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0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0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7 17: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部编版 历史(七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导入新课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1、立足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等图片材料及相关史实,知道秦朝统一的原因、过程及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结合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对秦始皇的评价,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秦始皇的功过。(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秦统一中国 时间都城
统一原因 统一过程 历史意义 公元前221年
咸阳
①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大大增强②秦王嬴政重用人才(李斯、韩非等)
③连年战乱,人民渴望实现统一④兼并战争促进了局部地区统一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表格
学法指导:结合秦朝形势图,以时空线索,掌握秦朝统一概况、原因及意义
①灭六国: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进南下:秦灭六国后,北击匈奴、南攻夷越,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材料1:战国七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人心厌战,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长期战乱,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渴望统一
立木立信
商鞅变法:实力最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材料3:
嬴政的雄才大略(嬴政即位后,招募人才,及时听取建议,做了充分的准备,采取正确战略战术)
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
材料2:
材料四:.长平之战,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1、秦灭六国的原因:
史料实证
视频:秦统一六国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咸阳
2、秦灭六国的过程:
辽东
时间:
策略: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思考:
秦国为什么首先进攻韩国?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时空观念
咸阳

公元前221年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秦朝
公元前221年
嬴政
咸阳
3、秦朝的建立
东海
南海
陇西
长城一带
秦朝疆域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时空观念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秦统一的意义
意义:
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国
秦朝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历史解释
烦恼一:寡人得天运,大一统于天下,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用王这样的的称号,完全不能显示出自己的“丰功伟绩”。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烦恼三:丞相建议,要在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想:“真纠结啊,到底该这么办?”
地位那么高、称呼怎么定
国事那么重、职责怎么分
疆域那么大、地方如何管
中年嬴政的烦恼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天下归一
合作探究:假如你是秦朝的政治顾问,你有何良策来为嬴政分忧?
历史解释
郡县制
废除分封制,设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皇帝制
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三公制
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理论基础—法家韩非: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建立—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顶峰—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
灭亡—辛亥革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称号不尊贵
国事
繁重
地方
管理
药方
嬴政的心病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各项措施有何影响?
阅读以下史料,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皇位世袭
朕为始皇帝。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独尊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1.皇帝制度
材料: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认“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始皇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历史解释
御史
大夫


皇帝


行 政
军事
监察
大权独揽 任免官员
宫廷警卫
宫门卫戍
宫廷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农赋财政
工商税务皇室财务
民族外交
祭祀礼教
中央官制





















中尉
将作少府
京畿治安
宫殿营建

皇帝一人独治天下,全国的土地、资源、人民、财富均为他所有,可谓"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可以决定任何人的生死荣辱,可以"涂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
"明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
家天下发展到极致
2.中央政权制度
实质: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任免权: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守
县令或县长
①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
②影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地方制度



史料实证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相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历史解释
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方面 内容 影响
政治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车同轨,开灵渠;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卫青、霍去病
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五铢钱
铜权
铜量
历史解释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下列表格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结合图文资料,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1、文化上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壁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行的文字颁行全国。
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史料实证
视频:统一度量衡







圆形方孔半两钱
①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②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度——长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今250g
度量衡
2、经济上:
统一货币、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历史解释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3、交通上:
秦皇古道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灵渠
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便利南北水运交通。
意义:便利各地交通往来,便利南北水运交通。
车同轨,修驰道,凿灵渠。
史料实证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意义: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秦暴政的表现之一。
4、军事上:
臣自追随吾皇以来,备受重用,奉命统率30万大军镇守北疆。今北方匈奴不断侵扰,百姓苦不堪言。臣以为应早早提防。请皇上下旨定夺。
——蒙恬
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史料实证
秦朝的疆域四至
时空观念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此你什么看法?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我方唱罢,你方登场
唯物史观
我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是千古一帝
你推行暴政,是个暴君
积极:(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战局面,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2)秦始皇在位期间,修建宫殿,长城,滥用民力,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总评价:秦始皇有功于历史,有罪于人民,功大于过。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1)客观全面(积极+消极)
(2)史论结合(史实+结论)
我方唱罢,你方登场
唯物史观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此你什么看法?





秦灭六国
时间:公元前221年
人物:嬴政
都城:咸阳
巩固统一措施
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统一文字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开凿灵渠
军事: 北击匈奴,修长城
创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1. (2022年山东威海)威海在西周时期属于莱子国管辖,秦朝时属于胶东郡腄县管辖。这表明,西周、秦朝时在地方分别实行
A.分封制 郡县制 B.分封制 行省制 C.郡县制 世袭制 D.世袭制 分封制
2.(2022年湖南张家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草书
A
B
评价反馈
3.(2022年内蒙古通辽)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决定推行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大臣建议推行 D.人民要求实行
B
4. (2022年山东聊城)“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A.齐桓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汉武帝
5.(2022年内蒙古包头)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D.统一六国的需要
C
A
评价反馈
6.(2022年甘肃白银)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丹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
A.沿用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建立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C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