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时作业 (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时作业 (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7 19: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西走廊,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阿拉伯帝国)亦加强了对中亚地区的攻势。这在当时( )
A.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B.导致朝贡贸易迅速衰落
C.中断了中外经济的联系 D.造成了华北地区的战乱
2.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这主要反映了丝绸之路( )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B.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 D.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3.下列图片所示的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有学者认为,这种“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与先秦文献记载的赢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相吻合。这可用于说明( )
A.秦国崛起的精神动力 B.草原丝路的文化影响
C.不同物种的交流融合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阙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教遣使自日南微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表明当时( )
A.大秦普遍使用金银与汉朝贸易 B.汉朝与大秦直接互派使节接触
C.桓帝派遣使节从海路到达大秦 D.商业活动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5.公元前后,“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欧亚大陆两端同时存在着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材料中“两个强有力的大国”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A.武力征服 B.宗教传播 C.经贸交流 D.官方往来
6.据考古发现,西汉政府在长安到玉门关(属敦煌郡)之间设置了45个驿置,驿置内有官卒、传马、传车等。这些驿置的设置( )
A.消除了匈奴的威胁 B.推动了中欧间直接往来
C.有效的管辖了西域 D.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
7.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他们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欧亚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把我国东部农耕文明集中发达地区与“西域”及其以西各邦国联系起来。也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材料表明“丝绸之路”( )
A.为东西方丝绸交易的专用通道 B.是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C.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唯一通道 D.拓展了汉朝的统治区域
8.1150年,造纸术传人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成为宗教改革的工具
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9.“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下列史实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是( )
①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 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
③马可波罗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 ④乾隆帝在热河接见英使马戛尔尼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美洲落叶松)、pone(玉米饼)、Arizona(亚利桑那州)、woodchuck(土拨鼠)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荚)等。这一材料可以佐证( )
A.三角贸易的原因 B.美国文化的特征
C.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D.西进运动的背景
1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 )
A.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B.航海技术相当高超
C.发展成南方的经济中心 D.引领汉朝对外贸易
12.明代,中外科技交流是由民间推动的,是自下而上并得到朝廷鼓励的。而清初,与西方传教士的科技交往仅限于朝廷,拥有技艺的西方传教土成为天朝大国太平盛世的装饰品,甚至认为西学源于中学。这一现象表明( )
A.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的态度 B.皇权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
C.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 D.明清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13.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在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的粟特文纸本信札写于西晋末年(约312~313年),其出自往来中国和中亚的粟特商人之手,信札原本是要发往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却因故未发。这可以用来说明( )
A.造纸术利于西方人文精神产生 B.西晋年间造纸术已传入欧洲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 D.中国古代科技对周边的影响
14.下图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 )
A.对外贸易处于顶峰 B.西北边疆战乱频繁
C.丝路贸易较为兴盛 D.榷场互市相当活跃
15.古时候,最令罗马人惊叹的是中国的丝绸。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说:“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据此可推知,当时( )
A.中国与罗马建立直接联系 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中西方通过丝绸发生接触 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史料 前1世纪,罗马人从安息人那里认识了丝绸,并很快狂热地喜欢上了这种来自远东的神秘丝织品,成为丝绸在西方最大的主顾。丝绸质地优良,但制作工艺由汉朝垄断,神秘而复杂。“奥勒良曾抱怨一磅丝绸在罗马竟能卖到12英两黄金”,罗马为进口丝绸流失大量黄金。
——水丽淑《西汉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原因及启示》
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两汉时期陆上丝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秦汉之际,匈奴趁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之机,占据河西走廊,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断绝,丝绸之路随之中断。汉武帝时,伴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河西走廊,张骞通西域获得成功,因匈奴阻隔,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当时向西方输出的丝织品享有盛誉,丝绸通过安息传到罗马帝国,成为时髦服饰。东汉时,西域仍是丝绸之路枢纽,成为中亚、西亚商人会集之地。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铜铁器物。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丝路暂时中断。东汉以后的魏、晋又部分地恢复了与西方的交通。唐代前期,不少外籍商人通过大漠用骆驼将地方特产运往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生产的丝绸、瓷器及其他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欧洲乃至非洲广大地区。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
