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政和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课内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骊山(lí) 荫忧(yīn) 饥馑(jǐn) 弘兹九德(zī)
B.铿尔(kēng) 哂之(shěn) 黜恶(chù) 辟邪难壬(pì)
C.塞源(sè) 逦迤(lǐ) 胥怨(xù) 朝歌夜弦(xián)
D.矗立(chù) 摄乎(niè) 壅蔽(yōng) 杳无音信(y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夫子喟然叹曰(叹息的样子) ②风乎舞雩(风雨) ③度义而后动(考虑)
B.①永保无疆之休(福禄) ②曾皙后(落在后面) 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认为正确)
C.①可使足民(使…富足) ②能克终者盖寡(克服) ③虽董之以严刑(督查)
D.①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顾虑) ②必固其根本(稳固) ③谦冲而自牧(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用心一也
B.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C.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②宗庙之事,如会同
D.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义和今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③于反覆不宜卤莽
④多于市人之言语 ⑤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⑥故略上报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⑧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⑨承天景命
A.②⑤⑥⑦ B.①③⑥⑨ C.②④⑦⑧ D.①③⑤⑧
5.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人不暇自哀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③终必不蒙见察
④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⑤至于怨诽之多 ⑥戍卒叫,函谷举
⑦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⑧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⑨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①③/②⑤/⑦⑨/⑥⑧/④ B.①③/②⑧/⑤⑥/⑦⑨/④
C.①④/②⑤/③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⑧/③⑥/⑤⑦/⑨
6.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的作者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杜牧,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B.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意思是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出自《论语·先进篇》。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等级。
二、课内外阅读(64分)
(一)《红楼梦》专题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7.《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
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赤霞宫的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她为报灌溉之恩,请求警幻仙子让她也去凡间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B.姑苏仁清巷的甄士隐是个乡宦,祖上是做官的,家底殷实,但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资助暂寄在葫芦庙里以卖字为生的贾雨村上京赶考。后来他女儿英莲被拐,葫芦庙里炸供失火殃及甄家,他又遭岳父欺诈数落,就跟随一僧一道出家了。
C.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一块刻有“不离不弃 芳龄永系”五彩玉石。一年后,贾政(贾宝玉的父亲)让他抓周,结果贾宝玉什么都不取,只是手里拿着胭脂水粉不放,贾政怒骂他“将来是个酒色之徒”。
D.在贾政的帮助下,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一上任就遇到一起人命案:人称“呆霸王”的薛蟠为争夺一个被出卖的女婢(英莲)而打死了小乡绅之子冯渊。贾雨村本欲“严肃处理”,却又因受了出身于“葫芦庙”里的小沙弥的门子递来的“护官符”,胡乱了结了这起案件。
9.迎接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迟到了。有人评点说,这个情节是“最好的安排”。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表述观点并阐述理由。要求结合原著内容,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在近些年的国产影视剧中,出现了多部因太过关注能否登上热搜最终在口碑和收视率上不尽如人意的作品。这种为了热搜而创作的剧集,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创作与口碑、营销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倒挂。
