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印度 课时培优练(含解析)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印度 课时培优练(含解析)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7 20:4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印度 课时培优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一、单选题
1.我国国情与印度国情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都是人口大国
C.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两国降水季节变化不大
2.南亚是一块充满神奇的土地,曾经孕有了世界古文明,产生了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你想了解南亚吗?下面对南亚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南亚地形分布特点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B.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恒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C.南亚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等
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3.恒河和印度河都流经的国家是(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 D.中国
4.印度的“绿色革命”指的是(  )
A.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B.引进培育作物品种,改进粮食生产技术
C.改进灌溉技术,用传统粪肥代替化肥
D.推广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5.小明的印度之旅,能看到的著名古代建筑是(  )
A.吴哥窟 B.泰姬陵 C.克里姆林宫 D.布达拉宫
6.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目前印度已能出口一定的粮食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7.印度许多城市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工业部门,下列工业城市与工业部门搭配正确的是(  )
A.班加罗尔——计算机软件 B.加尔各答——棉纺工业
C.新德里——麻纺工业 D.孟买——钢铁工业
8.读图,分析有关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引大量劳动力影响了农业发展
B.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反
C.集中分布在班加罗尔等个别城市
D.收入增速远超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二、填空题
9.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   ,目前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   ”。
10.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和    ,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11.早在   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在   河、   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2.印度的耕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   ,经济作物有   、    、   。
三、综合题
13.读印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   带,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城市C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
(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   ”政策。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   (粮食作物)分布区。
(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其产生的原因是   。
(5)A、B两城市中,   (填字母代号)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中部是   平原,南部为   高原,耕地面积厂,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2)印度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   部及西部沿海,丰沛的降水主要是由   (风尚)季风带来。乞拉朋齐因地处山地   (“迎风坡”或“背风坡”)成为“世界雨极”。
(3)图中A、B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的是   地区,主要原因是   。
(4)印度季风不稳定使得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造成   灾害。
四、图文分析题
15.解读国家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近年来在南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大约有75家资质为5等(资质的最高级)的软件开发企业,目前印度已经增至45家,而这其中又有将近30家在班加罗尔.据业内估计,在海外服务外包产业日益增长的支持下,班加罗尔很有可能取代美国的硅谷成为全球雇佣IT人员最多的地区.
材料二
(1)判断图一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   (城市),B   (河流).
(2)判断对错:根据图二、图三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
①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由于推行控制生育计划,目前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判断对错)
②印度地形自北向南分成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判断对错)
③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   (判断对错)
(3)材料一说明了印度   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   ”,请说明该产业具有的特点:   .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关注世界。2022年,中国将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中国期待同各成员一道,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为契机,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踏上金砖合作新征程。
(1)将图中国家与其所在区域的特征及图片对号入座。
甲全球“原材料仓库” 乙“世界办公室” 丙“世界加油站” 丁“咖啡王国”
填字母 填数字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2)d国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   ,该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请列举其环境效益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中国目前人口为13.7亿,印度的人口为12.1亿(2011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第二人口大国.因此印度与我国国情相同点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我国很少一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印度降水季节变化大。
2.【答案】B
【解析】【分析】A.南亚地形分布特点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故不符合题意。
B.恒河主要流经印度,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故符合题意。
C.南亚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等.故不符合题意。
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亚的地理概况。
3.【答案】A
【解析】【分析】恒河和印度河是印度的两大河流,恒河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流经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印度的基本情况,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
4.【答案】B
【解析】【分析】解: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培育作物新品种,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等,使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印度北部主要种植水稻,西部主要种植棉花,孟买是主要的棉纺织中心,东部主要种植黄麻,加尔各答是主要的麻纺织中心。中部高原小麦种植较多。印度经过两次绿色革命已经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增加的人口,和对粮食的需求,因此粮食主要满足国内需求。
5.【答案】B
【解析】【分析】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泰姬陵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故选:B。
【点评】位于印度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本题考查印度的建筑物,牢记即可。
6.【答案】C
【解析】【分析】印度主要位于北纬30度至北纬10度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印度的中北部,使得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海陆兼备,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是从10月——次年5月,雨季是从6月——9月,所以A项错误;印度降水受季风影响,以印度东北部和印度半岛东西两侧降水最多,主要是受西南季风和山地迎风坡的影响,所以B项错误;众多的人口,使得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但是,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所以C项正确;由于印度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国家,人口数量现已突破10亿,加上印度本国的人口政策实施只在城市收到了效果,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还是较高,所以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清楚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情况,从而分析得出印度的气候特点,结合印度的基本国情,从而得出印度目前人口和粮食的发展变化是怎样的。
7.【答案】A
【解析】【分析】印度的工业城市分布靠近原料产地.首都-新德里,棉纺织工业中心-孟买,麻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计算机软件中心-班加罗尔.故选:A.