——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发展演进的特征,并分析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
观点内容
学者1 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学者2 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学者3 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
学者4 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
——摘编自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任意两位学者的观点,概括史学界“丝绸之路”研究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利玛窦(左)与徐光启(右)儒服画像
利玛窦简介 1583年,进入中国传教。 1601年,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到京师献图,深受明神宗喜爱。 1607年,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正式出版。 同时他还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在书信、回忆录中记叙了在华经历和对中国的印象。
材料三 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逖闻天朝声教文物……用是离本国,航海而来……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僦居学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韶州二府十五年,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亦略诵记……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徕四夷,遂奋志径趋阙廷……——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2)材料二、三是否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点依据)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驻守西北地区的军队内调,周边政权趁机扩张,唐朝对河西走廊、阿尔泰山一带、中亚等地的控制丧失或减弱,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A项正确;安史之乱前,河西走廊等地属于唐朝的领土,与这些地区的贸易不属于朝贡贸易,通过丝绸之路开展的贸易也以民间贸易为主,因此安史之乱“导致朝贡贸易迅速衰落”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的畅通虽然受到了影响,但中外经济联系并未断绝,排除C项;华北地区的战乱是安史之乱造成的,而非由于西北边境军队内调,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可知从社会史研究视角看,丝绸之路促进各地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发展趋势,排除B项;丝绸之路体现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据材料“有角神兽是我国北方和欧亚草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装饰题材” 与考古发现的图1、图2、图3的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可知自陕西到内蒙古到南西伯利亚地区的装饰题材与先秦文献记载的赢秦飞廉族的风神形象有渊源关系,B项正确;南西伯利亚和内蒙古不属于秦国的疆域,排除A项;据材料"有角神兽"、"'鸟兽合一'的虚幻动物"得出这并不是真实的生物,排除C项;题中主旨反映的是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的相似性、同一性的特点,古代文明的多元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秦用金银作为钱币,十个银钱相当于一个金钱。与安息、天竺的人在海上互相买卖,赚的钱有十倍。大秦的国王经常想和汉互通使者,但安息的人想拿汉的彩色丝帛跟他们做生意,所以拦阻大秦的使者,使他们不能自己到汉。到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曰南边界外献来象牙、犀 牛 角、玳瑁,才第一次通使者,说明汉朝与大秦直接互派使节接触,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大秦普遍使用金银与汉朝贸易,排除A项;材料是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与汉交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后......欧亚大陆两端同时存在着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后,欧亚大陆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指的是中国汉朝和罗马帝国,汉朝与罗马帝国的联系方式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经济贸易往来,C项正确;武力征服,双方没有军事接触,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宗教传播,客观上有思想的交流,但非主要联系方式,排除B项;官方往来,非主要联系方式,只是小范围的接触,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置45个驿置,提供车马和维护秩序等,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畅通,D项正确;消除了匈奴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汉时期中欧间并没有直接往来,排除B项;驿置只负责交通服务,不是有效管辖西域的机构,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两端的交通大动脉,具有非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互补的战略意义,成为古代中国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B项正确;早期丝绸之路上交易的物资种类广泛,并不仅仅是丝绸交易的通道,排除A项;“唯一”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与“统治区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造纸术传入欧洲,代替了原来的书写工具,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文化从贵族教士阶层推广到普通大众,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造纸术传入欧洲只是文艺复兴的一个条件,并不是起推动作用,排除A项;宗教改革的工具在于宗教思想,并不是具体的造纸术,排除B项;造纸术与地理大发现关联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①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出使大秦,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赤土国,③马可波罗由泉州经海上丝绸之路回到威尼斯,①②③正确,D项正确;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陆丝绸之路中断,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美式英语中,有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和非洲黑人语言,这说明美国文化是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B项正确;美式英语中有黑人语言,和三角贸易有关,但属于三角贸易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前,美洲相对孤立,不会出现系统化的美式英语,排除C项;来自美国东部的居民在“西进运动”过程中与大量的印第安人发生摩擦与交融,促进了美式英语的发展,这属于“西进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的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相符合,排除B项;C项发生在宋代,排除C项;D项错在无法体现"引领"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而清初,与西方传教士的科技交往仅限于朝廷,拥有技艺的西方传教土成为天朝大国太平盛世的装饰品,甚至认为西学源于中学。”