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小小“动物园”
教科书 书 名: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从不同方面找出家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点,把他们想象成相应的动物。 2.借助具体事例、把人当作动物的方法,尝试把其中一位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写具体。 3.通过同桌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修改习作,体验习作的快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从不同方面找出家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点,把他们想象成相应的动物。 2.借助具体事例、把人当作动物的方法,尝试把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借助把人当作动物的方法,尝试把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借助绘本,初识“相似点”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创设轻松有趣的情景进入课堂。 同学们喜欢逛动物园吗?嘟——嘟——小火车开了,今天我们要去逛动物园。小火车到站了,动物园到了。前面来了几只小动物,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出示课件,先出示介绍动物的文字,学生读文字猜出来后再呈现图片,如下图——) 2.指名说说它是什么动物,教师相机出示动物图片和名称。 3.人称变一变,引发人与动物是否相似的思考。 大家全猜对了,你们真是动物的好朋友。老师想把这三句话变一变,看看行不行?(出示课件,如上图——) 共读绘本,初识人与动物的相似点 1.师生合作读绘本,领悟人与动物的相似点。(出示课件:如下节选的绘本图片——) 【绘本内容】 (1)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 (2)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3)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 2.小结: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你们再来看看屏幕这三句话,老师这样变一变究竟行不行?是的,原来我们也可以把人当作动物来描述,真有意思!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喜欢的逛动物园、猜动物等情景和活动的创设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人与动物是否相似的思考,为习作做铺垫;再通过共读学生喜闻乐见的绘本,体会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顺利解决了对本次习作话题小小“动物园”的审题理解难题。 二、借助教材,理解“相似点” 过渡:同学们,当家里的每个人都想成了动物,那我们的家就变成了?(小小“动物园”)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习作课——小小“动物园”。【板书课题:小小“动物园”,贴全家福图片和动物图等】 (一)学习从一个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1.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29页习作二,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明、小红、小兰分别把家人想象成什么动物?【板书:家人 动物】 2.指名汇报:小明把爸爸想象成一只熊。小红把姐姐想象成一条鱼。小兰把爷爷想象成一只大老虎。 3. 学习从一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1)学习从外貌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①小明为什么这样把爸爸想成熊? ②胖胖的,憨憨的,这是在说爸爸哪方面的特点?【板书:外貌】 (2)学习从特长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①小红为什么把姐姐想象成鱼? ②这是在说姐姐哪方面特点?【板书:特长】 (3)学习从性格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①小兰为什么把爷爷想象成大老虎? ②这是在说爷爷的什么特点?【板书:性格】 4.小结选材方法:我们抓住动物和人的一个相似之处可以把人想象成动物。 (二)学习从多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1.借助教材,学习从多方面想家人和动物相似。 (1)其实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不止一处,我们来看看妈妈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2)妈妈哪三方面和羊相似? (3)汇报:外貌、习性、性格。 2.小结方法:妈妈的外貌、习性、性格都像羊。原来把家人想成动物,不仅可以从一个方面去想,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想。【板书:习性……】 【设计意图】此环节依纲靠本,通过文中的谈话交流和图片和文字结合的举例,引领学生交流学习,了解学习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涉及“外貌、习性、性格特点”等多方面,为学生习作展开想象,打开习作选材的思路,为习作合理选材打下基础。 三、拾级而上,写清“相似点” (一)利用导图,打开思路,找找“相似点” 1.利用导图,展开想象。 如果让你把自己的家也想成动物园,你会把你的家人分别想象成哪种动物呢?请打开作文纸,仿照导图给出的例子,在圆圈里填写出来。 2.汇报交流。 同学们真会想象,你们的家人都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了。谁来说说,你把家人想象成哪种动物? (二)搭建支架,借助事例,说清“相似点” 1.利用导图,范例引路。 你们把家人想象成这些动物,家人到底和动物有哪些相似的方面呢。看看这位同学的,他的爸爸像猩猩,因为他长得胖,肚子有点圆;跑得很快;很勇敢。(课件出示,如下图——) 2.搭建口头表达支架,说出相似点。 你的家人和动物有哪些相似的方面?请你请用这个句式来说。 句式:我________像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借助事例,把相似点说具体。 (1)如果用上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说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请看看这位同学怎么借助一件事把爸爸和猩猩的相似点说具体的。(课件出示:播放视频) 【视频实录】 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他长得有点胖,胳膊上有一大块儿一大块儿的肌肉,跑步很快,非常勇敢,很像大猩猩。执行任务时,他和队友追捕犯人,他跑得特别快,第一个追上犯人。