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资料分析,说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描述两栖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
2.说出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1.描述两栖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
2.说出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请同学来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通过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青蛙与小蝌蚪长相上差异很大,这种发育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生认真听故事,发现小蝌蚪与青蛙的差异。 通过故事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播放青蛙鸣叫的声音,提问:这是什么声音?我们在什么季节能听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蛙声是哪种蛙的鸣声?有何作用?总结:雄蛙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展示雄蛙和雌蛙抱对的图片并介绍:雌蛙将卵排到水中,雄蛙将精子排到水中,受精过程发生在水中。这种生殖方式叫做体外受精。阅读课本20和21页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蛙的发育过程总结: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给出蝌蚪和青蛙的比较表格,引导学生填写。思考: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其根本原因是?为什么青蛙数量在下降?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外知识来回答问题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和聆听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案中相关内容。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认真填写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意识,能用生物学知识认识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青蛙生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总结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讨论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通过青蛙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思考:两栖动物的特点?常见两栖动物有哪些?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思考并回答 通过问题并激起学习兴趣,同事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课后活动 关注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查找资料,关注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