8.【答案】D
【解析】【分析】A、服务外包通过间接带动低素质人口就业、改变落后地区的劳动力供需结构、对教育投资产生激励等多种机制促进低素质人口分享发展收益;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与对外开放的结果;它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上述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C、目前,印度有很多个城市开展了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如班加罗尔、新德里、孟买等;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读图可知,目前,印度通过服务外包产业取得的收入增速远超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恒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黄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麻纺织工业,其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
9.【答案】印度;世界办公室
【解析】【分析】印度的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目前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10.【答案】水稻 ;小麦 
【解析】【分析】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所以印度主要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黄麻.故答案为:水稻;小麦.
【点评】南亚都是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较快,大多以纺织、食品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 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1.【答案】2000;印度河;恒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印度地理位置、邻国的相关知识。印度是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优美的诗歌、舞蹈,宏伟的建筑和佛教塑像雕刻艺术等灿烂的文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印度地理位置、邻国的相关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认真作答。
12.【答案】水稻;小麦;棉花;茶;黄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印度地形、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印度位于南亚地区,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中部的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印度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方气温最低15℃,南方气温高达27℃,几乎全年都是无霜期,全年均可生产农作物,热量资源相当丰富。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印度地形、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认真作答。
13.【答案】(1)热;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
(2)德干高原
(3)绿色革命;水稻
(4)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或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5)A;位于黄麻产区,原料丰富
【解析】【分析】(1)因为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所以为热带。(2)C点在印度南部。(3)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4)当西南季风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造成水灾,如果来的晚退得早风力弱为旱灾。(5)A所在地位加尔各答,这里盛产黄麻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故答案为:(1)热;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2)德干高原。(3)绿色革命;水稻。(4)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或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5)A;位于黄麻产区,原料丰富。
【点评】(1)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热带。(2)印度地形主要分三部分,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3)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印度是个人口大国,粮食不能够自给,20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东北部主要是平原,降水也比较丰富,适宜种植水稻。(4)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当西南季风来的早退的晚风力强造成水灾,如果来的晚退得早风力弱为旱灾。(5)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A所在地位加尔各答,这里盛产黄麻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能全面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14.【答案】(1)恒河;德干
(2)东北;西南;迎风坡
(3)A;降水多
(4)水旱(或旱涝)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知,印度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耕地面积厂,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2)从图中可知,印度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东北部及西部沿海,丰沛的降水主要是由西南季风带来。乞拉朋齐因地处山地迎风坡成为“世界雨极”。
(3)印度是农业大国,图中A、B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的是A地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降水丰富,适合水稻生长。
(4)印度季风不稳定使得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造成水旱灾害。
【点评】印度属于南亚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印度的信息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还有部分人口信仰其他三大教,因此宗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泰姬陵等。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分布较多。
15.【答案】(1)新德里;恒河
(2)错误;正确;错误
(3)电脑软件;世界办公室;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B是河流印度的主要河流恒河。所以图一中A是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B是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2)①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故原叙述错误。
②印度地形自北向南分成三部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故原叙述正确。
③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主要分布在的降水较小的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水稻适合湿热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印度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故原叙述错误。(3)通过材料一可知,印度电脑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电脑软件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所以印度电脑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电脑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分析】(1)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印度北部,恒河上游,恒河被印度人民称为“圣河”
(2)印度是一个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国家,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适合种植水稻。西北部气候干旱,光照充足,适合种植小麦。
(3)印度依靠人力资源优势和英语普及率高的条件称为软件外包大国,其信息技术产业仅次于美国。
16.【答案】(1)e;②;c;③;a;④;d;①
(2)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或调节全球气候或涵养水源或保护土壤或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或维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1)图中e为南非,e南非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②茅草屋是本区典型民居,分布广泛,当地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就地取材,为居民提供了建筑材料,同时利于疏风散热;所以e—甲—②。图中c是印度,印度软件产业发达,承接全球市场1/2的业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供应国,被称为乙“世界办公室”,③泰姬陵是印度的著名建筑;所以c—乙—③。图中a是俄罗斯,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被称为丙“世界加油站”;④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主要是那里气候寒冷,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所以a—丙—④。图中d是巴西,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丁“咖啡王国”之称;为加强内陆地区的开发,1960年巴西将首都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图①为巴西的国会大厦,位于巴西利亚市中心的三权广场;所以d—丁—①。
(2)图中d是巴西,巴西北部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该河主要流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即亚马孙平原,在该平原上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能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点评】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南大西洋。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岸地区。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