这些作品为了能在社交媒体营销中占得先机,在剧作上刻意增加了有利于热搜传播的“金句”和“高光时刻”。但由于违背了创作规律,过分重视热搜效应,一些作品产生剧情脱节、人物行为逻辑不自洽等问题。例如某些以婚姻、家庭、职场为主题的电视剧,让女主角不断输出“金句”台词,以期塑造其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但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如果都通过台词来表现,就会使创作显得苍白无力,那些看起来“热搜感”极强的台词则太像微博热评的拼贴集锦,反而影响了剧情本身的连贯性。
影视作品有热搜焦虑,主要原因在于媒介生态的变革、传统媒体角色的变化。从19世纪末电影诞生,到后来出现的广播、电视,人们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习惯了线性传播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观众主要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影视创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内容来赢得媒体和观众的认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逐渐过渡到非线性的、互动性的观看方式。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内容、节点、速度,观众便不仅仅是观众,而是成了用户。
当下,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从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用户,都成了传播节点,共同担负起制造、传播内容的职责。在这一生态中,影视作品要想更频繁地触达用户,热搜是重要途径之一。
面对热搜焦虑,创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作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原创性。当下的媒介生态逼迫创作者在创作中前置对热搜的关注,导致影视创作过度倚重热搜、“金句”。但我们应当意识到,热搜应该是优秀创作的结果,而不是优秀创作的原动力。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2018年出版的小说,那时并不能预见到4年后哪些话题可能成为热搜。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没有把热搜与“金句”作为创作原动力,而是把脚扎到泥土里,实实在在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最后成就了作品,也成就了无数次的热搜。这才是高质量创作与热搜之间健康、良性的关系。
影视创作最终要触达的是观众,热搜只是在高质量的艺术创作之后所采用的传播手段和获得的传播效果。创作终究要回归生活本身、遵循艺术规律,如此,影视作品才能沿着有机、良性、高质量的路径发展。
(摘编自司若、黄莺《影视剧的“热搜焦虑”怎么破》)
材料二:
以往,一些主旋律电视剧被视为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近年来,众多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视剧收获了大量关注和点赞。在各大院线,《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作品引发观影热潮;而小荧屏不输大银幕,《大江大河》《觉醒时代》《山海情》等作品一再领跑收视率榜单。
令人欣慰的是,主旋律影视剧不再只是中老年观众的心头好,而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必选项。正如《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所说:“年轻观众从来不会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粗糙的、不严谨的作品。”曲高和寡并非主旋律影视剧的固有标签,只要改变悬浮、不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和刻板、僵化的形象,选取亲和、平民化的视角,主旋律影视剧照样可以贴近生活、引发共鸣。
塑造有血有肉、可亲可感的“人”,是优秀主旋律影视剧走红的启示之一。过去,一些主旋律影视剧塑造的英雄角色总是绝对完美、无所不能,人物形象脸谱化、概念化。如今,主旋律影视剧中的人物变得立体鲜活、真实可感、可望可及。在《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在北京筹到了《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中打滚;在《山海情》中,联谊会上,远赴福建打工的秋红惦记家中孩子,把一个个气球放瘪后塞进口袋……这些细节让观众看到了“立体的人”,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鲜活性。
主创团队拍得用心,观众才能看得入心,是优秀主旋律影视剧走红的启示之二。《叛逆者》改编自“人民文学奖”获得者畀愚的同名小说,原著小说不仅信息量大,而且有大量留白,行文冷峻克制。导演周游没有对原著照本宣科,而是带领团队花费了近两年时间重新梳理剧本,尽力做到最好。
优秀主旋律影视剧走红是一个好现象。一方面是对“唯明星”“唯流量”制作的纠偏,有利于引导更多创作者和演员沉下心来,回归艺术本身。另一方面,主流价值观也正在通过优秀主旋律作品,在年轻观众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期待涌现出更多既接地气又有看点的主旋律影视精品,成为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
(摘编自王琦《优秀主旋律影视剧走红的积极启示》)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信息以线性方式传播的时代,观众主要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难以自由选择观看的内容、节点、速度。
B. 创作者如果在意自己的作品能否登上热搜,就会违背创作规律,使创作与口碑、营销之间的关系产生倒挂。
C. 近年来,一些主旋律影视剧引发观影热潮,成为年轻人的必选项,改变了以往剧作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D.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走红,与剧中展现的鲜活故事、生动细节以及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是分不开的。
1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影视剧如果想要塑造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就应该让女主角抛弃“热搜感”极强的 “金句”。
