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人文主题和“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阅读要素。(说教材)作者梁容若紧扣“生长”这一中心,列举了万物在夏天里生长变化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生机与活力,启示人们抓住时机,迅速生长。
(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要深刻地领悟文本的意蕴和含义,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点拨。
根据这一学情,我反复研读文本,以课后的两个练习题为主要抓手,设计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主旨;
2、学会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
3、习得方法,学会迁移运用。
同时,这也是我要突破的教学重难点。
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4个板块:
一、理脉络 抓中心
本节课我采用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由“万物”一词入手,辐射全篇,梳理课文中的“万物”的长,包含动、植物的生长,事物的生长以及孩子的成长这几个方面。理清脉络后,顺势点拨习作方法——抓中心。
二、抓中心 扣词眼
接下来我会质疑:作者笔下的万物在夏天里怎样的生长?引导学生抓住“迅速生长”一词,在第二自然段中圈画动植物迅速生长的词句,如“一天长出几寸,一夜多出半节”。通过仿写:昨天是什么,今天是什么,明天又变成了什么?的句式,以及一段关于动植物夏日生长的视频,引导学生学会迁移,顺势点拨习作方法——扣词眼。
三、扣词眼 选事例
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单中的问题:作者扣住了“迅速生长”的词眼,选取了哪些事例,如何体现了它们的迅速生长?得到“丰满、变宽变深”等反馈后,深入探究:山、马路、铁轨以及人等迅速生长的原因?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丰富了学生对生长的认识后,把着眼点放在第四段的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经验、猜测意思,借机由浅入深发现:人也要抓住时机、迅速生长的道理。教师顺势点拨写作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典型事例。
四、统全文 重迁移
“法从文中来,思从文中来。”一个好的板书能为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将带领学生回归板书,发现本文的总分结构,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
最后,根据学情设置符合“双减”政策下的课内作业——围绕“秋天里的收获”这一中心意思分层要求,学生选做:
1、积累秋天里的词句 2、写一个小练笔。
总体来说,本课的教学,我以“人文主题”为线索,以“阅读要素“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将文本研读与习作得法,双线融合,助力学生习作能力的拔节。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