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5-06 14: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对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本课题之前,学生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还具体学习了氧气等有关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基本具备了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如验证实验的装置如何设计?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过程与方法:知道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探究——讨论交流——反思评价的科学方法。利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变性与质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建立起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扎实学习化学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五、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形瓶,试管,橡皮塞,烧杯,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白磷,大理石,稀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
六、教学策略
在解决“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个问题时,利用课件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教师演示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燃烧前后蜡烛质量变化的情况? 反应后,蜡烛质量减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和探索的迫切愿望。
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着的能量的变化。请同学们思考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呢? 学生交流讨论,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发出尽可能多的假设与猜想增大减小相等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导入课题。
实验探究 1、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2、实验该怎么做,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3、实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4、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何要求?教师演示实验(告知学生白磷的着火点很低)首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白磷燃烧在锥形瓶中放入细沙,放入火柴头大小的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磷,上面套气球,称量物质的总质量,在酒精灯上加热,白磷燃烧,冷却到室温后,再称量物质的总质量,观察天平变化情况,去掉气球,再称量。学生实验部分学生做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部分学生做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 学生回答:生1:实验生2:天平生3:需称量2次,反应前称量1次,反应后称量1次。生4:实验装置必须密闭,不能让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的交换。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帮助老师设计白磷燃烧实验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布置 的另外两个实验称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称量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改进。3、生实验,并交流现象 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及严谨求实的精神,让学生从实验中主动发现问题,将探究所得与本人的经验相互比较分析,思维碰撞,使研究不断深入。实验包括了两类反应:液固反应生成气体;液液反应生成沉淀。设计多种类型的反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师强调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知道:1、质量守恒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2、守恒定律内容中的关键字,“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3、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守恒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反思评价 思考蜡烛燃烧的实验①为何天平不平衡,看上去不守恒?由此可知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上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②若要对此装置进行改进,你应当如何设计? 学生讨论,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
透过现象,理解本质 提问: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提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播放电解水微观过程的动画。教师板书 自由讨论,学生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观看动画,进一步总结 把抽象的微观粒子具体化,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难点  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用微观粒子的“不变”对比联系宏观物质的“变”
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你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进行有关的计算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应用
作业设计
必做题:
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一氧化碳和氧气的体积总和等于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2、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 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CO B.CO2 C. O2 D. C
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选做题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教学反思
实验探究
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作出尽可能多的假设或猜想:
根据提供的实验装置和药品通过学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合作操作所设计的实验
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共享,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对实验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
蜡烛燃烧的实验应如何操作
反思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为什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提出新的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用它解释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
学以致用,拓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