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7 23: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AC、DF分别是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丝,B、E是各自的中点。分别将AB、EF接入电路中,这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个因素的关系(  )
A.电流 B.电压 C.材料 D.长度
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只由导体材料和长度决定
3.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4.以下物质是导体的是
A.陶瓷 B.人体 C.干木棒 D.塑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
B.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C.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条导线,粗导线的电阻较小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失去了正电荷而带上了负电
6.如图所示,电暖气通电后,电热元件将其内部的导热油加热,导热油可以迅速吸热升温提高室内温度。这主要利用了导热油具有较小的( )
A.比热容 B.热值 C.密度 D.电阻
7.磷烯是与硅一样的半导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不同材料都有不同的用途。关于材料的性能或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铜的导电性做成导线
B.生活中的热敏电阻大多就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制成
C.使用较硅轻薄得多的磷烯作为半导体制成太阳能电池
D.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丝发热效率更高
8.如图所示,如果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互换,则开关S闭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两表均不会损坏,但两表读数均为零
B.电流表损坏,电压表读数为零
C.电压表损坏,电流表有读数
D.两表均损坏
9.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
B.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导线,横截面积大的电阻大
D.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没有电流通过时没有电阻
10.图示电路中(R0阻值已知,表示电阻箱),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电阻定律的公式为,其中R、L、S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对应的单位分别是Ω、m、m,ρ是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的物理量叫电阻率,则电阻率的单位应该是______。
12.物理课上,我们将一支2B铅笔芯掰成长短不同的两端接入图中A、B两点间可探究电阻大小与_____关系,实验中可通过观察灯泡亮度判断铅笔芯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法。
13.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30Ω和90Ω,将它们串联后,其总电阻为________;将它们并联后,其总电阻为
_________.
14.如图,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根镍铬导线A和B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其中阻值较小的是_____,通过两根导线的电流值IA______IB (该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若将A和B并联接入电路中,则UA____UB(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15.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电阻为R,如果把它截为长度相同的两段,每段的电阻为R1,则R1 _____R;如果原来的导线对折拧成一条使用,其电阻为R2,则R2 _____R.(填“<”“>”“=”)
三、计算题
16.综合计算.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是9V,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只闭合开关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则通过R3的电流是________A.
(2)闭合开关S1、S2、S3,电流表示数是0.8A,则通过R2的电流是____A.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
(3)只闭合开关S3,电流表示数是0.1A,电压表示数是3V,则通过R1的电流是____A,R1两端的电压是____V.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于AB和EF的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而材料不同,所以此时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B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没有关系,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故AB错误,C正确;
D.导体的电阻不仅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同时也与材料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C.超导体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常用作远距离输电导线,可减小输电损耗,故AC错误;
B.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其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故B正确;
D.橡胶、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材料,铝是导体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解:ACD、陶瓷、干木棒、塑料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不合题意;
B、人体容易导电,是导体,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常见的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
5.C
【详解】A.电路中有电源,并且有导线将用电器与电源连成闭合的回路,电路中才会有电流,故A错误;
B.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因此,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材料越长、越细,电阻越大,因此,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条导线,粗导线的电阻较小,故C正确;
D.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电子的物体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为得到了电子而带上了负电,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A.通电后电热元件将内部的导热油加热,导热油迅速升温后提高室内温度,其主要原因是导热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的快,故A符合题意;
B.电热元件对油加热时不是燃烧油,与热值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油的密度较小,相同体积下其质量较小,移动起来比较方便,跟放热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油是绝缘体,其电阻较大,使用起来安全性比较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被用来制作导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半导体材料的阻值会随温度改变而发生改变,生活中常见的热敏电阻大部分使用的是半导体材料制成,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磷烯是半导体,可用来制成太阳能电池,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因为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会发热,故不能用来制作发热电阻丝,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由于电压表内阻较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应并联在电路中;而电流表内阻较小,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所以,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若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互换,由图知道,这样电源两极通过电流表直接相连,电源短路,电流表可能烧坏,电源短路,电路电流很大,电源将被烧坏,电压表不会损坏,但示数为零,综上所述,只有B符合题意.
9.B
【详解】解答:A. 电路中要有电源,同时必须是通路,才会有电流.故A错误;B.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B正确;C. 长度相同的两根铜导线,横截面积越大的电阻越小.故C错误;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10.C
【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用伏安法可以测出Rx的阻值,A不符合题意;
B.RX、R0串联,当开关S接2时,电压表测RX、R0两端的电压U,当开关S接1时,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U0,所以RX两端的电压UX=U-U0,通过RX的电流IX=I0=,故B能够测出Rx的阻值,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RX、R0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可知RX两端的电压,无法知道通过RX的电流,不能测出Rx阻值,C符合题意为答案;
D.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接1时,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开关S接2时,电压表测电阻箱R的电压,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则RX=R,能够测出RX的值,D不符合题意。
11.m Ω/m
【详解】电阻率的大小为
则其单位为
故电阻率的单位应该是m2 Ω/m。
12. 长度 转换
【详解】[1]将一支2B铅笔芯掰成长短不同的两端接入图中A、B两点间,导体的材料不变、横截面积不变,长度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可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2]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灯泡越暗;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灯泡越亮;通过灯泡的亮度判断导体电阻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13. 120Ω 22.5Ω.
【详解】(1)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分电阻阻值之和,所以两电阻串联时,总电阻;
(2)并联电阻的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所以两电阻并联时,总电阻,
14. B 等于 等于
【详解】因为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两根镍铬导线A和B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其中阻值较小的是B;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各支路的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若将A和B并联接入电路中,UA=UB.
答案:(1). B (2). 等于 (3). 等于
15. < <
【详解】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把它截为长度相同的两段时,导体的材料不变、横截面积不变,但长度变为原来的倍,所以每一段铜导线的电阻变为为原来的倍,即R1=R,所以,R1【点睛】根据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作答.
16. 03 0.5 9 0.1 6
【详解】(1) [1] 由电路图知道,只闭合S1 时,为R3 的简单电路,由于电流表示数为0.3A,所以,通过R3 的电流是:
I3 =0.4A;
(2) [2] 闭合开关S1、S2、S3,R1 短路R2、R3 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中电流,此时通过R2 的电流是:
I2 =I-I2 =0.8A-0.3A=0.5A;
[3] 闭合开关S1、S2、S3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源,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是9V;
(3) [4] 只闭合开关S3,R1 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 两端的电压,由于电流表示数是0.1A,所以,通过R1的电流是:
I1 =0.1A;
[5]由于电压表示数为3V,所以,R2 两端的电压是U2 =3V,故R1两端的电压是:
U1 =U-U2 =9V-3V=6V.