B. 电视剧《人世间》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作品在创作之初没有把热搜与“金句”作为创作原动力。
C.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走向去中心化在当下,充分借助热搜效应,能让影视作品更频繁地触达用户。
D. 只有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主旋律影视作品,才能使主流价值观在年轻人身上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弘扬。
12. 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当下部分影视剧制作“唯明星”“唯流量”“过分重视热搜效应”这类现象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岳柱字止所,自幼容止端严,性颖悟,有远识。方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岳柱指陶母手中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即异之。既长就学,日记千言。年十八,从丞相答失蛮备宿卫,出入禁中,如老成人。至大元年,授集贤学士,阶正议大夫,即以荐贤举能为事。皇庆元年,升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日接见儒生,询求民瘼。延祜七年,授太史院使。英宗视其进止整暇,顾谓参政速速曰:"院使真故家令子也。"至顺二年,除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有诬告富民负永宁王官帑钱八百余锭者,中书遣使诸路征之。使至江西,岳柱曰:"事涉诬罔,不可奉命。"僚佐重违宰臣意,岳柱曰:"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令使者以此意复命。时燕帖木儿为丞相,闻其言,感悟,命刑部诘治,得诬罔状,罪诬告者若干人。宰相以奏,帝嘉之。桂阳州民张思进等啸聚二千余众,州县不能治,广东宣慰司请发兵捕之。岳柱曰:"有司不能抚绥边民,乃欲兴兵,以为民害耶?不可。"宰执皆失色,岳柱终持不可,遣千户王英往问状。英直抵贼巢,谕以祸福,贼曰:"致我为非者,两巡检司耳,我等何敢有异心哉!"谕其众,皆使复业,一方以宁。三年,迁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岳柱天资孝友,母弟久住早卒,丧之尽哀。尤嗜经史,自天文、医药之书,无不究极。度量弘扩,有欺之者,恬不为意。或问之,则曰:"彼自欺也,我何与焉?"母郜氏亦常称之曰:"吾子古人也。" (节选自《元史.岳柱传》)
1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B. 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C.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D.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人的别名,由名衍生而来,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称呼他人用字,表示尊敬。
B.禁中,也作"禁内",指古代封建帝王所居住的宫苑。因不允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英宗,谥号,是古时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专立的名号,一般认为起源于商朝。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柱天资聪慧。他能够敏锐地对画作内容提出质疑,入学后又显露出过人的记忆力。
B.岳柱举止有度。他十八岁时就表现得成熟稳重,还因为自己的举止得到皇帝的赞赏。
C. 岳柱坚持己见。百姓聚众对抗官府,他坚决反对出兵,直面民众,讲明利害祸福。
D. 岳柱心系百姓。他曾向读书人了解民生疾苦,并将百姓视为国家社稷的根本所在。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7分)
(1)有司不能抚绥边民,乃欲兴兵,以为民害耶?(5分)
(2)或问之,则曰:"彼自欺也,我何与焉?"(4分)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分)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4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津送刘光禄①不及
阴铿②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③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④。
【注】①刘光禄,指刘孺,曾任光禄卿。②阴铿,南北朝时期梁、陈间著名诗人。③鼓声,古时开船,以打鼓为号。④江汉,指朋友前去之地。城闉(yīn),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到江边送别朋友时所作,题目中交待了地点、人物、事件及结果。
B.透过第二句中“长望”一词,能窥见作者情绪的起伏,如眼前的江水翻滚不已。
C.末联说朋友背离自己后无奈返归,流露埋怨之意,暗写出两人道路选择的相悖。
D.本诗在勾勒江渚、远帆等景物时运用了白描手法,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相同。
18.本诗“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四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写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议论起政事来常常意见不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怒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8分)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该球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与弱队对阵,也败下阵来。
B.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中国科技论文2.42万篇,论文总数仅次于美国。
