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7.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课时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8个生字。
2.能自主提问并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学习重点: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内容。
学习难点:如何筛选重点信息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回忆前两课学习的提问方法。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自主提问,在文中或者文后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 2.看学习伙伴提出的6个问题,想想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问题,讨论、整理、合并同类问题。 2.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更多问题,填写小组问题清单。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迁移能力,让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提问的好习惯。 主问题1预设答案 预设1:“出乎意料”是什么意思 预设2:什么是原子核世界 预设3:为什么新的交通工具能把地球变成“地球村” 预设+: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维续创造一个个奇迹。试想一下:这一个个奇迹是什么呢 预设5: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个设问句,作用是什么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学习筛选问题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看课后习题第二题,阅读思考:哪个问题对理解课文的帮助更大?说出自己的理由。 2.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句来形容。 4.读第四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二步:互学要求 小组讨论: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你从中能受到什么启发。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以课后问题清单为例,帮助学生从理解课文的角度梳理问题,从而筛选出最能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 主问题2预设答案 预设:问题一只是作者列举的一种新发明, 暂时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继续阅读,因此。个问题不影响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预设: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预设: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预设:我们在阅读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的问题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有的问题能引发深人思考。因此,在阅读中提问要注意筛选,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整理问题清单,筛选问题 学法指导 第二步:互学要求 (1)出示已填写好的“小组问题清单”,组内交流:哪些问题对理解课文有帮助,为什么 (2)筛选问题:筛选出最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预设:那些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或者在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不必联系上下文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别除,比如什么是“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哪里等等。 2全班交流,对小组问题进行再次筛选,小组间的相似问题进行归并,师生共同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记录在文中。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筛选出“对理解文本最有帮助的问题”,提高学生筛选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提问的质量。 主问题3预设答案 预设:那些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或者在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不必联系上下文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别除,比如什么是“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哪里等等。预设问题1: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预设问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写字练习,巩固识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唤纪、技、改、程超、亿、核。 2.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纪”的右边是“己”,不是“已”;“亿”的最后-笔是”的右边两撇中第一撇长,第二撇短。 3.学生观察这8个字的结构,注意主笔和左右部分的占格位置。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写好字。
三、教学总结
四、板书设计 7.呼风唤雨的世纪 筛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