可知,反映了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A项正确;皇权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政府对科技发展的决定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明清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的粟特文纸本信札写于西晋末年(约312~313年),其出自往来中国和中亚的粟特商人之手,信札原本是要发往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却因故未发。”可知,说明纸张已传入粟特人居住的中亚地区,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对周边国家的影响,D项正确;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关,与造纸术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不能得出中国造纸术在西晋时期就西传到欧洲,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粟特商人通过纸张信札的方式交流,不能得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图中的出土文物是“胡人牵骆驼俑”,作为随葬品,是对唐代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其形象写实,生动地表现了丝绸之路上西域胡商的形象。由长安通向中亚、西亚以至于阿拉伯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纽带,唐代时这条商路更加繁荣,商队络绎不绝。骆驼是商客的坐骑,也是托运物资的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胡人牵骆驼俑”这样的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丝路贸易较为兴盛,C项正确;唐代对外贸易繁荣,但仅凭材料中的随葬品无法判断其是否处于顶峰状态,排除A项;如果西北边疆战乱频繁,就不会有大量胡商到来,排除B项;榷场互市反映的是宋与辽、西夏、金等的经济往来,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古时候,最令罗马人惊叹的是中国的丝绸”可知,中国的丝绸已经到达了古罗马并令罗马人感到惊叹,这说明丝绸是中西方发生接触的重要媒介,C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中国与罗马是否建立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与其它国家的对比,无法得出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6.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对外贸易利润巨大;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贸易活动;稳定的国际关系等。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汉时期,陆上丝路之所以能够走向兴盛,首先是汉朝实行积极的对外政策;根据“丝绸质地优良,但制作工艺由汉朝垄断,神秘而复杂。……罗马为进口丝绸流失大量黄金”并结合所学可知,走向兴盛的原因还包括;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对外贸易利润巨大;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贸易活动;国际关系稳定等。
17.(1)特征: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畅通与中断交替;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与文化传播之路并存;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并存。
原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局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
(2)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和重要象征;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建立直接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可得出,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丝绸之路随之中断”“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丝路暂时中断。东汉以后的魏、晋又部分地恢复了与西方的交通”可得出,畅通与中断交替;根据材料“成为中亚、西亚商人会集之地”“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之机,占据河西走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与文化传播之路并存;根据材料“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可得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并存。原因:根据材料“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局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等角度回答即可。
(2)意义:根据材料“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铜铁器物”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和重要象征;根据材料“伴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河西走廊,张骞通西域获得成功”可得出,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可得出,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建立直接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18.(1)观点:学者1: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样;
学者2:丝路上交流的人员和功能繁多;
学者3:丝路发展的原因多样;
学者4:丝路功能多样。
特点: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角度,开放的;多种观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多元多样性;研究者之间既有争鸣,也有借鉴,百家争鸣促进了学术进步。
(2)观点:虽然利玛窦的上疏和他的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文明的态度, 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理由:角度1:利玛窦的上疏是第一手史料,但他上疏的目的是希望明神宗能够支持他的传教活动,为博取明神宗好感,对中华文明可能会多一些溢美之词。
角度2:即使利玛窦上疏反映了他的真实想法,也是一个孤证,“孤证不立”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还需其他相关的原始材料互相印证。
角度3:利玛窦儒服画像是艺术作品,其证明力有限。
【详解】(1)观点:学者1: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可知,丝路位置和路线多样;
学者2:据材料一“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商品流通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标,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可知,丝路上交流的人员和功能繁多;
学者3:据材料一“三条丝绸之路本身就是由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可知,丝路发展的原因多样;
学者4:据材料一“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可知,丝路功能多样。
特点:综合材料一中的四种观点可以得出,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多角度,开放的;从研究的侧重点来分析,多种观点,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多元多样性;从研究的内容分析,研究者之间既有争鸣,也有借鉴,百家争鸣促进了学术进步。
(2)观点,据材料二中利玛窦的事迹以及其上疏内容可知,虽然利玛窦的上疏和他的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理由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以利玛窦来中国的目的为切入点为例,利玛窦的上疏是第一手史料,但他上疏的目的是希望明神宗能够支持他的传教活动,为博取明神宗好感,对中华文明可能会多一些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