C.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翻阅书籍中尘封的故事,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土地史就是人类的进化史、文明史,土地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
D.通过超前教学“提前教、超纲教”等手段,使学生的成绩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却违背了教育规律,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对方既然让我们免签证入境,我们礼尚往来,当然也开放对方国民免签证入境。
②这位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③侦查机关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应当提倡其以冠冕堂皇的手段履行职责,而不得寄希望于从嫌疑人身上获取不正当之便利。
④全球变暖打乱了北极狐的生活,可供捕食的食物越来越少。为了填饱肚子,北极狐跟踪凶猛的北极熊寻找残羹冷炙,与蛮横的火狐展开激烈的角逐。
⑤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穿越时代、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是因为它对旧中国社会群体的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独具只眼。
⑥岁月留给我们的总是推陈出新的昭示和启迪,当我们再看黄公望那幅声名远扬的《富春山居图》,除了画中令人沉醉的美景之外,自然能体会到画外人的波折坎坷。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董事长,这幅字画是名家手笔,您买回去,挂在书房不仅大气美观,还可附庸风雅,彰显文化品位。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游览故宫博物院时,因为著名的三大殿游客实在太多,我只好移步没什么景致的地方,实在遗憾。
D.当记者提到外界给他的“学界泰斗”这一称号时,这位院士直摇手,连声说:“同行谬赞,不敢当。”
23.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天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不同,地面上 ① 是先播种后浇水, ② 由于我们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 ③ 吸水软化后,种子 ④ 能放进去, ⑤ 我们是先浇水后播种。播种完后,我们会在装置里铺上一层保鲜膜, ⑥ 和种庄稼的地膜一样。它的作用是保护植物,防止水分流失。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通常 / 只要 就 因此 也
B 通常 但 只有 才 因此 也
C 一般 / 只要 就 所以 就
D 一般 但 只有 才 所以 就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试卷第1页,共3页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课内基础知识(18分)
1.(3分)B (A.殷忧 C.胥怨(xū) D.摄乎(shè))
2.(3分)B (A.风乎舞雩(吹风);C.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D.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3.(3分)C (C 项均译为或者。A项:前一个“一”,“统一”;后一个“一”,“专一”。B项:前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连词,表并列。D项:前一个“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后一个“焉”,句末语气助词。)
4.(3分)C (②④⑦⑧古今同义。②古今同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④古今同义,话语。⑦古今同义,骄横顽固。⑧古今同义,制造事端。①钩心斗角:古义,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攻击。③反覆:古义,指书信往返;今义,多次重复,现写作“反复”。⑤以为:古义,“以”和“为”是两个词,相当于“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⑥上报: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⑨景:古义,是“大”之意;今义:指景色。)
5.(3分)D (①④宾语前置句;②⑧状语后置句;③⑥被动句;⑤⑦定语后置句;⑨判断句。)
6.(3分)A(“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李贺并称‘小李杜’”错误,应该是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课内外阅读(64分)
(一)《红楼梦》专题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7.C(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故选C。)
8.C(C项,“不离不弃 芳龄永系”是宝钗金锁的。所以选C。)
9.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样的出场方式将她泼辣、爽利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其次,她的姗姗来迟的隆重登场,更体现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引起读者对这她的重视。所以王熙凤的迟到可以说是最好的安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10. B(B.“如果……就……”错误。结合“这种为了热搜而创作的剧集,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创作与口碑、营销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倒挂”分析,“如果……就……”表述绝对化。)
