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尝试嫁接
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能力目标:
通过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尝试嫁接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表达交流能力
能用生物无性生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团队活动,增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通过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激发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3.通过尝试嫁接了解植物嫁接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尝试进行嫁接,运用植物嫁接基本原理于实践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我们学习过了人类的生殖和发育,那同学们知道人类生命的起点是什么吗?人生命的最初,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最终发育成一个个体。总结有性生殖概念: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成为有性生殖。是不是所有生命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无性生殖 展示细菌和草履虫生殖的图片,提问:这是有性生殖吗?1.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2.无性生殖的例子你们能举出一些无性生殖的例子吗?分裂生殖如细菌和草履虫孢子生殖如霉菌、蘑菇、蕨类出芽生殖指导学生做实验,指导要点如下。明确实验目的: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要求学生4人一组,讨论和制定观察计划。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要求,用酵母菌培养液制作酵母菌临时玻片标本。建议采用龙胆紫染色液对酵母菌染色。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提问: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有无酵母菌?它的形态是怎样的?布置讨论:为什么说酵母菌的“出芽”是一种生殖方式?营养生殖思考:土豆出芽是出芽生殖吗?给出生活中常见植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植物是依靠什么进行生殖的?总结:红薯,萝卜用根,洋葱、土豆用茎,多肉用叶进行繁殖。营养生殖概念:植物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思考: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营养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绿化植物。你知道为什么吗?总结营养生殖的优点: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的生殖速度介绍常见的营养生殖的方法:扦插,压条,嫁接播放嫁接的视频,讨论:1.要使嫁接的植物体成活,操作时要注意哪些关键步骤? 2.嫁接在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并总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酵母菌出芽生殖观察实验。仔细观察在显微镜下看到地情景,描述酵母菌的形态特点。小组讨论:酵母菌“出芽”是不是一种生殖方式。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学生思考并总结出营养生殖的优点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嫁接的两种方法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增加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更直观清晰的理解出芽生殖,同时小组实验和讨论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思维。通过问题过渡,同时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营养生殖的理解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植物组织培养 课件展示胡萝卜的组织培养,提问:这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这是前面所学的哪种无性生殖呢?总结: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茎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切成小块,放在适当的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细胞的增殖的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组织培养思考: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生物技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总结能力并认同生物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
课后实习 尝试进行嫁接 学生小组活动,结合学案进行一种方法的嫁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细菌、草履虫
孢子生殖:霉菌、蘑菇、蕨类植物
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
营养生殖
常见方式:扦插、压条、嫁接
优点: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的生殖速度
植物组织培养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植株;
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培育出优良高产的新品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