析其语言之美。
[答题思路] ①确定修辞手法,具体说说是怎么用的;②品味表达效果,分析这一手法对突出写作特点的作用;③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一手法在表达感情、凸显主题方面的作用。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这句话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月光的动态美和月影的静态美,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修辞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这句话运用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写沙鸥和鱼儿,更添自由闲适的气氛。
春和景明
“和”“明”二字表现出一派祥和明朗的气象。
“一”字写出了烟雾消散的开阔境界;“空”字表现出万物清明的景象。
长烟一空
炼字
(安顺中考)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海南中考)这两段(3、4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答题支架]
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找景物
②析特点
圈画出文中所写的景物
结合所写景物及其修饰语,分析、概括画面特点
②明情感
结合画面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考点
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返回
第3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4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表现了开阔的心境,抒发了喜悦的情感。
(贵港中考)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其用意是什么?
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衬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突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天水中考)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考点
联系实际谈观点
[答题支架]
联系实际谈观点
①扣题
②要求
紧扣题干观点,贴近现实生活,提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有标志词,如“我认为……”;结合文章观点,通过举例或讲道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语言通顺、简洁、有条理。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代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操。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继续和发扬“先忧后乐”的优良传统,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每个人的奋斗中变为现实。
返回
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写景
议论
合作探究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写景
抒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写景
抒情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表现出强烈的抒彩。
议论
(饱含抒彩)
抒情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
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
深入探究
范仲淹少时就立下了“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 “先忧后乐”的思想,究其渊源,即是儒家传统的仁爱思想。范仲淹把儒家“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在范仲淹的从政生涯中,他多次上书,强言直谏,虽屡遭贬谪,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救人之困,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核心。
2.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本文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据史料记载,滕子京函请范仲淹为新修的岳阳楼作记,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并说:“山水非有楼观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
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果,可谓文章妙手。
当时,滕子京被贬岳州,情绪特别低落,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所以范仲淹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立意
构思
1.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
在立意上,本文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在内容上,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构思巧妙。这样既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果,可谓文章妙手。
写作特色
2.骈散结合,富有韵律美。
文章第3、4两段,写景一暗一明,对比鲜明。如有时是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有时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悲一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这些对比描写正好反衬出了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凸显了文章的主旨。从句式上看,本文多用骈句、排比句,对仗工整,节律明快;间或穿插散句,又使文章摇曳多姿。
典型考题
1.名句默写。
(1)(金华中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互文表明自己坦然的人生态度。
(2)(铜仁中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揽胜,游目骋怀,抒发抱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言壮语,表现了忧国忧民、苦己为人的伟大情怀。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广州中考)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C
全文表达的是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3.(哈尔滨中考)“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
4.(大连中考)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运用了设问,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以问答的形式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起突出强调作用;同时,运用设问可起过渡作用,还能引起读者对下面内容的注意和思考。
5.(通辽中考)[甲]文(《岳阳楼记》第5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6.(十堰中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恪守的人生信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谈谈范仲淹是如何实践的。
【阅读链接】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既显,门中如贱贫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
范仲淹乐善好施,帮助他人,不顾自己有无;显贵后自己及家人依然保持清廉俭朴的生活作风。这种扶危济困、清正廉洁的品行,正是他对先忧后乐的政治主张的实践。
7.(宁波中考)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材料三:延州②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①夷简:人名。②延州:地名。③砦:同“寨”。
范仲淹心系百姓,在乡族中设置义庄,赡养族人,自己及家人却过着“非宾客不重肉” “衣食仅能自充”的俭朴生活;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计个人私怨;为了边境安宁,主动请缨,抵御外敌等: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8.(十堰中考)《孟子·梁惠王下》中这样说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它有什么共同之处?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9.(桂林中考)杜甫、岳飞、文天祥身上,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请选择其中一人,结合其事迹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写出了许多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揭示社会现实的诗篇,为人民的疾苦而奔走呼号,这正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示例二】抗金名将岳飞,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国,为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这正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10.(巴中中考)岳阳楼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之一,请根据文章内容为岳阳楼写一则简介。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东岸,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三国时,岳阳楼曾为吴国的阅兵台;北宋时滕子京被贬官至此,重新修建了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闻名遐迩。
岳阳楼记
作记缘由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
属予作文以记之
记叙
所见所感
概写胜景:气象万千
览物之情:一悲一喜
描写抒情
胸襟抱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议论
旷达胸襟
远大抱负
结构梳理
这篇“记”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悲喜之情,表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主旨归纳
本文考点回顾
本文阅读考点
重要修辞手法
联系实际谈观点
体会游记类文言文中蕴含的情感(情怀)
对偶 比喻 排比 拟人
本文考点精析或巩固训练见《状元大课堂》及《创优作业》
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拓展延伸
《小石潭记》与《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背景 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因“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贬居河南邓州
内容 游玩无名小潭,描绘所见景色 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色,反映“迁客骚人”的不同情感
写法 记叙、描写,融情于景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情于景
情感 表达对小石潭的喜爱之情,流露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之感 不计较个人得失,关心国家、忧心百姓
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变化
山水游记年代尺(部分)
魏晋南北朝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吴均《与朱元思书》
唐代
柳宗元《小石潭记》
北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结合八、九年级的山水游记学习经历,可以发现山水景物和游览经过历来是山水游记描写的主体。但到北宋时,出现了变化:①在作品内容上,宋前的文章以山水描写为主,寄托的多是个人的喜怒哀乐,如魏晋多为寄托归隐,唐代为个人被贬谪后的悲愁。而到宋代也有写山水,但更多的是思考家国、思考个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在表达方式上,从以叙述、描写为主,到加入了议论或抒情,如《岳阳楼记》的忧乐之思、《醉翁亭记》的与民同乐。
(一)名楼名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陈大纲
文化自信
(二)有关“忧国忧民”的名言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5.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后被简化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范仲淹2岁丧父,家境贫寒,但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发愤苦读,冬日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26岁登进士科后,因敢于直言,屡遭贬斥,不被重用。52岁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改革军制,巩固西北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54岁时,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建议十事,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但因此为守旧派所不容,再度遭贬,流转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
(三)范仲淹:心怀天下
在贬谪期间,范仲淹几乎每到一地,就会建学校、兴教育,他创建过的学校中有名的有苏州府学(现为苏州中学)、绍兴稽山书院和邓州花洲书院。
评价:
三任京官,三遭贬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矢志不移的赤子纯心;直言正谏,敢为孤臣,“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他垂范千古的文人气节;兼济天下,奋不顾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流芳百世的名士精神写照。
背诵课文,说说你的感悟。
岳阳楼是江南名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揽胜,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找来这些诗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