11. C(A.“就应该让女主角抛弃‘热搜感’极强的‘金句’”错误。结合“例如某些以婚姻、家庭、职场为主题的电视剧,让女主角不断输出‘金句’台词,以期塑造其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但剧情中的矛盾、冲突如果都通过台词来表现,就会使创作显得苍白无力,那些看起来‘热搜感’极强的台词则太像微博热评的拼贴集锦,反而影响了剧情本身的连贯性”分析,有些电视剧让女主角不断输出“金句”台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看起来“热搜感”极强的台词,有时候影响了剧情本身的连贯性。“就应该让女主角抛弃‘热搜感’极强的‘金句’”过于绝对。
B.“主要原因在于作品在创作之初没有把热搜与‘金句’作为创作原动力”错误。结合“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没有把热搜与‘金句’作为创作原动力,而是把脚扎到泥土里,实实在在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最后成就了作品,也成就了无数次的热搜”分析,重点应在“而是”后面,选项所述只是原因之一,“主要原因”表述错误。
D.“只有……才……”错误。结合“主流价值观也正在通过优秀主旋律作品,在年轻观众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期待涌现出更多既接地气又有看点的主旋律影视精品,成为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分析,“只有……才……”表述绝对化。故选B。)
12. ①过度倚重热搜,传播效果未必能尽如人意。
②应当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用心提高作品的质量。
③作品应该贴近生活,展现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
结合“面对热搜焦虑,创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作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原创性……但我们应当意识到,热搜应该是优秀创作的结果,而不是优秀创作的原动力”“在近些年的国产影视剧中,出现了多部因太过关注能否登上热搜最终在口碑和收视率上不尽如人意的作品”等分析,“唯明星”“唯流量”“过分重视热搜效应”是过度倚重热搜了,太过关注热搜,有时候会导致作品在口碑和收视率上不尽如人意。
结合“这种为了热搜而创作的剧集,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创作与口碑、营销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倒挂”“但由于违背了创作规律,过分重视热搜效应,一些作品产生剧情脱节、人物行为逻辑不自洽等问题”等分析,这些现象偏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剧情脱节”“人物行为逻辑不自洽”等,那么创作者需要遵守艺术创作的规律,努力提高作品的质量等。
结合“曲高和寡并非主旋律影视剧的固有标签,只要改变悬浮、不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和刻板、僵化的形象,选取亲和、平民化的视角,主旋律影视剧照样可以贴近生活、引发共鸣”“如今,主旋律影视剧中的人物变得立体鲜活、真实可感、可望可及”等分析,影视剧作品应该选取亲和、平民化的视角,贴近生活。主旋律影视剧中展现的人物应该立体鲜活、真实可感、可望可及。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6分)
13.(3分)B(原文标点为: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14.(3分)C(“谥号”应为 “庙号”)
15.(3分)C(“直面民众,讲明利害祸福”应为王英所为)
16.(17分)
(1)(5分)主管部门的官员不能安抚边地百姓,竟然想要调动军队,来成为百姓的祸害吗?
(译对大意,3分;“有司”“乃”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2)(5分)有人问他,就说:“他自己侮辱自己,我为什么要参与呢?”
(译对大意,2分;“或”“欺”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3)(4分)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译对大意,2分;“辟”“难”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4)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逊,所以我笑他。
(译对大意,2分;“让”“哂”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7.C (C.“流露埋怨之意,暗写出两人道路选择的相悖”错误,“如何相背远”,为什么要让我们背离得这么远,一个远去江汉,一个归返城中。朋友已去江汉而自己却返归。其中透露出作者深深不舍和无奈。)
2.(1)五六句采用了对比衬托手法。用泊处空留余鸟,反衬朋友已经远行,写出了诗人送别不及的惆怅之情。(2)七八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林寒叶下,钓晚收纶,渲染出萧瑟苍茫的氛围。天寒日暮,朋友远去,景的黯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泊处已空,只剩有飞鸟在盘旋往还,飞鸟是不领会诗人的离别之苦的,依旧追逐嬉戏,这就突出了诗人的离别之愁。离亭依旧存在,人却已散去,物是人非,徒增感慨。诗人写鸟亭的实有,更对比反衬出泊处的空寂和朋友之间的离别惆怅。可以概括出:五六句采用了对比衬托手法。用泊处空留余鸟,反衬朋友已经远行,写出了诗人送别不及的惆怅之情。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说的是天气寒冷而树木纷纷落叶,当时正向晚而钓者也要收起钓丝返家,林寒叶下,钓晚收纶,正渲染出诗人独立苍茫、凄苦无着的情绪和氛围,景的色调灰暗,从中可窥出诗人心中的悲凉。这里树叶的纷纷落下象征着朋友的孤帆远去、萍水漂泊,钓晚收纶暗示着诗人即将怏怏归去的凄凉。可以概括出:七八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林寒叶下,钓晚收纶,渲染出萧瑟苍茫的氛围。天寒日暮,朋友远去,景的黯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19.名句名篇默写(8分)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三、语言文字应用(8分)
20. C(A.“问题”和“改善”搭配不当,应把“改善”换成“解决”。
