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3摩擦力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7 22: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2.科学思维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对力的三要素已经有所了解,同时还学会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匀速直线运动等知识,所以学生对于本节摩擦力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摩擦力”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易误认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对于摩擦力的方向,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抽象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同时结合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大部分学生对摩擦有比较丰富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了解压力和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都不是十分困难。但运用控制变量进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学中,在注重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物理来源于生活,惊喜无处不在。如果把两本书的纸张交错着叠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学生感受:三名同学上台,一名拉住把手,用力做好引体向上的动作,两名同学抬起横杆,让学生观察能否承担一个人的体重?
教师点拨:拉住把手的同学被提了起来,书的纸张也没有被拉开,这正是利用了摩擦力。(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解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方案】
【探究1: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把木块放在小木板上,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木块上放1个金属块,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在木块上放2个金属块,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探究2:滑动摩擦力与粗糙程度的关系】
1.把木块放在塑料板上,拉动塑料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把木块放在小木板上,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3.把木块放在毛巾上,拉动毛巾,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探究3: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1.把木块平放在小木板上,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2.把木块侧放在小木板上,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把木块倒放在小木板上,拉动小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