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考主题2 崇尚英雄,凝聚力量 检测试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热考主题2 崇尚英雄,凝聚力量 检测试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7 19: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考主题2 崇尚英雄,凝聚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侠客、英雄、隐士、君子
D.英雄、君子、隐士、侠客
2.(2022·临沂高三二模)某“族约”曰:“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该“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
A.注重血缘纽带,推动理学普及
B.激励家族成员,追求功名利禄
C.强化宗族特权,维护家族秩序
D.凝聚宗族力量,加强基层教化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  )
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
C.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
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
4.初唐、盛唐的诗人大多经历过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的生涯。诗人杨炯的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这一现象体现了那个时代(  )
A.崇尚英雄主义
B.社会动荡不安
C.开始军功授爵
D.文学样式多样
5.(2022·江西赣、抚、吉名校联考)从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发动反清起义,到孙中山领导两次护法运动,再到国共合作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都是凝聚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这表明三民主义(  )
A.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B.指导了中国反侵略斗争
C.符合不同阶段的革命需求
D.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6.(2022·枣庄高三三模)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
A.激发国民党人的斗志
B.树立民主信仰和凝聚共和力量
C.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
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
7.(2022·石家庄高三一模)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成员结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对党外知识青年保持相当警惕和距离。1925年五卅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要求各级党团组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革命运动,吸收其中的革命分子加入共产党或青年团。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唤醒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
B.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注重凝聚民主革命力量
8.下表为抗战时期创办的漫画期刊所登载的部分漫画名称。据表可知,这些抗战漫画旨在(  )
作者 漫画名称
蔡若虹 《全民抗战的巨浪》
廖冰兄 《筑起我们的钢铁长城》
陆志庠 《青纱帐里活跃的东北义勇军》
A.推动国共再次合作的实现
B.凝聚民心激发抗日意志
C.宣传民主党派的抗日主张
D.宣扬抗日民族英雄事迹
9.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他们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是(  )
A.救国救民、不怕牺牲
B.崇尚劳动、敬业守信
C.精益求精、保家卫国
D.改革开放、勇于创新
10.作为各种赛会的比赛项目,摔跤在古代希腊拥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将奥林匹克赛会的摔跤胜利者视为英雄,许多神话及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都与摔跤有关,这些人物大都是摔跤场上的高手。可见,在古代希腊(  )
A.英雄情结与人文精神已融合
B.社会价值观摆脱了道德规范约束
C.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了贯彻
D.崇尚阳刚与力量的社会氛围浓厚
11.(2022·莆田高三二模)古罗马时期,西塞罗通过《论法律》《论责任》等著作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和民众,奥古斯都兴建了神庙(供奉战神、凯撒大帝等)、罗马广场及凯旋门等纪念场所。这些做法(  )
A.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国家立法的完备
C.增强了罗马民族凝聚力
D.完善了帝国的公共设施
12.“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原本取名《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拿破仑第一帝国成立后“为歌颂对一位伟人的纪念”而改用现名。这反映出贝多芬的政治诉求是(  )
A.崇尚权威,歌颂英雄
B.崇尚民主,反对专制
C.反对盲从,提倡人性
D.抵制战争,追求和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神话中的英雄是“德性”的,他们有着“挟山超海”的能力,但绝不率性而为、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崇尚集体主义。“三皇五帝”作为人祖,以救民于水火而著称,就是身体微弱如“精卫”者也是通过“填海”与人方便。因此,英雄们与广大百姓命运与共、心气互洽。“夸父”“莫邪”以及“太阳”“土地”这些神性的意象,无不是集体力量的象征,给民族整体以激情、信心和动力。——摘编自刘长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新文学书写》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4.(2022·山东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偶像时代变迁统计表
时代 偶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崇拜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和英雄人物如: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英模人物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革命英雄江竹筠、保尔·柯察金等。
20世纪七十年代 崇尚科学报国和港台文艺明星如:1978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使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崇敬的对象,并引导年轻人对科学产生极大的热爱;20世纪七十年代末港台流行歌曲家和台湾言情小说家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偶像”的理解逐渐宽泛,越出了一呼百应、全民崇拜的传统学习型偶像范围,增加了爱慕型偶像。这个年代的偶像代表有:创下“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文坛才俊、影视明星成为新的崇拜群体等。