B.“根据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删掉“根据”或“显示”;
D.“通过……使……”主语残缺,可删掉“通过”。故选C。)
21. A(①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用在此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②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彩不当,应改为“循循善诱”。
③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贬义词。用在此处感彩不当,应改为“正大光明”。
④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此处指北极狐吃北极熊的剩饭来填饱肚子,使用正确。
⑤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此处指鲁迅的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高超的见解,使用正确。
⑥推陈出新:除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此处用来修饰“昭示和启迪”,不合语境,应改为“历久弥新”。
错误的是②③⑥。故选A。)
22. D(A.“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这里是用来赞美董事长,使用错误。
B.“献丑”是谦辞,是在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的谦虚说法。此处用于出了差错而道歉,不合语境。
C.“移步”的意思是挪动脚步,一般用于请别人行走的客气说法,这里是形容自己,使用不当。故选D。)
23. D(第②处讲与前面的不同,形成转折关系故使用转折词“但”;第③处和第④处构成必要条件关系,关联词选择“只有......才......”;第⑤处与第②处的“由于”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表示因果关系,应该填“所以”。因此在空白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应该是:①一般②但③只有④才⑤所以⑥就,与D项相符。故选D。)
四、写作(60分)
24.例文:
听从社会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期望,然而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当这种落差产生时,我们新一代青年该如何抉择?我的答案是: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自己的期望固然美好,但是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只有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力量,让广大民众受惠,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在考清华大学时,语文和历史成绩特别优秀,都是满分,但其他的科目分数却非常低。当年语文考题是《梦游清华园记》,富有想象力的钱伟长,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450字的赋,阅卷老师想改一个字都不好改,就给了他100分。一开始,钱伟长选了中文系,这符合他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但是,在他进入中文系的第二天,即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学生们纷纷罢课,要求抗日。钱伟长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决定不读中文系了,要改学物理系,将来造飞机大炮,好科学救国,于是他弃文转理,奠定了中国力学物理的基础。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将一个破落的家庭操持成有田有地、有房有粮、家有雇工的小康之家,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安安稳稳、固守家业,少年毛泽东当然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道理,但是他的志向不在于经营一个殷实的家庭。16岁那年离家去湘乡求学前,他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用这首诗表明自己的志向和决心,毅然离开了家乡,走向一个崭新的世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社会和祖国的召唤,鲁迅弃医从文;秦玥飞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祖国最贫困的山村当一名村干部;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也一次次改变自己钻研的方向。这些名字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才足以自慰!
现代青年,若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听从时代召唤,把个人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所以,面对落差,我们的抉择是: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目紧扣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好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的初衷。
材料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人的美好愿望;第二,家庭或社会可能会有的期望和角色;第三,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材料要求考生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考生可以依据第一层立意为遵从自己的内心,让人生无怨无悔;也可以依据第二层立意为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考生还可以宏观把握三层材料,从平衡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等角度立意。