犯人想冲过来和爸爸搏斗,爸爸却慢慢地走到犯人面前,犯人都吓呆了,继续跑,爸爸大叫一声:“站住!”犯人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这时候爸爸冲上去用双手把犯人摁住,抓了起来。这时爸爸特别像一只勇敢的猩猩。 (2)请同学们选择一位家人,结合具体的事例和同桌轮流说说他和动物的相似点。 (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4.小结:原来,用上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说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真是个好方法。【板书:具体事例】 (三)创设情境,由说到写,写清“相似点” 1.创设情境写一写。 同学们说得真热烈。小动物们听到同学们说家人和动物很相似,想邀请你的家人参加盛会了。你看,它们发来了一封邀请信。(出示课件:如下图)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由学习到实践,由说到写,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难题。通过提供思维导图和句式等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想清楚家人和什么动物相似、哪些方面相似,再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说清楚相似点,最后创设参加动物盛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整个环节化解难度,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 四、微课破难点,擦亮“相似点” (一)学习微课,领悟方法 1.学习微课。 用上具体的事例,能把人和动物的相似点写得更加具体。怎样写才能把家人写得更像动物呢?有一位同学还有一个神奇的法宝,你们想学习吗?请同学们看微课。 【微课实录】 小小“动物园”,写作有妙招。 嗨,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法棒吗 它可有神奇的魔力噢!有了这魔法棒,你可以把家人与 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得更生动,相似指数更高,而且更有趣哦。不信,你看: 真真写他的妈妈像花母鸡,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我一犯错她就批评我,指出我哪儿错了。 巴拉啦能量,魔法变变变一 我一犯错她就“咯咯”叫,用尖尖的“嘴”来啄我,指出我哪儿错了。 “咯咯叫”、’“用尖尖的嘴来啄我”,这些都是描写母鸡的语言,用在妈妈身上,多么生动啊,妈妈瞬间变成了一只花母鸡。 欢欢写他哥哥像一匹马,他写道: “呀——”哥哥大叫一声,就飞快地朝前跑去。 巴拉啦能量,魔法变变变一 “呀——”哥哥一声嘶鸣,就撒开四蹄朝前飞奔。 “嘶鸣”“撒开四蹄”“飞奔”这三个词是写马的,让哥哥带上马儿的特征,是不是更像马了 乐乐写他的妹妹像一只小鸟: 我的妹妹整天围在我身边,吵吵闹闹。 巴拉啦能量,魔法变变变一 妹妹整天在我身边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地叫个不停。“飞来飞去”“叽叽喳喳”是写小鸟的词语,多形象啊,妹妹与小鸟的相似指数就更高了,特点也更突出了。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三句话: (1)我一犯错她就“咯咯”叫,用尖尖的“嘴”来啄我,指出我哪儿错了。 (2)“呀——”哥哥一声嘶鸣,就撒开四蹄朝前飞奔。 (3)妹妹整天在我身边飞来飞去,“叽叽喳喳” 地叫个不停。 2. 领悟方法——把人当动物写。 同学们,读完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把人当作动物写,家人更像动物了,更生动了,更有趣了。)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已经发现魔法棒的秘密了。平时我们都是将动物当成人来写,今天我们要写家人,把家人当作动物,让家人直接带上动物的特征,这样就更相似更有趣了。【板书:把人当动物写】 (二)运用方法, 趣改“相似点” 1.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让我们也用上刚刚学到小妙招把家人当作动物写,修改你刚才写的习作片段。一位同学是用上把人当动物写的方法这样修改习作,我们可以向他学习。(课件出示修改范例,如下图——) 2.学生用上把人当动物写的方法有趣地修改习作。教师巡视指导,选出点评样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趣改“相似点”,在上一环节借助事例写相似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语言生长。把人当作动物写是本次习作的难点,也是学生语言表达的“生长点”,因此利用一个提前录制好的,行之有效的微课解决难点,助力学生语言表达的提升,达成把家人与动物的相似点点“有趣”地写的目标。 五、交流修改,内化方法 1.全班交流。 (1)佳作欣赏。同学们,请结合板书,回顾这次习作的方法,说说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欣赏运用到的具体事例、把人当作动物写的有趣语句。) (2)共同修改。结合板书,说说这篇习作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请提出建议。 2.自主修改。 3.同桌交换读一读,学一学,帮同桌画出写到的具体事例和把人当动物写的句子,评一评习作能得几颗星?有具体事例得5颗星,有把人当作动物写的有趣语句得5颗星。 【设计意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年段习作目标的要求。这环节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评价习作,学习同伴的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同时感受小小“动物园”的快乐,感受家的幸福。 六、绘本延伸,完善小小“动物园” 同学们,我们家里还有其他的家人,课后我们用上这节课学到的借助具体事例,把人当动物写的方法,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评一评写得像不像,并根据家人意见修改,那么全家人都可以参加动物王国都盛会了,还可以编成属于你家的《小小“动物园”》绘本故事,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播放绘本结束本课。(课件出示绘本节选,如下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由绘本开始到绘本结束,给学生带来美好的感受,激发学生继续习作、完善习作的欲望。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图文结合,首先是图画部分,用一个家的图片表示小小“动物园”指的是我们的家庭,下面有不同的小动物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找到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而且增进了美感;文字部分,这是课堂学习过程的见证,既帮助学生拓宽选材的思路,也指导了学生写作的方法,是课堂学习的精华,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