21世纪 草根精英,选秀明星,体育明星,科技领军人物,IT财富传奇人物受到人们的追捧,偶像不再是“随大流”的东西,“自己喜欢就好”。但是互联网的高效快捷促使“选秀”时代的明星采用各种手段对自己进行炒作,草根精英和网络红人“走红”时间大为缩短,数量剧增,这种氛围加剧青年追求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
——据刘钰雯《偶像时代变迁及现实思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的偶像崇拜并做出合理解释。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偶像崇拜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儒家主张君子观,墨家主张兼爱,有侠客之风,道家主张无为逍遥,有隐士之风,法家主张变革,依法治国,有英雄气概。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排除B、C、D。]
2.D [根据该“族约”中“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知其功能是凝聚宗族力量,根据“族约”中“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可知其功能是加强基层教化,D项正确。]
3.A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垄断官位,使低阶层的民众看不到上升的希望,因此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A项正确;“成为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佛道两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是时代主旋律,排除C项;材料反映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不能说明爱国情怀得到激发,排除D项。]
4.A [初唐、盛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为国立功的荣誉感,而且多有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的经历,唯物史观中强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说明当时崇尚英雄主义,A正确;初唐、盛唐社会稳定,排除B;军功爵制在战国时期就存在,排除C;题干仅仅列举了当时的诗,不能得出文学样式多样的结论,排除D。]
5.C [材料指出,无论是辛亥革命前的“反清起义”,还是“两次护法运动”“国共合作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都是“凝聚各种社会政治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C项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没有解决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没有获得广大农民阶级的支持,排除A项;材料中仅抗战是反侵略斗争,排除B项;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D项。]
6.B [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宣誓效忠民国、效忠共和,以防止专制复辟,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树立民主信仰和凝聚共和力量,B项正确;此时是同盟会,还未成立国民党,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价值,排除。]
7.D [根据材料可知,五卅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青年学生的重要性,积极吸收青年学生中的革命分子入党,目的是凝聚民主革命力量,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8.B [根据“《全民抗战的巨浪》”“《青纱帐里活跃的东北义勇军》”等标题可得出这都与团结抗战有关,是为了凝聚民心激发抗日意志,B项正确;A项不是主旨,排除;材料没有针对民主党派,排除C;材料没有宣扬抗战英雄事迹,排除D。]
9.B [根据所学可知,“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物,因此体现的时代精神是崇尚劳动、敬业守信,B项正确。]
10.D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们将奥林匹克赛会的摔跤胜利者视为英雄”“这些人物大都是摔跤场上的高手”可知,古希腊崇尚阳刚与力量的社会氛围浓厚,D项正确;A、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人平等的理念,排除C。]
11.C [古罗马时期,法学家带头歌颂为国捐躯的英雄,皇帝组织兴建神庙、广场等纪念场所,促进了公民教育,增强了罗马民族凝聚力,C项正确;弘扬爱国主义的著作、纪念场所等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颂扬爱国精神的做法对国家立法的发展完备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项;完善了帝国的公共设施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
12.B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歌颂的是拿破仑,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当时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民主理想的象征。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愤然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说明贝多芬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正确;崇尚权威不属于贝多芬的政治诉求,排除A;提倡人性不能作为政治领域的诉求,排除C;D与该曲无关,排除。]
13.示例:
材料观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蕴含着浓厚的整体观念。
评析:中国古代低下的生产力水平,需要人们以群体的力量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人们以群体的力量增强了生存能力,延续了社会的发展;早期人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抗争诞生了英雄主义,群体性活动塑造了整体观念,逐渐演化出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生存发展的艰难历程和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作者的观点揭示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的重要源头,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14.(1)解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需要教育文化与科学的振兴,需要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中国女排、张海迪的奋斗精神,契合了这一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影视明星成为新的崇拜偶像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反映。
(2)认识:偶像的变迁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体现了特定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理想,是时代的映射;各时期偶像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较大,偶像应具有优秀的品格;引导人们崇尚、学习健康积极的标志性偶像,树立全社会认同奋发向上的精神旗帜,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言之成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