考生在写作时,应该体现出新时代青年规划未来人生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不管“我”做出何种回应,展开文章时,显然要给出做出该选择的理由,如果考生不仅能考虑“我”的主观设想,还能从我和家庭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来阐述选择的理由,那显然比只从自我角度做出的判断要深刻得多。
【立意】1.遵从自己的内心,让人生无怨无悔;
2.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时刻不忘责任与担当;
4.面对落差,权衡利弊;
5.把个人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素材】1.南丁格尔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家境优裕,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是一个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也是一名统计师。母亲芬妮·史密斯,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名重乡里。南丁格尔自幼便过着十分优越的上流社会生活,随时有人服侍,活在舞会、沙龙,以及与贵族们的周旋之中。虽然表面看来是令人称羡的生活,但南丁格尔内心却一直感到十分空虚,觉得自己生命活得毫无意义。她想去做一名护士,但父母不允许她这样做,认为那样会让南丁格尔成为上层人物的笑柄。人民的疾苦,社会的需要,让南丁格尔不顾父母的反对,她毅然选择做了一名护士。当她把护士当作自己一生的天职后,她才强烈感受充实的生命意义。
2.陈冲是一九六一年出生于上海,但是她在一开始学的却不是表演。一九七八年她进入了一所学院去学习了国外文学,但是不满足于这种现状只想成为演员的她却选择了出国留学,并学习了影视制作。其实陈冲想要当演员的梦想是不被家里所支持的,毕竟她家里也算是医学世家了。她的父母在医学上的成就很高,更加希望女儿能够学习医术去救人的,这也算陈冲的父母对她的最好的安排啦!但是喜欢表演的陈冲却不想走上医学这条路的,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喜好。但也只有她的姥姥史伊凡才支持她去学习表演,作为一个能够在那时留学过英美的女性,史伊凡也是思想很先进的,对于外孙女的想法一直都很支持。这也就让陈冲才决定走上演艺圈的,后来在一九八一年的时候,陈冲选择出国去学习表演。没有生活费的她,选择打工和靠奖学金,这才成就了后来的那个国际级影后。
3.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大学毕业时,祖国正需要一批人才,去建设祖国农村。秦玥飞毅然放弃了都市生活,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干部,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干部”,立个人一等功一次。2014年服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干部,用“造血”建设乡村。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结构层次】《听从社会的召唤,做一个有用之人》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文章能够准确审题立意,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第一段引材料、提观点;第二段从理论上进行简单分析;第三段和第四段用钱伟长和毛泽东的事例进行论证;第五段铺陈事例,铿锵有力;第六段和第七段告诫现代青年,听从时代召唤,进行扣题结尾。文章首尾照应,结构清晰、材料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文化和思想的积淀。
【参考译文】
岳柱字止所,自幼容貌举止端庄严谨,禀性聪敏,有远见卓识。当他八岁时,观看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岳柱指着陶母手上的金镯子追问何澄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为什么要剪头发呢?”何澄非常惊讶,便认为他与众不同。长大以后入学,能每天记住千字的文章。十八岁时,跟随丞相答失蛮成为皇宫的值宿警卫,进出皇宫,像一个成熟稳重的人。至大元年,被任命为集贤学士,官阶为正议大夫,就把荐贤举能作为自己的责任。皇庆元年,升任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每日接见儒生,访求了解民生疾苦。延祐七年,被任命为太史院使。英宗观察他的进退举止既严谨又从容不迫,回头对参政速速说:“院使真是世家大族的好孩子啊。”至顺二年,担任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当时有人诬告富民欠永宁王官钱八百余锭,中书省派遣官吏去各府征收。办事的官吏到了江西,岳柱说:“此事关涉欺骗和诬陷毁谤,不能奉命执行。”办事的官吏难以违背宰相的意图,岳柱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伤害根本来聚集怨恨,也不是宰相的福分。”让办事的官吏拿这些话去回复朝廷。当时燕帖木儿担任丞相,听到了岳柱的话,心有所感而醒悟,下令刑部追查办理,弄清了欺骗和诬陷毁谤的情况,对若干诬告的人问罪。宰相把这件事禀报皇帝,皇帝夸奖了岳柱。桂阳州百姓张思进等互相招呼着聚集二千余人(对抗官府),州县不能处理,广东宣慰司请求派兵抓捕他们,岳柱说:“主管部门的官员不能安抚边地百姓,竟然想要调动军队,来成为百姓的祸害吗?不可以(派兵)。”宰相与执政官员都改变了脸色,岳柱始终坚持不可以(派兵),他派遣千户王英去查明情况。王英直接到了贼人的巢穴,讲明利害祸福,贼人说:“迫使我们对抗官府的,只是两个巡检司罢了,我们怎么敢有异心啊!”通告那些聚集在一起的百姓,让大家都重新从事旧业,整个地方得以安宁。(至顺)三年,调任河南江北等地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不久,因军务来到扬州,得病,第二年十二月,安坐而死,享年五十三岁。岳柱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舅舅一直住在他家,早逝,(岳柱)为他举办丧礼,极尽哀思。尤其喜好经、史,天文、医药之类的书籍,无不深入研究。(岳柱)度量弘大,有人侮辱他,他安然不在意。有人问他,就说:“他自己侮辱自己,我为什么要参与呢?”他的母亲郜氏也常常赞扬他说:“我的孩子是古时候的人(有古人之风)。”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